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狹隘
他眸子裏的那股意味李念熟啊。
上輩子審犯人的時候,那些死豬不怕開水燙,一副愛咋咋地,問什麼也不說,純擺爛的,都是他現在這樣子。
她忍不住哼笑一聲:“你這意思,是找好墓地準備躺着了?”
沈行之擺手搖頭,一副實屬被逼無奈的模樣:“對方位高權重,又眼明心亮,難。”
這話可不是沒道理,夏修竹不瞎,又是他的熟人。
就算李念要收買,當着他沈謙的面,這事情也根本不可能成功。
如果想不出應對的法子,李念能自由留在宮外的時間,可就不多了。
說完那些之後,沈行之見她沒什麼反應,似乎一點也不着急,便又好奇問:“是有辦法?”
李念抿嘴,搖搖頭:“且走一步算一步。”
她目光又看向行會衆人,嘆口氣,輕聲道:“沈行之啊,眼下你的命、這把鏈子、以及我未來如何,都不重要。”
沈行之微微坐正身子,望着她。
李念慵懶地倚在那把八仙椅上。
那條玄鐵鏈子搭在桌上,從她的左手如一條蛇,蔓延着纏繞在沈行之的右手手腕中。
她那纖細的手指,輕輕點着面前統計出來的冊子,眉頭微蹙,朱脣輕啓,溫聲道:“這可是十斤砒霜……你知道麼,純淨的砒霜又叫三氧化二砷,六十到兩百毫克就能致死,也就意味着,我這指尖下面壓着的是五萬條人命。”
李念唯一的慶幸是,古代提純技術不行,砒霜真實的含量很低,裏面摻雜着大量的硫化物,真實致死的數字應該不會這麼高。
“五萬人,京城十分之一的人口,青州五分之一的人口,若是按自貢算,便是自貢的一半。”她低垂着眉眼,說得坦蕩,“與之相比,這根鏈子、你的仕途和我的明天,都太渺小了。”
她說完這些,回望着行會衆人。
沈行之怔在八仙椅上,他端坐着,看着李念那般慨然的側顏。
大魏的長公主,李氏唯一在世的女孩子,原本就是這麼個人麼?
沈行之兩手置於膝上,他稍稍握緊了衣衫。
他以爲李念翻出宮牆,是和那皇城格格不入,是爲了看天下的山河壯闊,日月無雙,是賭上性命追求自己所堅信的自由和幸福。
到底是狹隘了。
在馬車上,聽她說要一個“對人一視同仁”的天下時,他就應該察覺的。
李念不僅僅在爲她自己,也在爲了世人,努力地想要做些什麼。
而與她想做的那些事情相比,一個人的自由與追求,實在是太微不足道。
他從未見過這樣的女子。
長在鄉野,玩着泥巴摸着泥鰍,在十歲時回到鳥籠一樣的皇宮。
她被人說是囂張跋扈的女子,卻比誰都知道自己的囂張跋扈正是世帝所需要。
她被人說是不學無術,卻私下裏懂得不少,連沈謙自己都覺得驚訝的知識。
這樣的女子,眉如遠黛,硃脣皓齒,舉手投足間都帶着端莊和優雅。
念頭翻上的一瞬間,沈謙忽覺得面頰有些滾燙。
他強繃着一張沒表情的臉,努力讓自己看起來自然一些。
可那股情愫就像是奔騰的江水,一旦決出口子,就像失了控,不管他怎麼努力,都已覆水難收。
他被那道光,啄了眼睛,在明知不合時宜的場合裏,生出了想要把她永遠困在自己身邊的念頭。
沈謙抿嘴,喉結上下一滾,別開視線不去看她。
這樣的他,連他自己都覺得陌生。
身旁,李念依舊在看那算好的名錄,越看眉頭越緊。
“砒霜的事情我明白了,那這鹽又是怎麼回事?”她望向另一邊坐着的鹽商們,“這鹽的價格穩定了四五年,怎麼這幾個月忽然就一路跌成半價了?”
“哎……”鹽商們臉上都要結苦瓜了,“您有所不知啊,就這,還是朝廷給了不少貼補之後的價格。”
這事李念還真是第一次聽說:“還有補貼?”
鹽商們個個叫苦連天:“是啊,若沒有這個,我們早就撐不住了。”
李念眨眨眼,頗爲驚訝。
大魏重農輕商,她和仲康順合作的時候可是實打實親身體驗了一把。
此絕非虛言。
她長公主都沒聽過什麼補貼,仲康順又是個視財如命的傢伙,有這個羊毛絕對不會錯過。
但他連提都沒提。
這事情就變得有意思起來了。
自貢行會裏的鹽商裏有位老人,德高望重,被衆人舉薦到最前面。
他拱手對李念和沈行之道:“兩位初來,所以不知,我們自貢這鹽,主要是銷給雲貴川,基本上不往北走,和沿海那邊,始終井水不犯河水,價格一直也都很穩定。”
他咳咳兩聲,喘口氣,繼續道:“但是這段時間,沿海那邊行會換了個年輕人,他主張拓寬市場,一口氣把沿海的鹽拉到內陸來,還賣得比我們便宜得多。百姓都很實在,品質差不多的東西,哪裏便宜買哪裏,很快我們這的鹽就賣不出去了。”
“上個月說真的,價格已經是成本價了,這個月已經連成本價的一半都撐不住了。”他嘆口氣,“正因如此,您看,這幾個月的銷量其實很低,沒賣出去多少,大多都囤着呢。”
“囤着?”李念眼睛一亮,“你們不是說有補貼麼?怎麼還囤着呢?”
“那補貼也是縣令大人跑到巴州去和張茶張大人申請的,據說要層層審批,這個月應該就下來了。”
不可能。
李念眼眸微眯。
這裏面有問題。
不僅大魏無此先例,所有重農的朝代,都沒給過給商人補貼。
大多都是農稅的減免,商人不僅不補貼,還加稅。
“應該也快撐不住了吧?”李念問,“鹽可以囤,但工錢很難不發吧?”
“正是!”老人見她明白這其中的關聯,話音裏都多了幾分激動,他彎腰行禮,“大家這眼瞅着就都撐不住了,如果不是仲先生急信送過來,後面青州府衙也暗中來過一趟,我們就要準備先賤賣一波,回些本啊!”
六月、補貼、賤賣……
以及歷史上專門賣給窮人卻會喫死人的便宜鹽,和由此引發的農民起義。
李念懂了。
原來是一波謀逆,是這麼操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