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宮牆內外,又驚又喜
小小的骷髏屍悉數滾入泥沼中。那一百零八顆佛珠帶着金色佛光,聚合成一個大金球,
周身閃爍着“卍”字符光,在沼澤中翻滾碾壓,將那些骷髏屍碾壓粉碎。
隨着空中梵音一陣緊過一陣,泥沼中騰起陣陣黑煙,直至消散盡無。
悲弘大師和木泥頭陀才從空中徐徐落地。
凌如玉劈完那一刀,就收刀落在上官瑤身旁。
“沒想到太保大人,刀勁如此氣勢磅礴!老衲佩服。”悲弘大師走過來道。
“過譽了!大師。”對悲弘大師這樣慈悲爲懷的高僧,凌如玉由衷敬佩,言辭自覺謙虛,“刀再快,只是技。終究比不過拯救蒼生的大道。”
“然,太保大人,以刀可證天道,以刀亦可匡扶天道。”悲弘大師頗爲欣賞地打量着凌如玉。
出家人這類機鋒轉語,聽來讓人頗費思量。凌如玉“嗯嗯”地應着,便去看上官瑤。
上官瑤應是第一次見此駭人景象。恐怖,且噁心。她扶着一棵樹在那吐了好幾次,眼淚都出來了。
“太嚇人了。”上官瑤站起身來,對悲弘大師道,“謝謝大師,爲朝廷清除此等邪祟。”
驅散了那些凶煞邪祟,一行人心頭輕鬆,說說笑笑往回走。
“清除?”悲弘大師搖頭道,“看這些屍骨,那些魔頭的血魔功應已練至第七層,離第八層僅一步之遙。
他練成第八層,便能煉製妖骨鬼卒。
前天晚上,那魔頭從亂葬崗搶走了那宇文烈的屍首。不知所做爲何!
中丞大人,老衲以爲,血魔作祟,纔剛剛開始。”
凌如玉也在一旁進言道,“此事非同小可,必要時,還需由朝廷出面籌謀應對。”
“我只是御史中丞,監察百官而已。”上官瑤接過一名府兵遞過來的水囊,
喝口水,撫着胸口舒坦多了,“若爲宰相,定然要管此事。”
“大人,說笑了。自那杜文廷被斬。
宰相之位,於大人而言,差不多就是囊中之物。”凌如玉不失時機地奉承道。
“就你知道得多。調皮!”上官瑤笑笑,“哪有那麼容易噢!宰相一職,不知多少人在盤算呢!”
而皇宮裏頭,也確實有人在盤算那宰相的職位。
慈寧宮內,香薰悠悠。諸葛美儀抱着一隻白貓,手掌在白貓光滑柔順的皮毛輕輕摩梭着,
心裏想着那宰相一職空缺,由諸葛士族的人來擔任,最爲合適。
這也算是兌現給先帝的承諾。那會,答應先帝,諸葛士族鼎力支持明燁。
那由諸葛士族的人,擔任宰相,輔佐陛下,就是最好的支持。
自仁宗燁登基後,太后諸葛美儀就搬到這慈寧宮。
想來,乾宗皇帝駕崩時,剛過五十知天命的年紀。
諸葛美儀比乾宗皇帝還小几歲,如今剛剛四十出頭,已貴爲太后,養在深宮,終日把孫子明熙帶在身邊,
早早地過着含飴弄孫的日子,說是享清福,實則也頗爲寂寞。
箇中滋味,只有美儀太后自己體會!
“皇祖母,皇祖母,快來看啊。”小皇子明熙,在庭院中抓到一隻小蛐蛐,興奮地喊,“熙兒抓到它了。”
感覺到身後有人擋住了太陽,投下一道身影,明熙以爲是皇祖母,
擡頭一看是自己的父母親,喜道,“父皇,母后,熙兒抓到那調皮的蛐蛐了。”
皇后舒語蕊抱起明熙,“今晚跟孃親回去,好不好?”
“嗯……不好呢。熙兒走了,皇祖母一個人在慈寧宮會害怕的。”明熙從母親懷抱掙脫下來,
一路小跑,跑進慈寧宮,高高興興地去跟皇祖母報信。
自從明燁夫婦被逐幽州,諸葛美儀將孫兒明熙帶在身邊數月,這明熙跟皇祖母越來越親,跟父母反而生疏淡漠了。
看着明熙跑開的身影,舒語蕊神情立即黯淡下來。
仁宗皇帝與舒語蕊,曾一起前往幽州,也算患難夫妻。
妻子的丁點傷心和不適,仁宗皇帝都能感覺得到。
他把皇后的手握在手中,籠一會,那感覺極像是攏住一隻小鳥,輕輕說一句,“好了。”
皇后舒語蕊眉眼稍稍舒展。也是,明燁貴爲皇帝,登基後卻一心與她相守,未曾提過選妃納寵半個字。
宮裏頭,那些稍有幾分姿色的宮女可都是鉚足勁,每天儘可能地把自己打扮得出挑靚麗,
希望仁宗皇帝看到,偶爾來了興致,就寵幸一回,繼而納做妃子。
但仁宗皇帝無動於衷!
這樣的皇帝,恐怕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舒語蕊挽着仁宗皇帝的胳膊,悄聲道,“熙兒在這陪太后,也好。
臣妾努力努力,再給陛下添個龍種。
那樣,臣妾的玉蕊宮,也就熱鬧啦。”
“嗯。”仁宗皇帝轉頭看舒語蕊,眼眸裏一片清淡的愛意。
有幾分清,幾分淡!
只有仁宗皇帝自己心裏清楚!
仁宗皇帝、皇后給太后請安。三人寒暄幾句,太后開口問:“如今宰相一職空缺。皇帝心中可有合適人選?”
“上官瑤吧!”仁宗皇帝說道,“一則,她護駕有功。二則,先帝臨終前,讓朕用好她。”
“本宮倒是想推舉一人。”
“誰?”
“臥龍書院的院首諸葛遠。”
“噢,他啊。”仁宗皇帝道,“諸葛先生長於治學,於天下士子中頗有威望。
他從無朝廷爲官的歷練,理政怕是不行呢。請他來當翰林院院使,倒是非常合適。”
“那御史中丞之位呢?”太后忍不住問道。
仁宗皇帝看了一眼皇后,道,“監察百官,就由吏部尚書舒培慶擔任吧。
尚書一職由侍郎許懷印接任。現在空缺吏部侍郎一職,還未定奪。”
舒培慶正是皇后舒語蕊的父親。
“看來陛下早就想好了。本宮就不多言啦。那侍郎一職,本宮倒是舉薦一人。”太后似乎心有不甘,還是想插進一個自己人。
但這人其實也算不上她的人。太后舉薦此人,沒有半分私心,全然出於公心。
“太后請吩咐。”
“那個因剿匪而被革職的縣令彭士安!”
“這個可以!”仁宗皇帝頷首道。
母子二人談論完朝政,太后說,“再過幾個月,就到後宮選秀的日子了。陛下可有什麼貼心人兒?”
“太后,選秀大可不必。”仁宗皇帝推辭。
“爲皇家綿延子嗣,是後宮的重中之重。選秀之事就由本宮做主了!”
說着,太后瞪了皇后舒語蕊一眼,“切不可恃寵而驕,獨佔聖恩。”
舒語蕊連忙應道,“臣妾也想着,趕緊爲陛下再挑幾個體己人,
讓陛下寬寬心,也讓皇家儘可能多多的開枝散葉。”
走出慈寧宮,仁宗皇帝長舒一口氣。
剛纔,他與太后關於朝廷官職的安排,都是他與上官瑤商量好的。
至於怎麼說,則是上官瑤一句一句幫仁宗皇帝早就編排好的。
而堅持讓上官瑤當宰相,不僅僅上官瑤非常合適,也不僅是先帝的託付,更重要的是,仁宗皇帝摻雜了一點點私心。
若是上官瑤當了宰相,仁宗皇帝就有更冠冕堂皇的理由,與宰相大人在御書房秉燭夜談,研究軍國大事……
仁宗皇帝是個長情之人。他始終忘不了,那個翰林院的秋夜,
他和上官瑤似乎太過情難自抑,就在上官瑤的公署衙室內,在那張鋪滿書的桌案上,
他們小心翼翼,又如海潮洶涌地癡纏在一起,不敢聲張,把所有的聲音都憋進身體裏……
任其澎湃,咆哮,
爾後看着細密、晶瑩的汗水,在她如玉的肌膚上沁起一層薄薄朦朦的水霧。
但是她很溫柔地幫他穿好衣服,在他臉上留下一個香吻,輕聲說,“太子,該回家了!”
那一夜,他失魂落魄地倉皇而逃,
那一夜,他把心落在了上官瑤這個女人身上………
當仁宗皇帝和皇后二人離開慈寧宮,大內總管曹無蓮打發了一個小內侍,去了翡翠湖十六號,見到上官瑤,說了六個字:“恭喜宰相大人!”
比起上午瞧見的污穢邪祟,這無疑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自十七歲入宮至今,春華秋實十九載,上官瑤一步一步走進了龍羲帝國的權力中樞………
“今晚可以睡個好覺啦!”上官瑤看了一眼漫天星斗的夜空,她對權力充滿渴望與憧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