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五章 徵集

作者:孤獨麥客
大晉神龜元年七月十七日,收到五百里加急急報的梁相庾琛第一時間乘船南下,於二十日抵達了陳郡。

  作爲最早一批安置流民的郡國,陳郡五縣發展多年,已有三萬餘戶、十六七萬口。

  數年以來,曾經被撂荒的農田恢復耕作。

  曾經被旱災、蝗蟲輪番打擊得奄奄一息的桑林果園漸次恢復。

  曾經百里無人煙的鄉村,如今已是雞犬相聞。

  五月麥收之後,各營、隊、鄉、裏、塢堡、莊園按照梁公釐定的制度,又種了各色雜糧,九月初即可收穫。

  庾琛來到此間時,但見禾苗生於壟畝,果蔬遍及鄉間,牛羊徘徊於河灘草地之中。

  這就是梁國的老底子啊!

  梁公小心呵護數年,慢慢恢復起來的縣鄉,也是他與士人扯皮的底氣所在。

  “參見相國。”陳縣郊野的睢陽渠畔,太守郝昌躬身行禮。

  庾琛回禮。

  郝昌此人,河北寒素士族出身,司馬穎舊部。多年以來,一直是以武人的形象存在,雖然他年少時就文武兼習,並非大老粗。

  但他確實缺少過硬的管理地方郡縣的履歷,梁公讓他當陳郡太守,只能說是任人唯親了——腹心之地,儘量給信得過的人掌管。

  跟在郝昌身後的還有陳縣令田茂。

  此君是長安人,梁公門生,今年二十五歲,表字抱直。曾在銀槍軍幹了三年,後因梁公缺乏地方官員,把他調了出來,先在陳縣當了兩年吏員,熟悉政務,前陣子火速提拔爲縣令。

  升官如此之速,有原因的。

  一方面,他是梁公門生中少有的文化水平較高之人,字不錯。

  另一方面,他長相俊逸,風度翩翩,在銀槍軍一干大老粗中非常醒目。

  當然,以上兩方面原因或許都可以忽略。

  其實他是梁公的侄女婿,真相就這麼樸實無華。

  庾琛也不由地多看了田茂兩眼,長安商人子弟出身,梁縣武學學習了四年半,帶兵打仗三年,當吏員近兩年,這履歷可真夠豐富的。

  收回目光後,庾琛看向郝昌,道:“陳郡有今日這般景象,委實令人意外。”

  睢陽渠兩岸阡陌縱橫,田地中全是莊稼,就連田埂上都見縫插針栽滿了豆子。

  有些田地專門種滿了桑樹,田中有蠶室。

  這個比較少見,據庾琛所知,這是南陽樂氏的習慣,以方便採桑養蠶。

  “遙想七年前,蝗蟲遍地,河南桑麻幾乎毀於一旦。”庾琛看着不遠處鬱鬱蔥蔥的桑樹,感慨道:“梁公硬是有那份耐心,一點點收拾,而今看到成果了。”

  說完,庾琛興致勃勃地來到了河畔的桑林邊,輕輕撫摸着樹幹。

  河畔的斜坡地上,全是各色果蔬。

  “此乃越瓜?”庾琛指着一個拳頭般大小的青色果蔬,問道。

  “正是。”田茂上前答道:“僕昔年駐於汝水之畔,練兵之餘,常食此瓜,據聞自吳越之地傳入。”

  庾琛點了點頭,又看向一處小池塘。

  這個池塘很明顯是人工挖掘的,與睢陽渠相通。

  塘中有藕,荷葉於風中輕輕搖晃。

  魚吐着泡泡從藕旁戲水而過。

  塘邊淺水中,還栽種着水生蔬菜。

  庾琛擡起頭,看向對岸。

  連綿不絕的田地後面,村落遙遙相望,時近傍晚,炊煙裊裊升起。

  孩童在村頭玩耍,拿着木劍互相比拼。

  區區十餘個孩童,便已有“大將軍”、“車騎將軍”、“材官將軍”之類的職官,竟是人皆將軍……

  村落後方的竹林之中,倦鳥歸巢,嘰嘰喳喳。

  每間宅院前後,都栽種着棗樹、榆樹、桑樹。

  羊被栓在樹下,低頭啃噬青草甚至樹皮,直到咩咩大叫着被農人拉回圈裏。

  又有牧童騎在牛背上,走過窄窄的木橋,往家中走去。

  有些人家已經做好了晚飯。

  忙碌了一天的丁壯們坐到曬場旁的大樹下,一邊嚼喫,一邊談笑風生……

  庾琛突然間產生了某種不真實感。

  在此之前,他剛剛看過鄴城等地發來的公函,滿紙都是“蝗蟲漫天”、“禾稼大壞”、“嗷嗷待哺”之類的觸目驚心的文字。

  待來到陳郡後,看到的又是這麼一幅悠遠寧靜的鄉村圖畫。

  這真是同一個世界麼?

  另外,他還發現陳郡到處都是村落,而不是塢堡、莊園。雖說這事他早就有數,畢竟他曾任梁國內史,主要任務就是收攏、安置流民,但這會親眼看到陳郡這個樣子還是十分震撼。

  後漢以來,士人們把莊園看作安身立命之所。發展至今,村落漸不可尋,塢堡、莊園遍地都是。但在陳郡,一切都反過來了,塢堡莊園就剩那麼十來座了,曾經以營、隊爲單位安置的流民,慢慢紮下根來。

  梁國建立後,隊變成村,營變成裏,鄉域範圍被重新劃分,各有里正、鄉佐、鄉長。

  聽聞河北某地還幾戶一保,將來說不定也要推行到河南。

  以小見大,梁公建設自己根基的決心真的十分堅定。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