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第一次朝賀(上)

作者:孤獨麥客
“滴答!”水滴自夜漏銅壺中滴下,聲聲催人。

  夜漏未盡十刻,快到晨賀之時了。

  僕婢們來來回回,忙忙碌碌,做着各種準備工作。

  觀風正殿之內,鍾罄一一陳列,樂工們已各就各位。

  正殿之外的廣場上,火盆、火把羅列於各處,將黑夜照得亮如白晝。

  廣場外圍有兩道淺淺的壕溝,溝底鋪滿了條石、青磚,那是宮城城牆地基。

  南側城牆正中間已經修起了一個高大的門樓,與觀風正殿遙遙相對。

  門樓上有蒼勁雄渾的大字:“觀風門”。

  此爲幕府右司馬羊忱所書。

  作爲國朝較爲有名的書法家之一,羊忱非常樂意爲汴梁宮城、皇城、外城諸門題字。

  觀風門外,已經來了三三兩兩的官員,既有大將軍府、梁國的,也有從各地趕來的州郡、鎮將官員代表。

  殿中尚書蔡承令侍衛們搭建了幾個草棚,供官員們臨時遮擋風寒。

  不過草棚有限,只有少數地位較高的幕僚、將官可以坐在裏面,比如從洛陽趕來的左軍司王衍、右軍司盧志,再比如梁相庾琛、御史大夫潘滔、尚書令裴邈等。

  中低級官吏就只能在空地外等着了。

  他們一邊哈氣跺腳,一邊閒聊,打發時間。

  有人還夠着頭往裏看。

  梁宮還是比較寒酸的。

  宮城沒有城牆,只有一座孤零零的城門樓。門內的院落、廣場上並未鋪磚,只稍稍平整了一下。亦未看見絲綢製成的燈籠,更沒有四處張掛的綵帶,總之和洛陽華麗的宮城不好比。

  不過沒人敢看不起梁宮。

  比起洛陽宮城,梁宮纔是真正的天下權力中樞。再破落、再寒酸,它發出的命令也比洛陽有效。

  “觀風殿乃梁宮正殿,理事之所,其名何來?”黎明之前的寒夜中,有人問道。

  “出自《禮記》,命大師陳詩以觀民風,謂之體察民情、瞭解施政得失。”說話之人似笑非笑地看了問話之人一眼,彷彿在說他學藝不精,書都沒讀全。

  那人臉一紅,不再說話了。

  “觀風殿果是正殿,佔地太廣了。正殿偏殿、前殿後殿、亭臺樓閣,園囿池山,無所不包,幾乎可稱宮了。”又有人嘆道。

  一般來說,“宮”比“殿”大,宮往往和城聯繫在一起,曰“宮城”。

  但有時候也會出現殿比宮大的情況,特別是這個殿爲主殿,包括一系列附屬建築的時候——園、池、亭、臺、樓、閣、堂、院等,都可以是殿的附屬建築。

  觀風殿就是如此。

  這座規劃中的主殿旁邊就有梁公親自命名的麗春臺。理政之餘,登臺欣賞春日盛景,頤養性情,可謂美矣。

  麗春臺對面,則有祕閣,典藏書籍,可隨時觀閱。

  亦有花園涼亭兩座,沼澤改造的小池塘數個,累了可以在此釣魚、種花。

  觀風殿後牆之中,還會建一個非常高的樓,可俯瞰全城。執掌天下者登此樓,豪情頓生,壯志不滅,可謂催人奮進。

  觀風殿西偏北的黃女宮就要小一些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那是梁公部分家眷的居住之所,整體以低矮的單層殿室爲主,但也有少許景觀建築。

  傳聞惠皇后羊氏就居於黃女宮,但沒人可以證實。

  庾夫人則與梁公居於觀風殿。

  這地方本是辦公場所,不該住人的,但宮室未完,只能先湊合着了。當然或許還有其他原因,但這就不足爲外人道了。

  “喔喔——”梁宮附近的軍營內有雄雞高亢鳴叫。

  呃,這不是報時,只是陳留郡給駐防部隊送來的補給罷了。

  古人以雄雞報曉爲天明,事實上這不太準確,很多時候下半夜就叫了,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聚集在觀風殿外的僚佐、軍將們不再竊竊私語,神色爲之一肅。

  觀風殿內,侍中羊曼看了下時間:夜漏未盡七刻。

  於是下令開城門。

  殿中尚書蔡承親自帶着百餘名軍士抵達觀風門。值守於門外的軍士讓開位置,將佐們按照身份高低,按文武分成兩列,卑官在前,尊官在後,次第通過了還沒來得及安裝城門的觀風門,至廣場中站定。

  晨賀儀式還沒正式開始。

  蔡承又領着相國、御史大夫、軍司等人至兩側的偏殿暫歇,並奉上茶水、點心。

  庾琛看着外頭在寒風中站着的中下級將官,強烈的滿足感油然而生。再想起過往的艱難,眼眶都要溼潤了。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