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目測過去,前來取粥的有近萬百姓。
別覺得人多。
要知道之前大麗城的百姓可有十多萬。
經歷了党項虐殺,圍困城內,糧食耗盡,自相殘殺等慘烈之事。
如今十不足一,死傷慘重。
瞧着他們瘦弱的模樣,這碗稀薄的菜粥不過是叫他們從鬼門關前撿回了一條命。
真要把這羣骷髏架子徹底地救活,可不是一日之功。
然而,叫大軍如今再承擔近萬百姓的糧草,着實負擔不小。
就說剛剛熬煮的幾鍋菜粥。
如今大夥一窩蜂地涌出來,上千斤的粟米即將見底。
伙頭兵見還有不少人源源不斷地從城裏頭出來,立馬又起了幾鍋。
忙得滿頭大汗。
陳嘉佑說這話時,眼中陰惻惻。
沈晚舟不願被他找到話頭。
強撐道:
“當然有辦法。”
她擺手叫那羣百姓起來:
“你們放心,我定然不會棄你們而去。你們可安心回城,若是有什麼作奸犯科之事,儘管來找,我會嚴厲懲處此事,不叫大麗再生動亂!”
百姓自是一番連連感激,直誇她是救苦救難的活菩薩。
她又叫將士們去城裏把那些屍體都清理乾淨。
“......除此之外,戰後多有疫疾,那些屍體統統用火燒乾淨後埋起來。”
“是。”
將士們領命而去。
百姓磕頭謝恩,起身後也紛紛回城。
去尋找到自己親人的屍體,或是收拾家當。
只留一羣綁在木樁上哀嚎慘叫的人。
天色已然西沉,我收回視線。
不再去理會他們。
畢竟今日一過,不知明日有多少人能活下去。
只是陳嘉佑說得有理。
糧草一事不容懈怠。
用過晚膳,有幾位將領主動找到沈晚舟說明此事。
“將軍,剛剛末將便有異議,但不敢當衆反駁。”
如今都是自己人,他暢所欲言:
“這分明就是党項人意圖拖累大軍之舉!”
“知道我們見不得百姓受辱,便故意做出噁心人之事!”
“將軍千萬不可踏入黨項人的陷阱!”
聞言,沈晚舟眼神冷沉地看着他。
聲聲質問直戳他心口:
“你的意思是不管大麗城的百姓?”
他被問得一噎,硬聲道:
“自然要管!”
“只是,大軍以全力以赴擊退|党項爲要事纔是。”
他的意思很明確。
有人猶豫片刻,主動附和:
“回大人,正是如此。”
“大麗城的百姓可由皇帝派人來管,對我們來說,不過是多此一舉。”
我明白他們的意思。
並非他們自私利己,只是明哲保身之舉。
畢竟大軍的主要任務是擊退|党項。
即便我們花費大量精力照顧好大麗城百姓,並非會受到皇帝誇讚。
若是因此耽誤了作戰,定然遭受懲罰。
沈晚舟作爲主將,首當其衝。
當然,其他將領也必然受累。
因此,他們見沈晚舟似乎有意留下來爲大麗城整頓政事軍務,便心中猶豫。
不願她繼續在這浪費時間。
可問題是——
這座城被毀得太慘烈了。
大大小小的官員早在党項入城的那一日,便被殺了個乾淨。
連個主事的人都沒有。
聞言,沈晚舟很是遲疑。
她自幼受到沈老將軍的教誨。
憐憫百姓不易。
叫她不顧大麗城百姓,直接離開。
她做不到。
陳嘉佑幽幽嘆了口氣。
“如今鬧得不上不下,倒是叫人不好抉擇。”
立馬就有人應聲:
“是啊,我們可不能只顧着這一城的百姓。”
“去求助附近州縣的官員?”
“他們還自顧不暇呢!哪有空管着屁事?”
“不如立馬上報給朝廷,叫他們再派些官員來管這裏?”有人提出建議。
下一秒,有人反駁:
“這得到何年馬月才能來?”
“再說,這段時間無人管轄,那其間混亂私鬥又不知幾何,叫百姓如何是好?”
這說的也是。
我不着痕跡地打量衆人的臉色。
不緊不慢地開口:
“其實,這也簡單。”
聞言,不少人尋聲朝我看來。
陳嘉佑不冷不熱|地看着我。
意味莫名道:
“哦,裴大人有什麼好方法?”
我道:“軍令在前,一切以擊退|党項爲先。因此——”
“大軍行動不變,只要留下一人率領一隊兵馬在大麗城暫管事務,等到朝廷派來的官員前來便可。”
聞言,衆人眼前一亮。
“這倒是個不錯的方法,不過這個人選......”
他們遲疑了,左右對視一眼,沒有人主動站出來。
畢竟,將軍只有在戰場上才能獲得軍功。
若是被留在這小小的城池裏頭去管理百姓,處理庶務,能有什麼賞賜?
再說,有些人也不擅長啊。
這、這可沒人願意。
衆人都認同此計。
卻無人主動站出來應下。
沈晚舟摸着下巴:“是個好方法,不過人選要仔細斟酌。”
她朝衆人看過去。
他們紛紛側頭,避開她的目光。
突然,一旁默不作聲的陳嘉佑道:
“不如就讓裴大人留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