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又起衝突
因爲今天天氣有些悶熱,馬車裏太憋悶,這附近也沒什麼人家,呆在廟裏總比睡在荒郊野地的石土上強吧。
而且今晚烏雲遮月的,也沒什麼景緻可賞,睡在外面只能讓人心情沉悶。
明大騎馬,暗十一架着馬車來到早已經失了廟門的小廟前面。
可能是人少的緣故,也可能是有什麼別的原因。
總之,這是座荒廢的小廟,只有一間屋子,連個院子也沒有。
四周雜草叢生,小廟外表看上去也是破爛不堪。
若是平時沒人的時候或許會顯得蕭瑟荒涼,但現在廟前的幾顆樹上分別拴了幾匹馬。
夏聽書打眼看去,還不少。
旁邊還停了兩輛馬車。
廟屋裏有火光閃動,還傳出嘈雜的說話聲。
看來裏面的人不少。
夏聽書下了馬車,和明大二人走進廟裏。
在外面看着不大的小廟裏面倒不是想象中那麼小。
正中央靠牆擺了一尊高約兩米的佛像,由於年久失修,佛像表面的漆掉了不少,胳膊也掉了一隻,甚是破敗。
夏聽書掃視一圈,屋內情景盡收眼底。
四波人馬分佔四個角落,沒把廟屋佔滿也差不了多少了。
而且,這裏的人她居然認識一半!
——這是什麼情況?
——難道是她out了?
——現在都流行在荒山野嶺的破廟裏聚會嗎?
夏聽書爲自己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慚愧了一秒。
在屋內衆人或打量或驚訝的神情中,夏聽書果斷走向瞪大眼睛,嘴巴微張的看着他們三人的有男有女分坐兩堆的十來個人。
梁達明的師爺王啓先回神,一臉震驚的站起身,結結巴巴的對着向他走來的夏聽書道:“王……王……”。
“王什麼王”夏聽書打斷他接下來的話。
“叫姑娘”夏聽書不耐煩的道。
“姑……姑娘……”王啓傻傻的重複。
夏聽書走至目瞪口呆緩不過神來的梁千影身旁,擠走她旁邊的王啓,霸佔了人家剛剛坐的木墩。
緩了一會兒,王啓一行回神,站起身向夏聽書行禮。
他們也不傻,自然聽出了夏聽書的意思,所以也沒暴露夏聽書的身份,只叫了聲“姑娘”。
王啓一行人心說:睿王,你媳婦冒充黃花大閨女,你知道嗎?
廟裏的其他人見兩方人認識,復又調轉身子和自己的同伴接着閒聊。
“你們怎麼在這裏?”待梁千影從驚訝中回神,夏聽書問道。
王啓上前解釋他們出現在這裏原由。
原來自那日夏聽書走後,梁達明見梁千影整日的悶悶不樂的。
怕她想不開,就命王啓帶幾個僕從護送她去梁夫人的孃家走走,散散心,順便還能探望一下多年不見的岳家長輩。
而梁達明的岳家正好在江南一帶。
夏聽書雖然先出發,但他們一行一路停停走走的遊玩,速度自然就慢了。
梁千影因爲心情不好,也沒什麼精神沿途玩耍,所以就走的比較快。
這不,兩波人就在這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野地破廟裏撞上了。
夏聽書瞭解了事情的原委,看着不復當初那般自負,明顯沉靜許多的梁千影暗自感嘆:
果然,難忘而又痛苦的經歷會讓一個人快速成長。
這梁千影經過陪伴十幾年的親姐姐的死亡過程,性子確實改變了不少。
經過一番閒聊,梁千影等人發現夏聽書並不像想象的那般難相處,反而有時說話很有趣。
所以大家也都不再那麼拘謹,場面也熱鬧了起來。
夜已深,小廟裏的其他人趕了一天的路,早已疲乏。
見夏聽書這夥人越聊越熱鬧,越說越起勁,有人就坐不住了。
“我說衆位”與他們分坐廟門兩邊同屬靠窗位置的七八個人中的一個年輕的壯漢站起來,對夏聽書這邊不滿道:“大家都趕了一天的路,全都累的不行,拜託你們小點兒聲行嗎?”
梁千影等人都有些不好意思,他們的聲音確實有點兒大。
別人或許會因爲擾民而感到些許歉意,但夏聽書可就不這麼想了。
她猛然站起,衝着那漢子喊道:“別人不說話就你事多。”
“嗷嗷嗷,嗷什麼嗷,你屬豬的呀!”
“嫌吵你就出去待着,再嘰嘰歪歪的小心姑奶奶把你牙打掉了。”
夏聽書蠻橫不講理的二世祖嘴臉又出來了。
屋裏其他衆人對她這種明明做錯了還不讓說的無恥行徑也是無語。
話說出門在外不都講究以和爲貴嗎?
你這麼得罪人可不好啊!
對方那漢子被她氣的臉色漲紅,話都說不出來了。
與漢子同行的夥伴看不下去了,其中一個領頭的中年男人站起身頗爲有禮的拱了拱手對夏聽書道:“姑娘,大家都出門在外不容易,理應互相體諒。”
“適才我們的人語氣不好,在下先行致歉。”
“可姑娘也不該如此驕橫,出口傷人。”
“姑娘當知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敵人多堵牆的道理。”
中年人看不出夏聽書的門路,不想惹麻煩,選擇了嘴上說教。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