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禮同皇后,金龍權杖

作者:蘭弋雪
蓮花山下的書香山莊裏,宰相彭士安捧着一本詩集在輕聲唸誦。他站在湖邊的青岩石上,一襲青衫,迎風飄飄。自從那次見過母親回來,

  彭士安已經放棄掙扎與反抗。他心裏想着,如果和上官瑤鬥起來,輸了,估計要滿門抄斬;即便贏了,自己不死,也得掉層皮。

  母親在她手上。正如上官瑤所言,順其者昌。順着她,或能忠孝兩全。與她相逆,首先孝難全,忠則可能滿盤皆輸。

  既然如此,那就當一個逍遙快活的無爲宰相吧。基本上,遵照上官瑤的叮囑,或者說威脅,彭士安自當宰相以來,大事小事,事事都請示仁宗皇帝。而仁宗皇帝怠政,基本上事事都轉給上官瑤。經這麼一拐彎,朝堂上的理政之權,實際上依然被上官瑤牢牢抓在手裏。

  這樣也好,省心省事,無爲即有爲。宰相彭士安的日常生活,就變成吟詩作詞,哄哄太后諸葛美儀。

  而這會,彭士安沒有在他翡翠湖畔的宰相府待着,而是跑來了這蓮花山下的書香山莊。尋一僻靜之所讀讀書,怡然自得。但這只是表象。真正的緣由,自然是彭士安要在這裏等她,等太后諸葛美儀。

  昨天參加完軍機內閣的會議,彭士安從媚瑤宮走出來。太后諸葛美儀的貼身丫鬟朵兒與他迎面走來,輕聲說了五個字:“明天,老地方。”

  “老地方”,彭士安自然懂。確實有那麼些天沒見太后諸葛美儀了,興許她有點想念彭士安,或者說有點饞彭士安的身子。

  彭士安站在湖邊,捧書唸詩,青衣長衫,長髮飄飄,更添了幾分文人的儒雅倜儻之氣。

  太后諸葛美儀走進這座莊園,遠遠地打量着彭士安的背影。這個背影讓她心頭涌起無數的溫柔,但最近不知爲何,太后諸葛美儀總感到心慌和忐忑。她有時想,自己若不是太后,彭士安又未曾婚娶,或許自己能與他琴瑟和鳴,爲他生兒育女,當一個相夫教子的官太太。

  但一冒出這個念頭,她又微微感到羞愧。她羞愧的是,自己竟然不會因爲這些事,而對先帝乾宗皇帝感到愧疚。曾幾何時,諸葛美儀也是那麼深愛着乾宗皇帝,助他當上太子,爲他打理後宮,爲他出謀劃策,任他在外面尋花問柳,自己也一心撲在他身上,忠於他……她以爲,自己會忠貞不渝地愛着乾宗皇帝。

  但看看現在,自己竟然會對眼前這個男人,一個由她一手提拔上來的男人產生深深的依戀之情。

  感情終究要敗給時光。深情也不及陪伴。畢竟,在這寂寥而寡淡的歲月中,陪伴她諸葛美儀的,是彭士安,而不是那個入土的乾宗皇帝。

  站在身後,久久地凝望着他的背影。太后諸葛美儀不像往常那麼激動,她冷着臉,走過去,叫了一聲,“士安。”

  彭士安轉過身,滿眼深情地看着太后諸葛美儀。“士安,你昨天爲何提議立上官瑤爲攝政妃?”太后諸葛美儀的臉色冷若冰霜。“本宮怎麼覺得,是你一步一步支招,把上官瑤扶上了更高位置!”

  彭士安早就料到太后諸葛美儀會興師問罪。他也早就準備好了說辭。

  “太后。”彭士安不慌不忙地說道,“天欲使之滅亡,必先使之猖狂。微臣使得這招叫捧殺。太后,您想一想。屠魔大戰勝負難料。

  您也親身經歷過那些殭屍傀儡血洗皇宮的災變,知曉那血魔功的厲害。你覺得,這一次,屠魔大戰,我們龍羲勝算幾何?”

  “不知道。”太后諸葛美儀說道。

  “頂多對半開。不然我們的勝算只有4成。”彭士安的話很是悲觀,“如果屠魔大戰失敗,就得有人要負責,領受懲處。若上官瑤只是出謀劃策,加上皇帝一偏袒,那懲處肯定不會落到她頭上,只會落到我這個宰相,以及其他一衆大臣頭上。

  另外,從大局出發,上官瑤一直在主持屠魔大計,立她爲攝政妃,將這事交由她統攬,我們的勝算才能更大。如果真的敗了,懲處事小,亡國事大。傾巢之下,豈有完卵。

  真到了戰敗的那一天,微臣和太后恐怕也難以自在安生啊。無論是着眼現實,還是以大局爲重,微臣才提議上官瑤當攝政妃。”

  “那若屠魔大戰贏了呢?”太后諸葛美儀的表情有點鬆動。

  “把一切功勞都歸於皇帝陛下,說他英明神武,知人善任。”彭士安接着說道,“待勝局已定,再慢慢收回攝政妃的權力,或者架空她。畢竟她手中權力再大,也需要我們這些文武大臣跑腿辦差。”

  “看來士安,已經想得很周全。是本宮多慮了。”太后諸葛美儀的臉上終於露出一個輕鬆的笑容。她錘了錘自己的腰背,道,“本宮這老腰哦。士安,幫本宮揉揉腰吧。”彭士安會心一笑,便扶着太后諸葛美儀,進屋去了。

  龍羲朝廷,主要是四派勢力————太后諸葛美儀一派,皇后舒語蕊以及御史中丞舒培慶一派,貴妃上官瑤引領的一派,另外一派主要是以諸葛遠爲首的清流士子。

  這些清流士子遍佈朝野,都自詡高潔,不攀附權貴和皇室,以公心論天下大道。天下世人,常常最認可他們的言論態度。

  清流士子們,雖然沒有很大的權力和實力,但在朝野上下有着廣泛的輿論影響力。

  而立上官瑤爲攝政妃,御史中丞舒培慶默許,宰相彭士安表態支持,上官瑤那一派的人更是連聲附和。朝會上,仁宗皇帝問及翰林院院使諸葛遠的意見時,諸葛遠淡淡說了一句:“只要能統籌全局,贏得屠魔大戰,就可以!”

  諸葛遠此言一出。立上官瑤爲攝政妃的事,在朝廷文武百官中很快獲得一致贊同。當然,有些人是真心贊同;有些人是見風使舵,看貴妃上官瑤風投如此強勁,自然很識時務地表示贊同。

  聖龍歷43年9月二十日,仁宗皇帝下聖旨,封貴妃上官瑤爲攝政妃,禮同皇后,賜金龍權杖,協助皇帝統攝全國軍政。

  這份聖旨被載入《龍羲正史》中!貴妃上官瑤成爲第一位被立爲攝政妃的女人,開創先例。當接到這份聖旨時,貴妃上官瑤也難掩激動之情,一下撲到仁宗皇帝身上,“陛下,你對臣妾真好。”

  “愛妃,朕什麼都可以給你。”仁宗皇帝翻過來,一下將上官瑤壓在身下,“在你身上,朕連江山都可以給你。”說着,他一把扯開她裙衫腰間的錦帶。

  有人歡喜,就有人憂愁!而在玉蕊宮,皇后舒語蕊聽到這個消息,將手中茶杯一下摔在地上,“去,給本宮把國丈請來。”

  很快,御史中丞舒培慶來了。他面無表情。

  “父親大人,這就是你怕的後果,你不阻止她當貴妃。現在你看到了嗎?”皇后舒語蕊厲聲吼道。

  “什麼後果?”

  “聖旨上都寫了,禮同皇后,賜金龍權杖!這比我這皇后的待遇,還要強!”皇后舒語蕊高聲道,“父親,你當初若阻止她進宮爲妃。就沒有這些事。女兒我就不用受這窩囊氣。

  現在好了,自她進宮,陛下一天到晚就在媚瑤宮,不曾離開須臾,似乎都忘記了我這個皇后的存在。”

  “皇后娘娘,那你就更應該看清楚了。”御史中丞舒培慶道。

  “看清什麼?看清她越來越強,地位比我這正宮皇后越來越高嗎?父親,你是懦弱。難道你就不能爲了女兒,豁出去拼一把嗎?”皇后舒語蕊質問道。

  “蕊兒,爲父只有你這麼一個女兒。”御史中丞舒培慶說道,“爲父不是不敢拼。但爲父拼的前提是,保護你的周全。其實,你更應該看清楚,上官瑤最大的優勢和背景,是皇帝陛下。有陛下,上官瑤的上位和強大,不是你我想阻擋,就能擋住的。”

  “那難道就這麼看着嗎?”皇后舒語蕊沮喪地說道。

  “對。我們要隱忍,要熬。因爲,你有最大的優勢,有上官瑤無可比擬的優勢。”

  “什麼?”

  “你有明熙啊!熙兒是陛下唯一的兒子,遲早要成爲太子,遲早要登基稱帝。這就是皇后娘娘最大的優勢。”御史中丞舒培慶道。

  “對對對,本宮有熙兒。”皇后舒培慶似乎恍然大悟,像是抓住了手中寶,連忙喊道;“熙兒,熙兒……”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