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錦衣親軍試百戶 上

作者:魚羊果
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又稱錦衣衛。

  前身是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又改稱“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

  十幾年後,太祖皇帝裁撤親軍都尉府和儀鸞司,正式改置錦衣衛。

  經過一百五十餘年的發展壯大,錦衣衛已經發展成了一支集侍衛、密探、刑訊等職能爲一體的龐大軍事特務機構,可不通過三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衙門直接逮捕、審訊,甚至是處決嫌犯。

  錦衣衛辦理由皇帝親自下令審理的欽案,下轄四大機構,內衛府、南北鎮撫司和經歷司,其中南北鎮撫司下分設專門關押、審訊、以及處決嫌犯的詔獄大牢。

  主要官員全部由皇帝親信的武將擔任,設正三品都指揮使一人,全權負責錦衣衛上下大小事宜;從三品同知二人,協理錦衣衛事;四司分設正四品僉事四人,從四品鎮撫四人;其下正五品千戶,從五品副千戶,正六品百戶,以及從六品試百戶等大小官員若干。

  其中千戶及千戶以上官職爲定員,不能世襲或隨意升遷,千戶一下的官校非定員人數,錦衣衛立有功勳之臣,都可作爲升遷封賞,因此在一個衛所中並不一定只有一個副千戶,也可能有數量衆多的百戶、總旗。

  內衛府作爲禁衛軍中親軍裏的親軍,定員四千人,隨時護衛在皇帝身邊,陪同出巡,如今的內衛府僉事就是陸苓和陸炳的父親陸鬆。

  南北鎮撫司分設七衛所,定員一萬四千餘人,可是在錦衣衛膨脹時期,兩司所統轄的錦衣衛緹騎數量最高時達到六萬之衆,真可謂緹騎四出震天下。

  十四衛所,每衛所分置一省或數省轄區,百戶監察州府,級級分散,遍佈大明。

  經歷司人數不多,可是卻掌管着錦衣衛百五十年來所有的機密公文,所有大小錦衣衛的身份官憑也都保管在經歷司中。

  錦衣猛如虎!

  可是在明太祖設立錦衣衛之初就立下祖制:

  “錦衣衛拿人,有駕帖發下,須從刑科批定,方敢行事,若科中遏止,即主上亦無如之何。”

  也就是說,錦衣衛在拿人之前持簽印完整的駕帖,必須前往刑科“僉籤”,在僉籤時還需要持有奏章的原件以備勘合,錦衣衛憑刑科給事中僉籤的駕帖前往拿人,一人一貼,不可一貼拿多人。

  緹騎前往地方州府拿人,爲了防止假冒,駕帖上還需有地方官府的會籤。

  六科不率屬於任何衙門,分管六部的給事中又稱六科給事中,全部由言官擔任,雖只是正七品小官,卻行走大內上書房與內閣之間,可直接向皇帝呈稟奏摺,助皇帝處理奏章,稽查六部事務,糾正各部所犯之錯。

  如果刑科給事中不在駕帖上僉籤,就連皇帝也沒有辦法。

  祖制在很多時候雖然只是擺設,可是百五十年來不管是誰執掌錦衣衛,都不敢違背,錦衣衛在拿人之前必須出示駕帖。

  這是對錦衣衛唯一的鉗制,若聖上英明自然能夠將錦衣衛關入籠枷之中,若聖上昏庸,朝廷無能,錦衣衛很容易失去控制,成爲某些人爭權奪利、剷除異己的工具。

  錦衣衛和東廠是大明的兩把利刃,既可傷敵,也會傷己,其結果只在皇帝把它們交到誰人的手中!

  ……

  殷琥是在八月末得到朝廷頒佈的封賞。

  那個時候他已經在京城裏待了差不多二十天,身上帶來的一百多銅錢就算不用支付住宿的費用也已經全部花光了,爲了解決喫飯的問題,殷琥替人趕過馬車,酒樓中跑過堂,甚至做過挑夫。

  雖然四川會館願意先給殷琥記着帳,等以後有了銀子再支付,或者乾脆提出來免了殷琥的食宿,可是殷琥不是一個輕易低頭的人,寧願靠自己的雙手也不願欠別人的人情。

  能夠獲得免費的住宿已經不錯了,若再在會館中白喫,那真成了混喫混喝的地痞無賴。

  就算是在富陽縣中,殷琥也沒有做出過這樣的事情來。

  不要以爲殷琥大小是個官員,做這樣的事情如何地低賤,守在京城中的大小官員、有功名的書生幾百甚至上千,其中很多人家境貧寒,就是等着能夠候補到一個實缺,或者調任富庶之地爲官,整日苦等在京城,短則十天半個月,長則數年,總有坐喫山空的時候。

  有關係的可以靠着同窗老鄉接濟度日,沒有關係又沒有銀子,爲了繼續在京城堅持下去,最後只得放下身段,隱瞞身份從事各種行當。

  京城不比其他地方,拿不出身份勘合沒人願意聘用一個來歷不明的人,因此很多官員都只能從事一些臨時的活計,或者少有人願意去做的活。

  殷琥能放得下臉面,手頭上又有一把子的力氣,一天下來也能賺到些銅錢,一日三餐足夠了,有時還能買點酒肉到洛天雄的家中去喝上幾杯,洛天雄也三天兩頭地跑到四川會館找殷琥喝酒,日子倒也過得輕鬆。

  只是殷琥時常惦記着家裏,總盼着封賞能早些下來。

  八月的最後一天,吏部考功清吏司擬定的封賞公文終於傳遞經過三司審閱,內閣披紅,皇帝下詔後正式頒佈執行。

  如今不是戰時,如此大的功績要審覈清楚,頒佈以後要讓朝堂內外信服,確實需要不少的時間,二十幾天還是在朱厚熜的親自督促下各衙門提前審理相關文書奏摺以後,特事特辦下來,否者按照正常的程序,沒有一兩個月這件事情不會有任何消息。

  更何況其中還有人作梗,一旦都察院批駁,給事中言官上書質疑,原本一件板上釘釘的事情很可能被拖成多方相持不下,曠日持久的懸案。

  大明朝中後期民風開發,文人思想開放,在朝堂中的權利日益強大,因此纔會出現多名不理朝政,一心只想玩樂的荒唐皇帝,內閣和衆多大臣都已經把事情全都做了,到了皇帝那裏也只不過是在聖旨或者玉璽上加蓋印信而已,這樣的事情何必皇帝親自去做,宦官就可以代勞,皇帝閒得沒事自然只能拜佛修道,甚至是當木匠。

  宦官們從皇帝的手中拿到了定奪朝政的權利,自然不願意只當個蓋戳的木偶,遇到比內閣大臣還要厲害的宦官,權利的天平自然又傾斜了。

  皇權弱化,朝堂關係繁瑣,在數千年的封建王朝中實屬罕見。

  朱厚熜是個絕頂聰明的人,登基之初就看到了大明朝政的利弊,三年來所做的全部事情都可以歸結到一句話:

  “加強皇權!”

  殷琥如今只是個仕途的菜鳥,不懂也不可能知道這些朝廷的隱祕,他正在爲等到的封賞而高興。

  殷琥拿到錦衣衛北鎮撫司從六品試百戶的官憑文書,隨着文書送來的還有白銀百兩和黃金五十兩的賞銀,這筆金銀對殷琥來說無異於鉅款,就算此時辭官還鄉,也足夠殷家老小安逸地生活一輩子。

  而封賞的六十畝良田,可不是隨便指着一塊土地,在上面畫上一個圈以後它就是殷琥的了,土地的封賞需要吏部把公文轉發到殷琥戶籍所在的富陽縣,由當地官員在無主的土地上丈量出來以後,纔會交接給殷家的人。

  殷琥得知同樣受了封賞的洛天雄馬上要回到富陽縣,只給自己留下了十兩銀子,其他的賞銀全都轉託洛天雄帶回富陽的家中,並且拜託他把自己受封的好消息轉告給在家中苦苦等候的家人,自己獨自留在北京任職,待一切安頓下來以後再接衆人入京。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