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將軍走此小道

作者:孤獨麥客
第1142章將軍走此小道

  其實李壽收到的消息有誤。

  抵達枳縣城外的梁軍只有千餘人而已,乃趁夜渡江抵達南岸的,只不過攜帶了很多金鼓旗號,看起來很多罷了。

  目的是嚇一嚇守軍,看能不能把他們嚇跑。結果守軍硬頂着沒跑,這就沒辦法了,於是又退回了北岸。

  這個時候,成軍水師主力趕至,屯於枳縣城下的雞鳴峽中。

  成國徵東大將軍長史、水師都督羅恆登上了四層樓船的頂部,瞭望遠方。

  昨日水軍先鋒抵達雞鳴峽,與梁軍水師戰,敗之,沉其船十餘。

  但這個戰果並不能讓羅恆滿意,因爲他發現梁軍水師成長得非常快,自下游打上游,還沒什麼大艦,居然也殺傷了他們這邊百餘人,力戰之後退走。

  雖然打贏了,但好像沒以前那麼容易贏了……

  長江北岸,梁軍已經紮下營盤,但並沒有停留,仍在一刻不停地前進。

  羅恆遣水師抵近觀察,發現梁軍的旗號自西向東依次是:左金吾衛、右羽林衛、銀槍中營、黑矟右營、右金吾衛、左羽林衛、質子軍、武強鎮兵……

  再往後應該還有,只不過太遠了,東西綿延數百里,軍威赫赫。

  按理說如此漫長的糧道,應該很容易襲擊纔對。奈何也正是如此煊赫的軍勢,讓北岸那些部落不敢造次,眼睜睜看着梁軍步步西進。

  梁軍下一步目的地,應該是陽關了,位於江州城東二十里,蜀漢所置,同時也是古關,巴國拒楚三關之一,扼守着通往江州的大道。

  徵東大將軍集兵於江州,實則戰於陽關也。

  “開船,向東搜索梁軍水師,擊破之。”羅恆收回目光之後,下達了出征的命令。

  很快,第一艘戰艦駛出了雞鳴峽,接着是第二艘、第三艘……

  而在枳縣下游的石寶城外,梁軍水師船隻雲集,正在催促大大小小的運輸船趕緊卸下資糧。

  楊寶上了岸,找了個背風處坐下,一邊捶着腿,一邊不住地絮叨:“年一過五十,就各種腰痠背痛,再不復往日。偏偏鉅鹿郡王還催得那麼急,糧草怎麼送都不夠,真是一刻不得安生啊。”

  襄陽度支校尉桓溫陪他坐着,目光則在江浦碼頭上逡巡着。

  隨軍而來的丁壯頭頂像蒸籠一般,來來回回,將各種資糧奮力卸下,送到城中儲備着。

  其實,如果按照最省力的做法,他們就該開船溯流而上,將資糧送到陸師所在之處。無奈水師剛剛小挫一陣,鉅鹿郡王下令荊州而來的船隻統一在南浦、石寶卸貨,儘量遠離敵軍水師活動區域,然後組織人手陸路轉運。

  辛苦就辛苦點,總比船沉入江底,連人帶糧食一起餵了魚鱉強。

  現在駐守於石寶附近的有步騎萬餘,其中最精銳的當屬右驍騎衛二千四百府兵,易京鎮兵、幷州諸雜胡兵也還湊合。不過其中很多人這幾日就要隨輜重部隊西行了,不會在石寶停留太久的。

  桓溫耐着性子聽楊寶唸叨了一會,打斷道:“都督可知北路軍如何了?”

  楊寶沉吟了會,搖頭道:“數日前聽到上庸輾轉而來的消息,大軍已將下桃城圍了起來,急攻兩日,未能輕取,恐要調集丁壯胡兵上來猛攻了。”

  “成賊在下桃城派駐了重兵?”桓溫皺眉道。

  “應無疑了。”楊寶說道:“聽聞下桃城東南過一座山,地勢就較爲平坦了,故成賊十分重視。若不攻克此城,後路始終受到威脅。即便突入漢中,若野無所掠,也只能退兵。有些城,修建起來就是讓你打的,不然成賊也不會費那勁築城了。”

  桓溫默默點了點頭。

  看樣子,北路軍無法取巧了,只能一路打過去。

  不過想想也是,三國時那邊打了多少年?什麼奇計沒用過?早就不新鮮了。要想取得突破,還是得踏踏實實拿下敵軍,或者等待南路軍取得突破,他們本來就是佯攻嘛,鉅鹿郡王這一路纔是滅成主力。

  “都督可是要尋成軍水師決戰?”桓溫又問道。

  這話一出,把楊寶給幹沉默了。許久之後,他嘆了口氣,道:“世間富貴有憑乎?嘿,說不得,是要尋成賊大戰一番了,不然怕是交代不過去。”

  “水師成軍兩年有餘,天子寄予厚望。這麼多資財砸下去,若還畏縮避戰,便是老夫都看不起自己。水師西去之後,元子於江上行走之時小心一些。你等是運兵,終究不是水師,遇到成賊恐難以招架,好自爲之。”

  “可若前線乏糧,無論多麼艱難、多麼危險也要出動,盡一切可能把糧食送上去。陸師不乏糧,成賊不值一提。陸師若因缺糧而被迫退兵,沒人能逃脫天子責罰,切記。”

  “受教了。”桓溫躬身一禮,道。

  見他如此嚴肅,楊寶哈哈一笑,道:“放心,北地二十餘年混戰都打過來了,還怕成賊?放寬心,最遲明年年中,你便可常駐襄陽,與景福公主相聚了。”

  提到妻子,桓溫突然有些思念。

  再有數月,他們的孩兒就要降生了,桓溫非常想立下一些功勳,以便日後在妻兒面前能直起腰來。

  可惜他現在沒有上前線立功的機會。所有人都勸他彆着急,才二十歲,有的是機會。

  但機會真的還有很多嗎?他不知道。

  臘月十三,桓溫率船隊返回了南浦。

  這不是計劃中的停泊,而是江面上出現了成國水師的艦隊,爲了避免被敵人抓住,他們這些不利水戰的漕船被悉數拉進了內河港汊之中躲避。

  桓溫沒法,只能暫時熄了返回江陵乃至襄陽的念頭。

  南浦現在也是一個大兵營。

  來自幷州諸郡的胡漢雜兵近兩萬人聚集於此,嘈雜無比,各自等待着下一步的命令。

  看着那些瘦脫了形的騾馬、滿臉疲憊之色的丁壯以及因傷病而安置在城外的士兵,桓溫只能嘆息一聲。

  哪裏的兵都不容易,戰爭本身就是一件很累人、很危險、很殘酷的事情。即便是輝煌的大勝之役,光芒萬丈之下,亦有角落裏的陰影存在。

  傍晚時分,軍士們在河邊抓了兩隻鱉,桓溫讓人收拾一下煮湯喝。

  就在此時,出外樵採的軍士回來了,一到河岸邊就嚷嚷道:“胡老三抓了兩隻鱉,我等出門砍了會柴,竟然也抓回了幾隻‘鱉’。”

  蹲在甲板上的運兵們見了那幾個灰頭土臉的俘虜,哈哈大笑,道:“以前喫過,不好喫,不過許久未食肉了,殺了炙烤吧,把腦子去了就行。”

  俘虜們一聽,渾身跟篩糠似的,因爲這些梁人不像是說笑的,他們可能真的喫過人肉。

  “審過了嗎?”桓溫站了出來,問道。

  軍士們也停止了說笑,只看着岸上幾人。

  “校尉,路上打過一頓,他們不肯說實話。”樵採軍士答道。

  “他們說什麼了?押上來。”桓溫問道。

  運兵們一擁而上,將三名俘虜押進了船艙。

  “校尉,他們說是巴西板楯蠻龔家的,有個叫龔青,世居於宕渠,前來投順大梁。”樵採軍士說道。

  桓溫眉頭一皺,仔細打量了下幾個人。

  其中一人見到桓溫穿着戎服,還是什麼校尉,立刻激動了起來,大聲道:“校尉,我便是龔青。家兄龔春,已率軍奔漢豐去了。來的路上我看過,漢豐幾無守兵,可輕取之。一旦漢豐丟失,板楯蠻就直奔南浦而來了,校尉——”

  “什麼?”桓溫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戰前他了解過三巴大族。比如他就知道巴東郡朐忍縣有個姓徐的巴人首領,曾受毌丘奧重賄,出兵助守巴東。

  宕渠板楯蠻以羅氏爲首,龔氏勢力也很龐大,不可小覷。

  如果此人真出身龔氏,且誠心投順,那可真是不得了。

  “我說的是真的。”龔青急道。

  說完,許是想到了什麼,大聲道:“校尉可敢借我把匕首?”

  “你要匕首作甚?”桓溫問道。

  “我把耳朵割下,校尉就信我了。”龔青答道。

  桓溫被氣笑了。

  昔年張駿派使者見南陽王司馬模,怕人家不信,直接把耳朵割下放在盤裏面,問你信不信我?

  司馬模信了……

  看來這個事蹟流傳很廣啊。

  “你且說說,這條路怎麼走的。”桓溫不答反問。

  “先從宣漢至漢豐,有山路,沿途有白虎夷部落補給。”龔青說道:“得漢豐後,再走小路下南浦,都不需要攻城,把路截斷,把糧草燒掉。江面上水師大舉出動,將糧船壓回去,大軍就得倉皇撤退。此一撤,士氣大衰,再被銜尾追殺,卻不知幾時能恢復元氣。”

  桓溫靜靜看着龔青,暗自思索。

  此人說得煞有介事,不像假的。雖然他想象中的截斷後路有點過於樂觀了,但此計絕對可以給鉅鹿郡王造成巨大的威脅。

  另外,桓溫還想到了一點:如果板楯蠻可以走這條路直插南浦,那麼他們也可以從南浦直插宣漢、宕渠。

  他說的到底是真是假?

  “校尉……”軍校們也意識到了嚴重性,齊齊看向桓溫。

  桓溫揮了揮手,道:“先把人帶下去,給其飯食,勿要折辱。”

  運兵們很快將三人帶走。那個龔青頻頻回頭,兀自大聲道:“校尉信我,若點起數千精兵,直插宣漢,定獲大勝。”

  “快走!”運兵推搡了一把,將三人領到了後艙羈押起來。

  “去找毌丘使君,問問有無相熟的商徒或蠻酋,打聽一下。”桓溫說道。

  毌丘奧此時就在南浦,拜訪各個蠻酋,請他們出丁出糧。

  “遵命。”桓溫下達命令後,立刻有人下了船,找來馬匹,疾馳而去。

  桓溫坐了下來,摩挲着案几上的幾枚骰子。

  衆人定定地看向他,而桓溫仿如老僧入定,閉着眼睛,一點反應都沒有。

  許久之後,就在衆人以爲他睡着了的時候,桓溫突然睜開雙眼,雙手抓起骰子,搓揉許久。

  只聽“嘩啦”幾聲,骰子盡數落於案几之上。

  衆人瞪大眼睛看去。

  五子全黑!盧!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