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深水區

作者:孤獨麥客
邵勳若有所悟。

  沒有經歷過綿延上百年的殘酷的戰亂,沒有忍受過朝不保夕的煎熬,沒有讓自己的力量被大幅度削弱,士族可能不會那麼現實。

  歷史上北魏年間才推出的制度,現在有北魏的社會環境和風氣嗎?

  晉末的士人和北魏的士人是一回事嗎?

  之前的有些預計,還是過於樂觀了。

  逆天而行,果然處處是雷。

  他想到連庾琛和盧志都反對,說明這個事情觸及到底線了。

  怎麼辦?掀桌子打內戰?改革觸及到深水區了啊。

  “其實,何必那麼着急呢?”王惠風勸道:“我父贊同先擇一支部伍試行,此事便勉強可行。但要注意分寸,明公你其實一直很擅長分寸,這次着急了,難道是眼見着匈奴顯露頹勢,不願再等了?”

  邵勳沉吟了一會。

  說到底,還是實力不足,無法大面積普及。那就先試點吧,試點個幾年,讓大家適應一下,習慣這個東西的存在,牴觸心理就沒那麼大了。屆時自己的實力也增強了,搞不好匈奴都沒了,有些事便可水到渠成。

  “好,那就等等。”邵勳點頭道:“沒有你,幾犯下大錯,大好局面毀於一旦。我可能會兵敗身死,天下百姓也要受第二遍、第三遍苦。”

  “明公言重了。”王惠風說道。

  邵勳似乎累了,直接躺在了榻上。

  王惠風一開始還沒什麼,漸漸地,耳根開始紅了起來。或許,她知道邵勳躺下去後一直在看着她的腰臀。

  正當她有些不自在的時候,邵勳的聲音響起了:“聽聞你爲太尉輔政,可有所得?”

  果然,王惠風被轉移了注意力,只聽她說道:“洛南乃明公經營許久之地,鄉村聚落人煙漸復,聽聞許多村落都有榨油、釀酒作坊。”

  榨油、釀酒是鄉村經濟恢復的標誌。

  “水村山郭酒旗風”,說的就是這種事。

  當老百姓能在大大小小的節日時會親友飲酒、分社肉,這個社會就已經恢復了,不至於動不動流民遍地。

  其實就是資源的分配罷了。

  當老百姓一家能耕作幾十畝、上百畝地時,哪怕廣種薄收,只要不是特別倒黴,災害連年,日子差不到哪去。

  當一家只有幾畝地、十幾畝地的時候,哪怕風調雨順,日子也很艱難。

  洛南諸縣、襄城七縣的人口比盛世時少了太多,上頭還沒什麼士族豪強,地權平均,百姓人均耕地多,又恢復了秩序,免於戰亂,經濟當然會恢復。

  這是自然修正,邵勳只提供了秩序——但這個世道,最缺的其實就是秩序。

  “出征時,我還聽聞很多百姓家中已用荏油吃麪餅。”邵勳躺在那裏,說道:“即便是孩童,也長得健壯。”

  “真的?”王惠風眼睛一亮,問道。

  “真的。”邵勳肯定地說道:“洛南百姓現在最發愁的事,就是子孫長大後,沒有那麼多地了,所以不用官府催促,他們都願意開闢荒地,以備子孫所需。”

  “有的人家飯食夠喫,便在田間多種了幾株桑樹,用的法子是惠風你給我的《植桑要術》。如此,織完絹布後,便去草市、墟市售賣,換些日用器具。”

  “盛夏的傍晚,一家人坐在茂密的榆樹下,喫着晚膳。時不時有鄰人端着飯碗過來,一邊喫一邊閒聊。憶起十來年前不堪回首的往事,盡皆嘆息。想起如今的日子,個個喜笑顏開。”

  “秋日之時,據說廣成澤那邊登高的人多了好幾倍。還有人帶着菊花酒,不獨是士人,百姓或許不富裕,但重陽節那天沽一點酒,犒勞下自己,還是能勉強做到的。”

  “隆冬來臨時,官府徵發百姓修繕溝渠。這是大家願意做的,爲了自己和子孫嘛。大雪降下,田間麥苗青青,看着就賞心悅目。農人在家做着鹹葅,等待過年。沒有人來劫掠他們,沒有人來裹挾他們當流民。”

  王惠風聽得雙眼亮晶晶的,良久之後纔回過神來,白了邵勳一眼。

  “想不想去看看?”邵勳問道。

  王惠風有些遲疑。

  “興許你還能給我出出主意,讓百姓的日子更好。”邵勳又道。

  王惠風又白了邵勳一眼,彷彿看穿了他的伎倆。

  “其實,太尉也會去汴梁過年。”邵勳說道:“你只不過是提前幾日罷了。”

  王惠風默然,好像同意了。

  邵勳笑了笑,道:“這洛陽,渺無生氣,明日就回汴梁。”

  王惠風又有些不想去了,但她又不是很想拒絕,心情有些糾結。

  十一月十八日,邵勳連天子都懶得覲見,直接啓程回汴梁。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