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軍議

作者:孤獨麥客
元規沒去混日子,還是幹了事的,沒給老子整個大的。

  “工匠、學徒、力役可還有短缺?”他問道。

  “一直缺。”

  “打完這仗給你補。”邵勳說道。

  酒店冶鐵城現在已經有六千多人了,包括枋頭之戰送來的俘虜。

  六千人裏,絕大部分是礦工,剩下的是各色工匠和學徒。

  這個軍工基地還有進一步擴產的潛力。

  位於宛城南部的永饒冶是治下第二大軍工基地,規模略小於酒店冶,但產量高於酒店,因其存在多年,運轉成熟故。

  洛陽算是第三大軍工基地了,但產出主要供應禁軍。而且在王彌奪佔弘農後,他們失去了一個很大的原材料開採、冶煉基地,產能驟降,目前僅靠鞏縣產出的少量鐵料維持生產。

  滎陽本來也有一個冶鐵中心,但八王之亂前期就廢棄了,因爲其原材料除少量由本地開採外,絕大部分需要從幷州啓運。幷州戰亂不休,後來又被匈奴奪取,滎陽工匠四散,多被塢堡帥、莊園主們所獲。

  河內溫縣的冶鐵工坊同理,工匠要麼被塢堡帥所獲,要麼被匈奴掠走。

  其實,河南產鐵的地方不少。

  除上述地點外,魯陽、梁縣、陽城、方城、郎陵、宜陽等地或多或少都有鐵礦產出。

  這些在後世都是毫無開採價值的礦,要麼儲量少,要麼品位低,但在古代卻日復一日地被開採、冶煉,還是有價值的——有些儲量很低的鐵礦甚至完全被採空了。

  其他州也差不多,很多郡縣都有小鐵礦,支持地方冶煉事業——這些礦要麼在軍閥手裏,要麼被地方豪族控制。

  就邵勳這個幕府而言,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主要指望汝南西平、南陽宛城兩大采礦、冶煉區了,這是很重要的根基。

  “明公,考城幕府已準備粟豆四十萬斛、乾草二十萬束,正往滎陽、濮陽啓運,最遲五月中可運抵邸閣,六月初可輸送至枋頭南城。”庾亮結束後,毛邦起身說道:“豫州調撥了六十萬斛糧豆、乾草二十萬束,尚未啓運。本月應還能再收五萬束乾草,五月復收十萬束。”

  “人喫馬嚼起來,這點糧也就夠用四五個月,不太夠。一旦頓兵堅城之下,誰敢說要多久?”邵勳說道:“洛南諸縣、廣成澤再籌二十萬斛糧、十萬束乾草。”

  “明公,洛南諸縣陸路轉運,損耗甚大。”毛邦提醒道。

  “儘量籌措。”邵勳不讓步,說道:“計日輸至濮陽。”

  他當然清楚,糧食這種大宗貨物,運輸起來非常困難,路途損耗很大。

  即便交通發達的21世紀,全國各地仍然興建了很多糧庫,存放周邊區域收穫的糧食。

  而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一個地區的糧食,如果沒有水運的話,很難運到其他地方,除非你做好十車糧只能到達一半甚至二三車的心理準備。

  自漢以來,朝廷收的稅,往往只存在於首都的賬目上,實物則在各地的倉庫。究其原因,就是轉運困難。

  邵勳打河北,最好別指望用上南陽等地的糧食。成本最低的辦法,還是就近籌集,所以毛邦提醒他洛南諸縣收集而來的糧草,需得陸路轉運至許昌,然後船運向北,再卸貨陸運,然後再裝船——到了黃河那邊,還得換船。

  又或者陸路轉運至洛陽,然後通過伊水進入黃河,再順流而下至枋頭。

  總之成本比在豫州、兗州徵集要大。

  但他還是要求當地儘量籌措,陸路運輸距離不算很長,成本還可以接受。爲了軍需更充足一點,支付這些代價是可以接受的。

  “裴長史,轉運軍資糧草所需人丁,需豫、兗、司三州官吏互商,你來安排。”邵勳又看向幕府長史裴康,說道。

  “遵命。”裴康應道。

  這是一項苦差事,同時也是極大的權力。

  哪個郡出多少人、多少船隻、多少車馬,都很講究。

  就郡縣官員來說,他們肯定希望自己轄區內少發役、少出東西。

  但你出得少了,別人出得就多,指定是一堆扯皮事。

  但凡事有利必有弊,這也是發揮他影響力的良機。運作得好了,能收穫一大堆自己人,他深諳此道。

  曹馥死了,整個豫兗司三州數十郡國,都擔在老夫一人肩上啊。

  “各地屯田軍、世兵,勿要懈怠,謹防發役時出現民變。”邵勳又看向劉善,道:“此事交由營軍統籌。”

  “諾。”劉善起身應道。

  “接下來是軍情事宜,刺奸督……”

  邵勳一個個點名,一條條過,將戰前的所有準備事項敲定完畢。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