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解釋一些問題

作者:孤獨麥客
什麼是“政治合法性”?

  定義就是:對治權的認可。

  簡單點說,就是人心。

  維繫一個政權的因素很多,我粗略劃分下,大體可分爲軍隊、官僚、財政三大系統,缺一不可。

  在本書中,合法性(即人心)準確地說是:一、爲你打仗的軍人之心;

  二、爲你運轉政府的官僚之心;

  三、爲你籌集軍餉、糧草的地方豪族之心。

  二和三其實是一回事,因爲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裏。

  那麼合併一下,在西晉末年的時代背景、社會風氣下,就是軍心和世家大族之心兩部分。

  就主角而言,軍心已經足夠穩了,邵勳現在就是當皇帝,可能都能獲得不少人支持。

  但世家大族成員有自己的看法。

  雖然每個人的思想、三觀可能不一樣,但總有部分共識。

  什麼叫共識?就是特定時代背景(重點1)、特定社會風氣(重點2)情況下約定俗成的規則。

  不同朝代、不同時期、不同形勢下,共識是不一樣的。

  我舉個例子。

  在很久以前,殺人償命就是共識,是一個社會約定俗成的規則。

  但隨着時代發展,殺人未必償命了,可能是判無期,這也是共識。

  對殺人的懲罰,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共識,甚至在同一時代不同的國家也有不同的共識——有的國家死刑,有的國家廢死,不能一概而論。

  再回到本書。

  西晉末年的世家大族成員,也是有共識的,這是由當時的社會背景決定的。

  你做到某一步,他們認爲“可”,你做到另外一步,他們認爲“不可”,這就是共識在起作用。

  共識能不能改變呢?可以。

  手段一:威逼利誘;

  手段二:提高政治合法性。用通俗的話講,就是用威望來迫使他們容忍你挑戰他們的共識,不反對甚至支持你。

  有些人怎麼滿腦子都是殺?以爲有武力就可以爲所欲爲。

  拜託,看看時代背景。

  我在上本書《晚唐浮生》裏就說了,古代和古代是不一樣,時代背景、社會風氣差異很大,甚至一個朝代前期、後期都變化極大。

  有些時代或許可以殺殺殺。

  但有些時代這麼做是找死。

  石勒都不是靠殺上位!

  事實上石勒殺的士人主要是在河南,再準確點,主要是從洛陽逃出來的王衍那一波人。

  他在河北怎麼做的?建“君子營”,給他們官做。

  石勒腦子沒問題,他很清楚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而且,他見識過士族的力量。

  歷史上他率九萬步騎打穿河南,南下葛陂,因爲連日下雨,北方人受不了,軍中疫病嚴重,再加上被紀瞻率領的江東軍隊擊敗,征服江南無望,於是決定回河北。

  這一路可遭了老罪了。

  河南士族塢堡堅壁清野,不給糧食,石勒的軍隊缺糧嚴重,“人相食”,最後回到河北的不到一半。

  怎麼都那麼小看這時候的世家大族呢?

  他們單個確實實力有上限,確實打不過你,甚至打不過流民軍,但整體實力強大,一旦形成共識——比如石勒從葛陂回河北,河南士族整體堅壁清野——關鍵時刻是要命的。

  偶爾越一下線,跋扈一點,搞點小動作,無傷大雅。因爲士族不是一個整體,不齊心,未必會造成什麼嚴重的後果。

  但如果搞得太激進,那問題大了。

  我舉個例子,假設某個郡的世家大族不滿,叛亂了,他家有世代培養的部曲、僮僕、莊客,舉個幾千萬把人,據城而守。

  你要不要討伐?當然要啊。

  而且要快,時間一長,會有更多人懷疑你的能力,叛亂的人可能變多。

  好,討伐大軍把城圍起來,估計要打三個月到半年。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