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玩聊齋

作者:鬼谷孒
第59章玩聊齋

  來時車隊排成一條直線,回去時也是如此,進入深水埗地界,車隊沒有再走李屋村這條線,只有冼耀文的出租車還有陳威廉的車子往這邊走。

  在士多店門口停車後,冼耀文來到陳威廉的車旁。

  “準備在我這裏喫飯?”

  “不,去九龍城士丹利街喫鐵皮大牌檔。”陳威廉隨意地說道。

  冼耀文笑罵道:“威廉,鬼佬就要有鬼佬的樣子,不要搞得這麼接地氣,喫好一點,去侯王道打邊爐啦。”

  “還約了別人。”

  冼耀文收起笑容,正色道:“城寨那位?”

  “是。”

  “我上去洗個澡換身衣服,上去喝杯茶?”

  陳威廉指了指士多店,“你的?”

  “嗯哼。”

  “喝荷蘭水。”

  “行,你自便。”

  冼耀文和看店的顧嫂打了聲招呼,隨後上樓。

  半個小時後,他坐進了陳威廉的車裏,甫一上車,陳威廉就遞給他一根雪茄,“冼,其實我那位客戶和你來自一個地方。”

  冼耀文接過雪茄,淡淡地說道:“寶安人?”

  “伱知道王啓俊是誰吧?”

  “原來的寶安縣長。”被牽着鼻子走的談話讓冼耀文有點不太舒服。

  陳威廉從兜裏掏出打火機幫冼耀文點上火,“1948年1月,王啓俊來過九龍城寨,慰問受害羣衆,宣示主權,又在城寨成立了寶安縣九龍城居民福利會,用來管理、幫助城寨的普通居民,居民福利會的成員大多是城寨的居民,只有一個人是委派的,他就是我的客戶王書寧。”

  “王書寧?”冼耀文故作思考,“沒聽說王啓俊有這麼個親戚。”

  其實他知道個屁,對前冼耀文來說,縣長大人哪裏是他一個巡防隊員夠得着的,對現在的冼耀文來說,王啓俊太小了,要聊起民國史,起步保定、黃埔前三期,葷段子不離蔣宋孔陳,芝麻綠豆的縣長當個路人甲都嫌不夠格。

  “有沒有血緣關係我不清楚,王書寧之前有官方身份這一點是肯定的。”

  “威廉,王書寧之前什麼身份不重要,摩星嶺的中將都混社團了,中校淪落到碼頭扛包,人生皆已重啓,還是說說現在吧。”

  冼耀文估計陳威廉已經把他的身份查清楚了,對方的話語之間,不乏敲打他的意味。

  陳威廉攤了攤手,“現在比較簡單,發現了城寨房地產的潛力,想要挖這塊金礦。”

  “居民福利會的實力怎麼樣,能擺平城寨裏的社團嗎?”

  陳威廉笑道:“冼,你該去城寨裏走一走,裏面的事情只靠打聽了解不到最真實的情況。城寨表面上有東西之分,三合會聚集在城東,居民集中在城西,居民福利會就是城西的自治會。”

  “井水不犯河水?”

  “表面上。”

  冼耀文點點頭,“王書寧是想在城西蓋樓?”

  “先從城西開始,等看到利益,城東自然會有人主動尋求合作。”陳威廉成竹在胸般說道。

  冼耀文故作思考,“在城寨裏蓋樓,港府不會管?”

  “城寨處在航空進出場樞紐,港府要求城寨的樓高不能超過13層。”

  “這樣。”冼耀文吸了一口雪茄,說道:“其實關於城寨,我有一個不太成熟的想法,如果可以實現,我們能獲得的利益比房地產更有前景。”

  “什麼想法?”陳威廉被勾起了興趣。

  冼耀文輕笑,“都說了不成熟的想法,讓我再考慮考慮,下次再找你討論。”

  陳威廉聳聳肩,“不要讓我等的太久。”

  “應該不會太久。”冼耀文頓了頓,接着說道:“威廉,下次有安排提前告訴我,不要再打埋伏,OK?”

  “OK。”

  士丹利街,街尾。

  中上環之外,士丹利街是大牌檔最集中的地方,也是香港真正有煙火氣的大牌檔發源地。

  以前的香港不允許在街上擺佔地比較大的喫食攤,對攤檔車大小和座位多少都有嚴格的規定,大約在30年代,由於當時公務員的褔利制度未完善,加上未有足夠的福利機構援助,因此政府准許因工受傷、退休或殉職公務員的家屬經營大牌檔,維持生計。

  然而,大牌檔在當時僅是一種公務員褔利,並未向外開放。

  直到二戰結束,因爲有很多公務員因公犧牲,港府爲照顧他們家屬的生計,便再次發出牌照,准許他們在路邊經營食店爲生。

  其後,面對人口增加,民生困窘的局面,港府又放寬了對申請大牌檔的限制,讓非公務員的家屬也可以申請,尤其是子女多的窮困家庭,容許他們申請牌照做小本生意。

  由於大牌檔的牌照是一張大紙,比其他小販牌照要大,且需裝裱起來,掛在顯眼位置隨時接受有關人員的檢查,也就有了“大牌檔”這一稱呼。

  說起來,這個名字的出現就是這一兩年的事,後來以訛傳訛,等傳到內地就變成“大排檔”了。

  [後文再出現,還是寫大排檔,大牌檔只在這一章。

  佔地設攤繳納一點攤位費用來維持增加的治安和環衛人員薪資,可以說是天經地義的事,港府也是這麼做的,只是收錢這個工作被交到警察手裏,又被警察裏的聰明人發散思維,自己也趁機收一筆,這就是“攤檔陀地費”的起源。

  下車之後,冼耀文掃了一眼連成排的大牌檔,又掃了一眼邊上的其他攤檔,看見一個軍裝巡警從攤檔收回他的帽子,把帽子往上一抖動,一個一元面額的硬幣就從帽子裏彈起,另一隻手一抄,硬幣到了手心裏。

  這應該就是在收陀地費了,邊上的攤販和食客對此彷彿習以爲常,根本無一人關心,只是做着自己的事。

  冼耀文也沒有大驚小怪,開門做生意,供四方財神,喂十八張嘴,這是數千年的傳承,一代傳一代,說法不斷在變,本質從未失傳。

  他只是有點鄙視陀地費這種虎狼之詞,改成“訂報紙”這種文雅的詞彙多好,要不然以慈善的名義,改成“自願捐款”,一聽就顯得高尚。

  吐槽中,冼耀文心有所感,或許好運來可以制定一條慈善營銷策略,比如每賣出一件好運來襯衣,會有一毫錢用於木屋區的慈善事業,發米麪、改善用水,什麼都行,只要是做點實事。

  這邊掏出一毫,襯衣怎麼着也要賣貴五元,五元可能太多,不利於和其他品牌競爭,最少兩元,再少沒多大意思。

  算了,空想無益,具體的數字還是等產品上市後仔細研究研究,不能犯拍腦袋主義的錯誤。

  “冼,在想什麼?”陳威廉見冼耀文站住不再往前,便出聲招呼。

  冼耀文抽了抽鼻子,“我不是在想事情,是在聞鑊氣,大牌檔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夠鑊氣。”

  “我以前就聽過鑊氣的說法,一直不明白鑊氣究竟是什麼,冼,你幫我解釋一下。”

  “鑊氣是一種烹飪的火候,有點晦澀,不好說清楚。用一種你比較容易理解的說法來說,鑊氣就是經過高溫加熱,氨基酸、糖通過與脂肪接觸在食物中發生反應,爲烤制食物提供棕色、美味的表面。

  這是法國化學家美拉德的說法,你要是喜歡,可以把鑊氣理解爲美拉德反應或美拉德公式、發現,隨意。”

  冼耀文說着,攤了攤手。

  “冼,比起化學的解釋,我更樂意聽聽晦澀的說法。”

  “威廉,你是劍橋大學畢業的?”

  陳威廉跳腳,“冼,我再重複一遍,牛津,我的大學生涯在牛津度過。”

  冼耀文壞笑,“那索迪先生一定是劍橋的,不然他拿不到諾貝爾化學獎,通過你就能知道牛津的化學水平很糟糕。”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