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一章 震盪(下)

作者:孤獨麥客
楊口突然間就熱鬧了起來,並且已經持續好幾天了。

  早上起來後,石弘便打着哈欠,稍稍盥洗一番,然後喫起了早飯。

  他今年十九歲了,去年在洛陽成婚,由舅舅做主,娶了陽平太守申鐘的庶女爲妻。

  成家之後還能立業,便是位於楊口的這個莊園了。

  當然,建莊園的錢和人是舅舅給的,但土地卻是天子劃撥的。

  母親在宮中爲女官,甚是辛苦。

  天子也不是每天都去後宮,有時候就在嘉福殿等地連夜批閱奏摺、處理政務,女官輪換着陪伴打下手。

  入夜之後,若有比較重要的軍情或奏摺,還得起身查閱,挨份判斷要不要叫醒天子,很難睡個好覺。

  以上其實不算什麼,但宮廷女官這種角色,理論上來說睡在天子寢殿外面的偏殿,但實際上不一定。除了有特殊嗜好的人,誰敢娶回家啊?所以風言風語是難免的。

  對這個莊園,石弘拿得心安理得,同時也有些慚愧,更有些隱藏極深的屈辱。

  母親是被逼的,她也很難。

  嘆了口氣後,石弘將吃了一半的早飯一推,然後來到院中,喚來莊園典計和部曲長,問道:“客人呢?”

  “一大早就去作坊那邊了。”典計答道。

  “走,隨我去看看。”說完這句,石弘頓了頓,道:“知會一下夫人,園葵、春韭、雞子之類的不要拿去邸舍售賣。過幾天有新買的奴婢過來。”

  “是。”典計喊來自家外甥,讓他趕緊去稟報。

  石弘在前方大步走着,彷彿哼哈二將的典計、部曲長跟在後頭,只一會就到了隔壁的作坊。

  石弘的莊園其實不大,總共也就二百三十餘家莊客,與司馬黎、司馬毗以及今年新來的一位名叫夏侯沐的譙人比鄰而居——夏侯沐別人不清楚底細,他們三個還是知道的,其妻乃羊獻容之女,前晉清河公主。

  這四戶人家湊在一起,不得不說是個惡趣味。而且,他們四家發現,旁邊似乎還空着一塊地,甚至插上了木牌,表示有人佔了,但還沒來開荒。

  其他人不明所以,石弘猜測是拓跋什翼犍的,但他懶得說。

  其實幾家人靠在一起也挺好,總共千餘戶人家,已經可以搞一些陂池、堤壩了。

  況且附近甚至有一個廢棄的陂池,足見東吳或晉時有人在此定居、耕作過,只不過後來因爲戰亂等因素荒廢了,而今只需恢復即可。

  石弘家莊客主要種麥、稻兩種農作物,至今還沒能完全收支平衡。

  正月裏母親託人給他捎了錢百貫、絹二百匹、金銀器二十件,石弘收下的同時,甚至不敢想母親爲了攢下這些錢,要多麼忍辱負重,總之羞愧不已,攢錢的心思愈發重了。

  一行人抵達作坊後,熊鳴鵠立刻過來行禮。

  “瑞翔,你倒是不嫌這裏的味道重。”石弘笑道。

  “大雅何出此言?”熊鳴鵠笑道:“去歲至剡城,彼處盛產葛藤,產紙極多,行銷揚州、江州等地,被稱爲‘剡藤紙’。那裏的味道才重呢,大雅你家這邊算是清淡的了。”

  熊鳴鵠是南昌人,其父熊縉,現任鄱陽太守,伯父便是晉御史中丞熊遠。

  “我家作坊小打小鬧。”石弘搖頭道:“也是看別人造紙殷富,跟風罷了。”

  “能賺麼?”熊鳴鵠問道。

  “這卻不瞞你,能賺。”石弘說道:“朝廷已定下規矩,官府一律用藤紙,此物供不應求。”

  “建鄴亦是。”熊鳴鵠笑道:“你可知王羲之?”

  “不知。”石弘說道:“莫非琅琊王氏子?”

  “然也。”熊鳴鵠道:“此人書法頗有火候,名氣很大,喜用藤紙,贊其細膩、平滑、密實如繭。故此紙風行一時,不意北朝亦是如此。”

  石弘聽到“北朝”二字時臉色沒有任何異樣,只暗道晉人心氣如此之低,連正朔都不自居了,但以南朝、北朝並列。

  只不過北朝有點過於厲害了,剛剛拿下蜀中,南朝還能支持幾年?

  兩人說話間,作坊匠人已經取了一捆葛藤過來,準備投入池中浸泡。

  說是葛藤,其實是葛藤表皮,剝下後晾乾、捆紮好,然後出售到各個造紙作坊。熊鳴鵠就是賣這玩意的,從江南收取,販到楊口,石弘家的作坊算是他的客戶之一。

  當然,兩人私下裏關係也比較密切,以至於熊鳴鵠都能在莊園裏借宿一晚。

  漚池旁邊,有婦人捧來柴草,準備將昨天撈出來的葛藤皮進行蒸煮。

  再過去一點,“嘭嘭”之聲連響,那是有健壯僮僕在捶打蒸煮去膠後的藤皮,將其散爲紙漿。

  接着是抄漿以及晾曬環節:春天明媚的陽光下,一張張紙被貼在光滑的木板上晾乾。

  石家作坊技術不差,一整條產業鏈都很齊備,就是規模小了些,在這個藤紙的黃金年代只能撈些殘羹冷炙喫喫。

  兩人隨口聊了些紙張方面的事情,然後便離開作坊,來到莊園外的小河邊。

  “賣完葛藤,你便要回武昌了吧?”石弘問道。

  “正是。”熊鳴鵠說道:“出來有些時日了,底下人正在楊口買北貨呢,裝完船就走。”

  “這幾日怕是不好買,價錢漲了一大截。”石弘說道。

  “誰說不是呢。”熊鳴鵠苦笑道:“數千兵將一來,無論南貨北貨,價錢都漲了。”

  “南貨漲得多,總的還是賺了。”石弘羨慕道。

  熊鳴鵠搖了搖頭,不想談論這個話題。

  他在乎的是這點貨殖收益嗎?那都是隨手爲之,套取消息纔是正經事。

  據他手下人刺探,伐成大軍已經陸續班師了,第一批從漢中走,第二批乘船順流而下,分至江陵、楊口兩地上岸。

  這些人身上帶着大把賞錢,一窩蜂涌入楊口後,有人忍不住花錢,生生把物價擡了起來。

  熊鳴鵠派出多批人手,藉着商徒的身份與那些軍士閒聊,得到了很多傳言。

  他剔除了一些不靠譜的,剩下的依然——聳人聽聞!

  事實上,他這會已經沒太多耐心了,恨不得立刻就回武昌,將這些消息彙報上去。

  午後,熊鳴鵠隨從自楊口而來,給石弘奉上了一份禮品,隨後便告辭離去。

  “這次搶得痛快,乾脆也別回家了,入冬後直接殺去建鄴,再搶一通。”

  “你太貪了。再不回家,汝妻自生一孩,看你怎麼辦。”

  “哈哈!那好啊,家裏多個丁口。”

  “武昌未下,如何打建鄴?諸葛恢還沒降呢。”

  “興許已經暗中輸誠了呢。”

  碼頭上嘈雜無比,軍士們一個個驕橫得不像樣,好似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打了勝仗一樣,叫嚷個不停,嘴上都不帶把門的。

  熊鳴鵠坐在船艙內,默默聽着幾步外的對話。

  岸邊是個賣蜜餞果子的店鋪,一堆府兵圍攏在那裏,跨刀持弓,看着就很嚇人。

  不過別看他們面相兇惡,言語也粗俗無比,但在集市上還算規矩,偶爾還有軍官過來點人頭,催促他們買完東西就回去,統一裝船運走。

  得勝之軍,卻又不敢在集市上造次,足見梁朝對這些武人的控制非常得力,天子的威望也非常高。

  唉,李成亡國應該確鑿無疑了。

  熊鳴鵠暗暗嘆了一口氣,同時也堅定了某種信心。

  他們這個團體越來越壯大了,在朝以中書侍郎陳達、御史中丞熊遠爲首,他們要麼與石貴嬪是姻親,要麼受過石氏的恩惠。

  地方上則以荊州都督諸葛恢爲首,外加部分守令。

  別看這會大家都身居高位,富貴、權勢一點不缺,可一旦亡國,這些就都是浮雲了。

  品嚐過權力甘美滋味的人,分外舍不得放棄。

  就連他這種依附於權力之下,靠貨殖謀取錢財的人,也捨不得這份財富。

  沒人願意失去這些東西。

  梁軍四個月平蜀,這份威勢實在驚人。老實說,熊鳴鵠怕了,怕梁軍殺至武昌、鄱陽、建鄴,讓他和他的家族現在擁有的一切灰飛煙滅。

  消息傳回武昌之後,必然也會人心動盪。

  晉平東吳,便是在巴郡、巴東兩地大治水師,然後趁着吳國內亂、人心盡喪的有利時機,一舉殺入,其實沒遇到太多實質性的抵抗,縱有也不成規模,輕輕鬆鬆就滅掉了東吳。

  由此可見,人心動盪所帶來的影響實在太大、太致命了。

  熊鳴鵠自己判斷了下,覺得局勢已經很明朗了,他不覺得有多少人會拼死抵抗。至少南渡士人之中,除了那些老傢伙外,其他人都不願意,可能只有江東豪族會動真格的了吧。

  其實熊家也是江東豪族……

  三月底的時候,熊鳴鵠帶着幾艘船隻返回了武昌,第一時間求見諸葛恢。

  武昌這邊其實已經收到消息了,那是石稹自巴東傳回來的,如今熊鳴鵠再帶回楊口勝兵班師的消息,兩相一印證,基本不用懷疑了。

  一時間,荊州大譁,議論紛紛。

  四月初一,刺史陸曄帶着幾名官員驅車來到諸葛氏在城外的莊園,商討防務大計。

  諸葛恢親在家中設宴,招待陸曄一行人。

  與此同時,寧州報捷的文書也被送往了建鄴,這是大晉中興政績,自然要好好宣揚。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