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皇帝沉着臉,不怒自威。
他當着周遭百姓的面說道:“朕會徹查此事,給陳國百姓一個交代。”
“若事情屬實,決不輕饒!”
人羣一片寂靜,突然如涼水滴入熱油般,猛然炸開。
“吾皇萬歲萬萬歲!”
“決不輕饒!”
“皇上聖明!”
那位漢子更是撕心裂肺,眼含熱淚:“多謝皇上!”
我透過街邊二樓的窗戶將下面的情景盡收眼底。
見一切順利,我和範野衍對視一眼,心中穩了不少。
而後,就是太子需要發力的地方。
今日街頭髮生的事情,瞬間在京城引起轟動。
百姓對其議論紛紛:
“你聽說了嗎?一個幽州士兵爲了告御狀,千里迢迢躲避敵人追殺,最後餓得飢腸轆轆去幫人做工,不給工錢,還打了他一頓,結果——”
“結果什麼呀,別賣關子了。”
聽到這,早有心軟的婦人紅了眼:“可憐人吶。”
“結果正好遇到微服私訪的皇帝!”
“啊!這真像話本里說得一樣傳奇。”
“想來好人有好報,皇帝英明,絕對不會讓無辜百姓蒙冤。”
也有不少人私下議論陳嘉佑:
“七皇子爲了戰功,居然派人殺了陳國百姓?如此殘暴不忍......”
“簡直不把百姓當人看!”
“畜生!豬狗不如......”
“你小聲點,那可是皇子,再說了事情還沒查清楚,說不定是冤枉呢?”
然而即便如此,七皇子的名聲還是受到不小的影響。
朝堂之上,更是因此涌起一陣腥風血雨。
黨派各爲其主,相互攻訐指責,京城的空氣似乎都多了一絲肅殺。
這段時間,百姓常常見到身穿黑袍的朝廷暗衛騎着駿馬、來去匆匆,總是莫名心驚。
欽差奉命去查探實情,一路險象環生,據說前幾日回京,直接入宮面聖。
而後,皇帝留了欽差在宮內,又拒接朝臣拜見。
衆人私下皆議論紛紛,膽戰心驚。
終於皇帝上朝,一切事情都要塵埃落地。
我自範野衍入宮,便待在範府中等待消息。
時間漸漸過去,直到日頭西移,範野衍才下朝。
我迫不及待出門迎接。
卻見他一臉沉鬱地下了馬,無聲地嘆了口氣。
此時我心中隱隱有了不好的預感。
果然!
對陳嘉佑的指證極不順利。
早在我帶着孫濤去找太子時,他就派人前往覈查過孫濤的身份。
他逃過敵人的重重追殺,把這個刻着私印的重要物證跨越千里,送往京城。
原來,孫濤是幽州軍隊的一名百夫長。
三年前,他們被党項打得步步退讓。
幸好沈晚舟領兵才能出衆,力挽狂瀾。
因此,她再次來到幽州時,當地將士十分信服她的話。
七皇子陳嘉佑乃監軍,卻一意孤行。
在沈晚舟在外作戰時,他隨意指揮,底下將士不敢不從。
最終害得孫濤所在的五千士兵被党項人前後夾擊,幾乎全軍覆沒。
當孫濤帶着人拼命衝出重圍時,竟驚恐地發現途中大片屬於幽州子民的村子被燒燬。
可明明,党項人沒有打到這邊啊
後來,他們看到了——
那羣與他們穿着同樣鎧甲、有着同樣口音的同胞活生生地坑殺了幽州百姓。
割下他們的耳朵,記作戰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