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殿內氣氛越發黏濁,彷彿陷入泥濘,叫人呼吸都顯得小心翼翼。
那些太監頭死死地趴在地上,雙手止不住發抖。
恨不得自己生來耳聾。
什麼通敵叛國,那是他們該聽到的東西嗎?
一片寂靜中,我深吸口氣,極力使自己鎮定下來,朗聲道:
“回皇上,臣這段時間隨軍出征,曾見過党項的殘酷暴虐,他們不把百姓視之爲人,而是如牛羊狗彘一般,用盡血腥殘忍的手段,百姓生不如死。”
“皇上,那些可都是一心擁立您的百姓啊。”
“而——七皇子通敵叛國、勾結外敵,證據確鑿,罄竹難書......”
皇帝不緊不慢地打斷我的話,嘆了口氣:
“裴卿啊。”
“朕雖是權掌天下的皇帝,但如今年過半百,常覺身子疲弊,有時候覺得自己不過是個尋常人......”
皇帝敢這麼說,旁人怎敢順着他的話講。
我低下頭,嘲諷地勾起嘴角。
眼神一轉,側眼看到沈晚舟雙手攥緊,指關節用力到發白。
皇帝的意思,在場人心知肚明。
果不其然,他斜靠着身子,幽幽道:
“......不如,就罰他做個庶人吧。”
話落,沈晚舟猛然擡起頭。
下意識怒目相對,眼中帶着令人心驚的精光:
“皇上怎可如此!”
說罷,她反應過來自己殿前失言,然而此時情勢卻容不得她後退:
“皇上可曾想過,輕視法度,縱容此人,如何對得起那些慘遭迫害的百姓,如何對得起沙場上馬革裹屍的將士?”
皇帝看着她,眼神微眯,帶着莫名的深意:
“那你覺得殺了他,又如何對得起朕?”
“朕雖是陳國的天子......但也不過是個希望享受天倫之樂的父親。”
他嘆了口氣,稍顯落寞。
卻叫人覺得可笑。
他處事不公,私心作祟,怎麼有臉說出這種話?
沈晚舟咬牙,不願接皇上的話。
氣氛一下子僵住了。
一旁的張公公見狀,上前一步,腰間的腰牌隨之晃動。
他挑高了聲音,帶着尖銳之意:
“沈將軍,你這是以下犯上啊,委實大不敬!”
她看着此人,想到之前被他欺騙一事便眼中發冷,朝皇帝道:
“微臣不敢。”
皇帝嘆息,像是看着一個鬧脾氣的孩子一般:“你定然是惱了,不然,也不會連句父皇也不喚朕。”
他貫會利用言辭,一下子便把國家大事變成了後宮的家宅之事。
甚至,還成了沈晚舟的不對。
張公公在一旁接話,他挑高了眉頭,陰柔一笑:
“七皇妃,還不聽皇上的意思......”
沈晚舟冷笑,僵着聲音道:
“微臣口喚皇上,是因爲此處在養心殿,商議的是有關江山社稷安穩的大事,而非後宮一事。”
“還請皇上明察。”
話語恭敬得體,然而卻像是當衆往皇帝臉上打了一巴掌。
他多年身處高位,容不得如此挑釁。
當即臉色微沉,不怒自威。
赫人的氣勢如有實質一般,當即朝衆人壓下來,叫他們的呼吸聲都越發小心翼翼。
張公公更是勃然大怒,尖利的嗓音怒斥沈晚舟:
“七皇妃大膽!”
“還不快快向皇上認錯!”
這一唱一和間,彷彿竟真是沈晚舟的錯處。
還齊齊忽視了原先爭議之事。
沈晚舟顯然不願順着他們的意思:“回皇上,微臣的錯處事後願一一認罪受罰,可如今我們商議的是七皇子通敵叛國一事。”
她沉下聲音,着重強調“通敵叛國”四個字:
“還請皇上按律行事。”
皇帝看着她,眼中帶着冷意。
意味莫名道:“你這是逼朕殺了自己的兒子啊。”
一個“逼”字,就把在場的內侍嚇到再次跪地,人人噤聲。
誰敢逼皇上?
有多大的膽子啊?
皇帝猛然拍桌怒斥:
“沈晚舟,你好大的膽子!”
“難怪了,你沈家個個都是這種膽大妄爲的性子,就連你父親,也是個......”
皇帝的話語及時頓住,但一牽扯到沈家、沈老將軍,瞬間觸及沈晚舟的逆鱗。
她又驚又怒,眉眼間壓抑着怒火。
“皇上,微臣有錯。”
她咬牙切齒,低着頭,掩去自己的神情。
我看出她此時情緒不對勁,不願叫場面又僵持下去,主動出聲道:“皇上,七皇子通敵叛國,膽大妄爲,其心可誅!”
“他都敢勾結外敵,商議割地一事,皇帝如何看不出他對......您有不敬之心?”
皇帝默默攥緊龍椅的把手。
“您視他爲親子,他卻並非視您爲生父。”
我頓了頓,低聲道:“......可憐皇上一番慈父心腸,終究是錯付在那寡情薄義之人身上。”
皇帝眼神微動。
半晌,勾了勾嘴角,似笑非笑:
“裴卿,你可真會說話。”
“句句都戳在朕的心窩上。”
“微臣不敢。”
我恭謹低頭。
皇帝沉默了。
他視線在我與沈晚舟身上左右掃視,突然道:“既然你們都說陳嘉佑該死,不如就叫他上來,親口承認自己的罪證。”
聞言,我心頭一跳。
皇帝分明不願陳嘉佑死,如今這般,只怕
猛然間,我腦海中想起陳嘉佑昨日臉上的森然笑意。
難不成他,竟這麼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