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君側
一路南上,碰見流竄的小股軍隊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這些隊伍沒什麼戰鬥力,人數也不會太多,基本上是看見沈十三的軍旗就降了。
在戰爭中,這種情況是常見的,一般的手段,也就是願意留下的,就留下編入隊伍,想要走的,就放回家去做老百姓。
這種事情,連被呈報到沈十三面前的資格都沒有,最多也只是在將領們議會的時候,被順嘴提上一句,籠統一下人數。
但這是他們安插奸細進來的最好時機。
找,還是好找的,軍隊裏面有一套自己的機制,不管這些人被編分到哪個營隊裏面,都會有記錄嗎,也有證可尋。
沈十三讓人下去辦了,先把這些人從正規軍的隊伍裏面剝離出來,貼上嫌疑人的標籤。
不過,據那奸細的招供,只見過一次,就再也沒見過威脅他們的那些人了,看樣子,背後操盤的人早就有了預感,也已經做好了應對措施,現在再去找,只怕是找不到的了。
不過措施還是要先做起來的,是不是無用功,只能到時候再看。
而現在最重要的,還不是抓出奸細,而是立刻回京!
皇帝已經拋出誘餌,郭開誠如他們所料,終於也坐不住,已經動手了。
打的是皇帝病重,國舅監國的旗號。
從這裏,我們可以分析出一個問題——郭開誠是個傻X。
首先,皇帝離四十還有好大一截,身強體壯,喫嘛嘛香,一口氣能熬三個通宵,他病重?你個死老頭病重了他都不會病重!
其次,國舅監國?
皇帝病重,太子也死了?就算太子死了吧,皇后還在呢,皇后的爹才叫國舅好吧!
你一個十八線冷宮妃嬪的爹,也好意思自稱國舅?
再不濟,還有丞相在哪兒杵着呢,就算排隊排到西半球去,也輪不到你姓郭的啊!
造反連藉口都想不好,你還造個什麼反?早點兒回家洗洗睡吧,你只適合造人。
既然你都造反了,那我也就不客氣了。
皇帝和沈十三一早就想好了剷除郭開誠的口號:清君側。
沈十三的動作不是一般的快,連旗幟都已經換好了,只等着一路打回盛京。
作爲造反方,肯定是要想盡辦法阻止沈十三回京的。
沈十三給自己的定位是護駕忠臣,但郭開誠給他的定位是亂臣賊子。
郭開誠用皇帝的名號把沈十三弄成了反賊,這一路上需要經過的所有城池,當然不可能像來時那樣,大開城門,迎他入京了。
官員們心裏雖然能有猜測,可那畢竟是猜測,聖旨上明晃晃的寫了:沈賊!
難道他們還能幫沈賊造反嗎?
所以這一路,是比較艱難的了,沈十三保守估計,大概需要半年之久。
這半年,皇帝就得想辦法保住自己的一條小命了。
哦,還有太子、皇后等。
他們沒有時間再用來耽擱了,江柔的身邊重新調派親兵,他們有了防備,潛伏進來的奸細再想翻起什麼大浪,也是不可能的了。
先平了京亂,再回頭收拾這些小角色。
沈十三離京的時候帶走了五萬兵力,那幾乎是京城三分之一的佈防力量。
皇帝還用平亂的名義,在項城給他屯了十五萬的兵力,再加上起義軍的二十萬,足夠他一路打到盛京了。
起義軍今天才到項城,隊伍要進行整編,所有能用的人手的調動起來,這個過程起碼要三天,沈十三給了他們兩天的期限。
時間麼,就像女人的乳溝,擠擠總會有的。
這兩天,沈十三琢磨了回京的路線,決定繞路從揚州走。
相比來時的路線,揚州確實算是繞路,會多浪費好幾天的時間。
但是!揚州的知州,他是個忠臣,是個膽子很大的忠臣。
是個膽子很大,還和沈十三有點兒交情的忠臣!
別人不敢給沈十三開城門,他敢。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