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汾水(下)

作者:孤獨麥客
兩路使者出使鮮卑,事情不是一時半會能完成的。

  談判的過程曲曲折折,還要結合鮮卑國內局勢的變化,而這也不是一時半會會出現的。

  因此,一直到七月中下旬,即便已經出使三個多月了,依然沒有消息傳回來。

  邵勳並不着急,他也需要時間來恢復逐漸被耗乾的國力。

  現在就出現急劇的變化,他也無力干涉。

  操盤一件事情,遠沒有想象中容易。

  七月二十日,沒有惱人的大雨,只有烈日驕陽,邵勳在平陽城東登上了船隻,順汾水而下。

  南北驛道幾乎與此平行,大隊府兵、萬勝軍將士沿着驛道南下,邊走邊操練。

  是的,邵賊又活過來了。

  在收了一季夏麥,即將收穫一季黍豆的情況下,心情愉悅放鬆,於是湊了點糧食發下去,把將士們拉出來練練,別生疏了殺人手藝。

  二十一日正午,船隊停了下來。

  足足兩三萬將士佈陣於汾水西岸,殺聲震天,操練得有模有樣。

  船頭劈開白浪,緩緩前行。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聰哥的樓船之上,響起了柔媚清婉的聲音。

  作爲老藝術家,荊氏已經三十多歲了,但嗓音不減當年,甚至因爲閱歷的關係,多了很多內容,更上一層樓。

  邵勳坐在船艙之內,閉門假寐,手輕輕和着節拍,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樣。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聽到這一段時,他輕輕捏了捏懷中的宋。

  曾經稚嫩青澀的少女,這會也已年過三旬,渾身上下一股熟透了的味道,蜷在邵勳懷中時,眼神似怯還怨,卻又不敢多說話。

  河面上有風,船體微微搖晃。

  邵勳低頭看着懷中美人,暗道王妃們有王妃的妙處,宋之輩也有自己的妙處。

  別的不談,羊獻容是絕對不可能吹簫的,她會認爲這是對她的侮辱,但宋可以,她善吹簫。

  鄭櫻桃這種狐媚子更不在話下,她底線很低,什麼都願意做。

  崔氏雖然常被劉野那等人說成以色侍人的禍害精,但她頂多誘惑的手法多一些,卻也不願過分折辱自己。

  原因其實很簡單,有的女人心氣高,有的女人自卑。

  男人有時候需要換換口味。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歌聲之中,船速慢了下來,緩緩停靠在岸邊。

  片刻之後,邵勳出了船艙,下到岸上。

  “打開邸閣。”他看了下遠處高坡上的糧庫,說道。

  糧庫是劉漢時代的老邸閣了,依山而建,外設圍牆,內部錯落有致地建了數十個圓形尖頂糧囤,足可儲備六十萬斛糧。

  糧庫有兵,但非常設,一般都是臨時徵集丁壯守禦,此刻已爲黃頭軍將士接管。

  他們奮力推開了厚重的外門,然後打開一個個糧囤的隔門。

  邵勳很快抵達了。

  到底是常年習練武藝的殺才,剛剛船震完畢,又走了這麼一段山路,竟然一點不氣喘。

  他隨機挑了一個糧囤,走過去一看,但見裏面堆滿了黃澄澄的小麥。

  “今夏新收的?”邵勳抓起一把小麥,仔細看了看、聞了聞。

  “五月收,六月啓運,旬日前輸抵此地。”提前趕來的司農卿殷羨答道。

  司農卿是司農寺的主官,對應的是洛陽的大司農,掌倉谷事。

  前河內太守、現平陽太守唐劍跟在殷羨後邊,輕聲說道:“大王,此閣已儲夏麥二十萬斛。”

  邵勳微微點頭。

  設計庫容六十萬,只存了二十萬,才三分之一而已。

  不過可以理解,譬如那戰馬,剛剛長途行軍完畢,瘦骨嶙峋的,眼下正是養膘的時候。

  巡視完一個糧囤後,他又接連看了七八個。

  有的已經裝滿了糧食,有的只鋪了一個底,各不相同。

  只從目測來看,二十萬斛差不多是有的。而這些糧食,都是遠近各莊園、塢堡按各自的攤派份額,遣人用馬車送來的。

  “數日後還有五萬斛夏麥送來,點齊後,抓緊送往晉陽,此事由度支中郎將協同辦理。”邵勳看着殷羨,說道。

  “是。”殷羨臉色不是很好看,但還是應道。

  運輸是度支中郎將、度支校尉的職責。

  今年二三月間,度支中郎將楊寶來了一趟平陽,將“業務”發展到了這邊。

  往晉陽轉運糧草,當然要儘可能避免陸路轉運了,而這也是邵勳來巡視的主要原因,他要看看汾水航運的條件。

  “劉聰市材造船,只爲享樂,卻不利用漕運。”說這話時,邵勳面不紅心不跳,道:“豈不聞秦穆公泛舟之役?澮水上的樑柱拆了沒?”

  “已經拆了。”唐劍說道:“僕親自領兵拆毀,凡十三根。”

  唐劍所說的十三根木樁位於汾水、澮水交匯處,柱徑五尺,裁於水平,傳聞是“晉平公之故梁”,“物在水中,故能持久而不敗也”。

  簡單來說,晉平公時都絳,在汾水邊建了個臨水宮殿,名祁宮,可能有部分建築在河面上方,故用木樁支撐,原來多少根不知道,現在還剩十三根。

  邵勳聽了覺得不可思議,這都八百多年了,木樁還能存在?怕不是後人所置,以訛傳訛之下,說成是晉平公時代的――歷史上這十三根木樁北魏時代仍有,被酈道元記載,隋朝時才拆除,使得其不再阻礙航運。

  “澮水、汾水兩岸良田無數,今夏大稔,若以船載糧,一船可載一千二百斛,而牛車一車才四十斛,耗費更是不可同日而語。”邵勳說道:“秦穆公泛舟之役乃冬春枯水時節,而今乃夏秋豐水之際,劉聰不利用,我卻要用。高顯倉如何了?”

  “夏收之後開始營建。”殷羨回道:“今年定能完工。”

  “完工之後,河東及左近縣鄉糧草,盡輸此地。”邵勳吩咐道:“高顯向北之蒙坑,可轉陸運,至此地再轉水運,直趨平陽、楊縣等地。”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