第188章 案情的假設
如果說時間是一條能沖刷一切的長河,那麼他就算再恨徐老漢一家,二十多年過去了,當年就算仇深似海,殺了徐老漢家三個人也算是報了仇了,爲什麼還要再次殺人?
要知道,他第一次行兇的時候,徐老漢連老婆都沒,這說明徐平肯定和他是沒有任何直接的仇怨,他就算再恨徐老漢一家,爲什麼不選擇直接殺了徐老漢,而是要選一個跟他毫無仇怨的徐平下手?”
雖然王博有些時候不着調,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但正是他的這種性格,往往會看透事情的本質。
他此時提出的問題,就很讓人值得深思。
是的,無論從哪方面來看,徐平和兇手都是不可能存在仇恨的,而且,包括徐平的母親,也不可能和兇手產生任何的矛盾,但兇手就是動手了,毫無懸念,毫無遲疑的動手了。
這說明什麼?
邵東說道:“這說明和兇手結仇的只有可能是徐老漢!”
他接着說道:“第一,在過去的二三十年裏,兇手接連殺死徐老漢家的三個人,其目的,並非是爲了殺死受害者,而是爲了折磨徐老漢。
我記得,徐老漢之前說過,他在他老婆過世後,碰到一個雲遊道士給他算過一命,說他是鰥寡孤獨的命,其實現在回想一下,這個道士極有可能就是兇手找來的,故意嚇唬,或者說是暗示徐老漢什麼。
其實我們仔細分析這個案件不難看出來,當徐老漢家裏真的就只剩下他一個人的時候,兇手停手了。
以我們之前的判斷來看,兇手極有可能就是西河村的人,而且年紀絕對和徐老漢相當,這樣一個人,是不可能不知道徐平其實就是徐老漢的兒子的。
而他之所以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裏停止了犯案,其實是因爲他在享受,他在享受徐老漢的痛苦,享受徐老漢的無奈,他就是想讓徐老漢明明有個兒子,但就是沒有人叫他一聲爹。
他就是想看着徐老漢每天看着自己的兒子,管另一個男人喊爸,他就是想看着徐老漢每次都管自己的兒子叫大侄子,而自己的兒子卻喊他一聲舅舅。
最重要的是,他知道徐老漢有一個兒子,但是這個兒子卻從來沒有進過徐家的大門。
他享受這些,他在這段過程中,非常的自在,高興,他用這種方式,證明了徐老漢就真的只是鰥寡孤獨的命。
而他之所以又會突然動手殺了徐平,其實不難理解,因爲在徐平受傷之後,徐老漢傾盡所有救回了徐平,而他和徐平之間的關係自然更加親密。
這一點兒讓兇手很不爽,但是更不爽的是,徐平居然登門徐老漢家了。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裏,徐平和徐老漢的關係其實只是剃頭挑子一頭熱,徐平不知道他和徐老漢的真實關係,雖然見面也會熱情的招呼一聲,但這只是他的禮貌而已。
對於這一點兒,兇手很清楚,所以兇手很樂意保持這種現狀,讓徐老漢沉浸在有苦說不出的困境中。
但是,這一次,徐平去了徐老漢家,這觸犯了兇手的底線。
他的底線就是,徐老漢這一生,必須鰥寡孤獨,按照他的劇本走下去,他看到了不好的面頭,他看到了徐老漢和徐平相認的機會。
所以,他動手了,他一定要讓這鰥寡孤獨成爲現實,所以,他必須在徐老漢和徐平相認前,提前動手,這樣,他所做的一切,才變得有意義。
也只有這樣,徐老漢纔會真的按照他設定的劇本繼續走下。
還是這樣,徐老漢鰥寡孤獨的命相,纔會更形象,具體的表現出來。
至少,現在所有的人都知道了,徐老漢的兒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過了二十多年,就算年初發生了那樣的事兒,也從鬼門關走了回來。
但是他一踏進徐老漢的家門,人生就如曇花一般,迅速的凋謝了,連一絲掙扎的機會也沒有。
這也能更打擊徐老漢,讓徐老漢自己都深信不疑自己就是一個鰥寡孤獨的命。
當然,徐老漢信沒信那就不知道了,畢竟,就從今天最後的情況來看,徐老漢精明着呢,說不準這二三十年都在案中調查着,只是兇手隱藏得太深了,他還沒揪出來而已。”
邵東的長篇大論着實把王博和武威聽愣住了。
用邵東的話說,兇手就是一個心理變態,殺了這麼徐老漢家的人,只是爲了造成一個既定事實,那就是徐老漢是個註定了克父克母克老婆克孩子的掃把星。
而且他還很享受着自己營造出來的這一種環境中,整個人都有些悠遊自得。
而且,他能從別人的痛苦中得到快樂,得到滿足,這些都足以說明,兇手是一個實打實的心理變態。
這樣的心理變態,他們還着實沒見過,在過去的案件中,就算兇手殺人的手法過於殘暴,但是人家好歹有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哪像這個案件的嫌疑人,好似就是爲了滿足自己扭曲的心理而進行無端的殘殺,這種情況着實少見得很。
“邵東,如果按照你這麼說,兇手爲什麼不直接捉住徐老漢呢?然後把他關起來,慢慢的虐待,甚至虐殺都可以,這不更容易滿足他的報復欲麼?”
武威想不明白,如果兇手只是爲了報復徐老漢,所坐一切純碎是爲了折磨他的話,那麼爲什麼不在他的肉體上進行摧殘呢?
那樣不是更有成就感,滿足感麼?
對此,邵東搖了搖頭,說道:“其實,兇手從一開始就沒想過在肉體上對徐老漢做什麼,如果我懷疑的不錯的話,其實兇手和徐老漢之間的瓜葛,也就是怨恨,其實並沒有肢體上的衝突,十有八九是徐老漢一句不經意的話,刺傷了受害者弱小的心靈。
而且,我猜測,他說的那句話,一定跟家庭有關,這讓兇手一直耿耿於懷,並且,這個兇手一定是在一個從小家庭就不健全的環境中長大的,就算不是這樣,兇手的家庭也一定經歷過非常嚴重的打擊,以至於家庭突然破碎,讓他產生了嚴重的心理陰影,致使他對於幸福的家庭,有着一種近乎偏執的厭惡。
所以,他對於徐老漢的報復,並不追求肉體上的打擊,相反,他永遠都不可能殺的一個人就是徐老漢,因爲他太清楚家庭的破碎對人是一種怎樣的毀滅,所以,他選擇了毀滅徐老漢的家庭,一步步瓦解徐老漢的心理防線,讓他徹底的成爲了一個孤家寡人,讓他一步步的感受家庭破碎所帶來的打擊,而徐平,是他對徐老漢最後的一擊。
可以說,如果不是徐平過早的走進了徐老漢的家,甚至有可能和徐老漢建立起非常豐厚的感情基礎,兇手是不會輕易對徐平動手的,因爲他對徐老漢的報復並沒有因爲之前殺了他三個親人而結束。
相反,他對徐老漢的報復,其實才剛剛開始!”
邵東的意思很清楚,兇手之所以選擇現在對徐平動手,無外乎是他看到了徐老漢有可能和徐平相認的可能性,這一點兒是兇手無法忍受的。
他做了那麼多,無外乎就是給徐老漢製造一個破碎的家庭,他又怎麼可能給徐老漢一個重新建立新家庭的機會呢?
而且,從兇手的種種行爲,邵東從心理上分析,兇手至少經歷過家庭破碎的過程。
不然他不會如此處心積慮的去毀滅徐老漢的家庭。
一個人只有經歷過那種痛,才最能體會到那種痛,所以,這就成了他報復徐老漢最好的方式。
當然,也許他和徐老漢真的沒有什麼太深的冤仇,甚至可能連徐老漢自己都不覺得和兇手有什麼仇恨,因爲像兇手這種至少經歷了家庭破碎的人。
心理承受能力稍差一點兒,就會陷入一種心理疾病,可能別人隨意的一句話,當事人說完自己都不記得了,但是他卻能記住一輩子。
認爲這是別人給他最大的傷害。
“如果按照你這麼說的話,我們倒是有了偵查方向。”王博點了點頭,說了一句。
是的,他沒說錯,如果按照邵東這麼分析,他們的確是有了偵查方向。
現階段,第一件要做的事兒,就是排查整個西河村的村民,家庭出現過重大問題的人,都值得懷疑。
比如父母離異,親人意外早逝的,這些都值得懷疑,因爲兇手的所作所爲,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他是在人爲的製造一個家庭破碎的事實。
有這樣想法的人,基本上自己的家庭也不會太過於幸福!
家庭幸福的人,也幹不出這種事兒……就算是殺人,也不是這麼個幹法。
當然,這些只是依照常理的推測,其中有何不確定的意外誰也說不準。但是破案就是這樣,大膽推測,小心求證。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