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公司的前世今生 作者:未知 “老頭,還在算呢?”範宇華大大咧咧的打招呼。 朔銘聽他稱呼老頭怎麼都覺得不舒服。 老頭叫什麼範宇華也說不上來,就這麼稱呼老頭。範宇華指着朔銘說:“這是朔哥,也是我們的老闆。” 老頭老花鏡架在鼻樑上,低下頭從眼鏡上方看着朔銘,極爲平淡的叫了聲朔總。 範宇華說:“到辦公室說吧,我總怕這裏有什麼蟲子。” 老漢扭頭上樓,朔銘眨眨眼,確定自己不認識這個老頭,咋好像得罪他似的呢。 走進辦公室,收拾的倒是很乾淨,一張破舊的辦公桌,桌上一大摞圖紙,幾張紙上寫滿了各種數據,老頭做事還是一絲不苟的。 朔銘湊上去看了幾眼,老漢很專業,或者說這幾份圖紙算了無數遍了默寫一樣,不過朔銘還是看出一點門道,嘿嘿笑着說:“工程師,你這賬算得不對哦。” “咋不對了?”老頭看也沒看朔銘,在他看來朔銘就是一個不學無術的人,不像一個幹事業的樣子。 朔銘指着老頭的筆記:“你這甲級亂石不對哦,實際花費遠不止這些錢,你這些數字還是停留在理論上。” “怎麼說?”老頭擡起頭,來了興致。 朔銘瞟了一眼卻嘿嘿一笑不做解釋,老頭真是學術派,有什麼問題一定要問清楚,向前走了一步:“朔總,真的不對?” “我幹嘛騙你。”朔銘擺擺手,很神祕的問:“想知道爲什麼?” 都說老小孩,人老了脾性就像一個孩子一樣,明知道朔銘有逗他的成分但還是上鉤。 朔銘卻不着急,慢悠悠說:“我告訴你你能回答我幾個問題嗎?” “你是老闆。”老頭有些不耐煩:“問什麼不行,你對老頭子又不感興趣。” 這倒是實情,朔銘覺得有些多此一舉了。走上前,低頭看着圖紙說:“圖紙上畫的甲級亂石是標準方量,可實際運用過程中不是這個數字。大約在點六左右。你算這個數字明顯不夠。” “扯淡。”老頭可不管朔銘是不是老闆,說話毫無顧忌:“我就是按照點六算的。” “那你覺得就夠了?”朔銘說:“打個比方,石牆的厚度是八十公分,可實際上絕對比這個數字要高,一側是光面的,另一側就不是了,如果按照八十來進料,不偷工減料不夠用。” 這就是紙上作業與現實中的行家裏手的區別。老頭吧嗒吧嗒眼睛,知道朔銘說的是對的,看朔銘的眼神也沒那麼輕視了。 朔銘知道老頭已經服了,就問:“現在我可以問你問題了?” “你問吧,我知道什麼說什麼。”言外之意是不知道的老頭可就不說了。 朔銘哪能聽不出來,只是笑笑:“你說說這家建築公司吧,怎麼會變成這樣?” 這個問題朔銘還真是問對人了,老漢也是娓娓道來。 宏達建築公司可真是有些年頭了,龐宏達還混社會的時候就有了,也是龐宏達的第一個公司,也是他發跡的地方。那年頭基建項目來錢最快,龐宏達又會做人,自然有不少工程。那時候的宏達建築公司算得上蒸蒸日上,而且當時建築項目多,對建築公司資質的要求以及管理都比較鬆,無論什麼工程,只要有個公司就能承建。 後來,龐宏達爭得了第一桶金第二桶金,建築行當也就漸漸喫不動了,建築公司想要發展提升必須要提升資質,而這個過程不僅麻煩,還需要相應條件,至於回報那就更慢了。後來,龐宏達聽了別人的建議,把公司改成勞務分包企業資質,這種公司不分類別與級別。 “不就是土建麼,能有幾個類別。”範宇華在一旁聽着,撇撇嘴,覺得龐宏達當時是鼠目寸光。 朔銘回頭看了眼範宇華:“你知道什麼,施工總承包企業分爲十多個類別四個等級。承包企業分爲幾十個類別,三個等級。一個建築公司不是什麼工程都能幹的,這裏面的道道多了去了。” 一直以來朔銘是什麼都幹,主要是朔銘沒資質,只是包工頭,範宇華也中了印象,以爲建築公司就那麼幾類。 老頭呵呵笑:“你還真是個做建築的。” 朔銘這纔想起來沒問老頭的姓名,有點不好意思說:“你是長輩,我來了一隻沒問尊姓大名,不好意思啊。” 老頭說:“沒什麼,老頭姓李,叫李衛,你就稱呼我老頭就行了,聽着也舒服。” 朔銘可不好意思叫老頭,就叫了聲李大叔。朔銘示意老頭接着說。 老頭扣扣搜搜,摸出煙,不急不緩的點上之後才接着說的。 老頭早年就跟着龐宏達,而龐宏達有個習慣,只要你人品好絕不辭退你,所以建築公司後來敗落了老頭也一直在這上班。 其實龐宏達利用建築公司的名頭做了不少工程,不過只是承包之後再分包,也就是分包給朔銘這些小包工頭,所以建築公司只需要資質就可以了。賬目往來就由其他公司做。 朔銘極爲失望,接手的竟然是一個空殼子,什麼也沒有,唯一值錢的就是資質與這塊土地,市郊的這片荒地。朔銘就說:“李大叔是建築工程師,怎麼就甘心在這屈才呢?” 老頭哈哈一笑:“我只是一個會計,每天面對這些圖紙覺得挺有意思,沒事就翻翻書,所以就考了點證書,其實老頭子我一天工地沒下過。” 老頭空有建築工程師的頭銜,實際的本事還沒有工地上一個技術員水平高,朔銘又是一陣失望。朔銘在就有承受能力了,這也在意料之內。 龐宏達留下的老人,朔銘自然不能一上馬就開掉,更何況這個年紀,不用上勞保也不用負什麼責任,只是發點工資而已。朔銘不想壞了龐宏達的習慣,就說讓李老頭管着公司,實則就是在這看大門。 建築公司沒什麼資產,朔銘臨走時老頭很識趣的把公章與資質證書公司營業執照這些東西交給朔銘。朔銘也接過了,雖然資質不行,但在有些時候還是能給自己帶來便利。 至於這片土地,朔銘沒有賣的意思。如今城鎮化進程越來越快,城市越來越大,不用多少年,這片土地就會變成城鄉結合部,到時一開發,那就值錢了。 離開建築公司的時候老頭一直送到門外,原以爲朔銘能把他這個沒用的了老東西開掉,沒想到朔銘一直留用,實則就是給他錢養老,老頭對朔銘的態度就好了太多。 朔銘上車,抽了一支菸才驅車離開。李衛這個人年紀太大,也只能看個大門。可李衛是一個建築工程師,他的證書沒準有一天能用得上。如果朔銘打算日後提升建築公司的等級,必須要有相關的從業人員的,證書就是從業人員的證明而且是不可或缺的。 朔銘無處可去,直接回家。翻來覆去的琢磨三甲醫院的事。 朔銘先是盤算整個工程量,自從他做工程一來還沒做過這麼大的項目,而且以前都是做配套或者哪一方面。比如說別人把主體建設好了,剩下的保溫砌牆粉飾管道鋪設圍牆建造這些,就是打死朔銘也喫不下。 這就好比在一個飢渴難耐的人面前放了一整隻烤乳豬,並且告訴你如果要喫就整個喫下去,不然就得餓着。朔銘有心全吃了,可又不想玩命。 但這麼放棄這次機會朔銘又不甘心,朔銘就琢磨着找一個大公司合作,自己從中賺點好處。可想了想最終還是放棄了。首先中標企業會產生管理費,其次分包企業也要有收入,再下面的分包可以不理會,但這已經被扒了兩層了。雖然現在是個爛攤子,朔銘介入之後有初奇的承諾工程款一定不會一拖再拖,這些兩層企業看到利益還不蒼蠅一樣重新圍過來? 想了半天,朔銘想明白了。現在應該找中標企業談談。可中標企業知道朔銘是哪顆香蔥,朔銘與對方沒有平起平坐的可能,就算去找也會被當成傻子直接無視。 “還得借力。”朔銘自言自語,再次陷入沉思。 每次想事情朔銘總會抽很多煙,這一次朔銘抽了半盒也沒想出個所以然。渾身不自在朔銘又從頭想。接着,朔銘就想到一個人,就是告訴他這個消息的於豪。 於豪成名已久,各路大神認識的也多,而且朔銘知道,於豪現在也做一些工程,不過都是特殊項目利潤超高的那種。朔銘與於豪見面,朔銘能看得出來於豪有意規避來幫自己,可讓於豪幫忙牽線搭橋應該問題不大。 想到就做,朔銘拿起手機就給於豪打過去。 於豪接聽的也痛快,電話只響了一聲就傳來於豪豪氣的聲音:“朔銘啊,有事?” 朔銘知道於豪不喜歡拐彎抹角,也不需要什麼恭維話。直接說:“三甲醫院這我自己一個人玩不轉,我想……” 朔銘把自己的想法說了。這個工程朔銘參與就能有把握讓工程款到位,那些企業也不至於頂着資金壓力。但朔銘要在其中抽成的,不然朔銘寧願不做,這樣一來對誰都沒好處。 三甲醫院肯定是要建成的,建築公司拖着也是在給相關部門施壓,耽誤了工期可不是我們的責任,看起來建築公司沒什麼損失,實則不然。如果拖上一兩年,建設這個項目的成本就會增加很多,這些年忍耐力成本年年遞增,勞務公司的要價也越來越高。各種建築材料的成本也有可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