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到年紀了 作者:未知 --!!二十分鐘後再看! ———————————————————————— 平心而論,蘇木的腦袋很好用,但是社會經驗不多。 幸好美國的氛圍崇尚直來直往,即使是華人聚居的唐人街,在這種大環境下也被影響到,有什麼想法直說就行,尤其是涉及到生意時候,不用拐彎抹角。 便利店不是蘇木最感興趣的投資項目,電腦和互聯網產業等高科技纔是,但從眼下的情況來看,投資超級市場最簡單方便,對那些新興的高科技產業瞭解不多,在弄清楚詳細情況之前,絕不可能輕易參與進去。 何況,十多萬美元用於普通日常生活絕對足夠,可要去投資那些高科技產業,暫時還差的遠呢,說不定連水花都沒濺起來就已經用完,投資超級市場很適合蘇木現在的情況。 對韓老闆說出這句話後,心裏忍不住開始的擔心,要是被拒絕那可就頭疼了,說不定還要抓緊時間將錢換成股票,蘋果公司或者英特爾、微軟等公司的股票,趕在老頭和父母得知消息之前,先斬後奏了再解決其他的問題。 到了這種年紀,蘇木覺得自己應該獨自做主決定一些大事,在美國出生的華人孩子,一邊接受着來自於家庭的東方教育,一邊接受着來自於學校和社會的西方教育,以至於很多家庭和西方人一樣,在孩子成年後就自己獨立養活自己,年紀大約在十八週歲左右左右,許多孩子也更加希望獨立,蘇木同樣也是如此…… 對韓老闆來說,能夠得到十多萬美元的投資當然好,他在唐人街還算富裕,但資產主要集中在房、車、店鋪等固定資產上,便利店賺到錢後又拿去投資,手裏的流動資金並不多,金額大概在二十萬美元左右,還要留下一部分應急。 原本只打算拿出十多萬美元,開一家規模大點的便利店,剛剛聽見蘇木所說的這番話,又是電視機、又是服裝,雖說可以欠賬一部分,可怎麼算這筆錢都肯定不夠,三四十萬美元還差不多,加上蘇木希望投資的十多萬美元勉強夠用。 另一方面,有人跟自己一起投資,也可以分攤風險,韓老闆覺得開超級市場有前途沒錯,然而世界上沒有百分之百賺錢的生意,凡事總有例外,他的性格和蘇木相比更加求穩,不反對有人來幫幫自己分攤部分風險,賺錢了自然好,虧損時候自己則能少虧一些。 腦袋裏迅速思考完,韓老闆臉上帶笑對蘇木說:“聽着怎麼像是在威脅我,別跟我玩這一套,大不了親自去其他超級市場看看,總能學到怎麼經營。” 蘇木跟着上車後說道:“別人的商業祕密能告訴你? 而且就算告訴你,可能你也沒辦法學會,就比如在南邊發展得很好的沃爾瑪超級市場,它最近花了兩千多萬美元發射一顆商業衛星,你知道幹嘛用的嗎?” “兩千多萬的衛星?幹嘛的,跟我說說。” 韓老闆樂呵回答。 年紀小很喫虧,即使蘇木已經故意表現得成熟,在他看來卻依舊是位正在賣弄的孩子,說到底還是蘇木的地位和資金不夠,假如面對一位億萬富豪的孩子,談到生意時候他肯定不會這麼隨意。 “從進貨到庫存、配貨、送貨、上架、售出的全過程,沃爾瑪公司已經實現了計算機網絡控制,他們建造了巨大的倉庫,將低價批量進購的貨物存放在裏面,然後按照需要運往不同的地方。 就算我們開了家超級市場,商品價格也不可能比他們低,配置不起那些供貨網絡,拿不出、也沒必要花那麼多錢發射衛星構建物流系統,不過這家公司的很多理念值得我們學習。” 汽車已經在往前行駛,兩邊是繁華的高樓大廈,十多萬美元只夠在這附近買一間不大的公寓,可能一位穿着普通的中年人,一年的收入都高達百萬美元,無數事實證明蘇木依然很窮,離財務自由還差得遠呢。 等蘇木說完,韓老闆岔開話題開口:“你有把握學到麼,我是說如果開了這樣一家店,你能弄出個跟那個什麼……沃爾瑪,差不多的超級市場? 我覺得你還是跟父母商量一下比較好,只要他們同意我可以跟你一起合夥投資,先說好,管理的事我來,賬目可以找個人共同管理,這樣誰都放心。” 韓老闆管理着十多家便利店,將店交給他管理蘇木很放心,便利店和超級市場都是零售業,多少有點相通的地方,蘇木從沒想過自己來,他接下來就要去上高中了,另外找人管理還要多花錢。 將店裏的資金管好了就行,蘇木沒覺得有什麼不妥的地方,於是點頭告訴韓老闆說:“行,店開好了你來管理,但是告訴我爸媽的事……這個要先等等,他們不懂什麼是超級市場,萬一反對會很麻煩,老闆你暫時別跟我父親提。 我們先去唐人街周圍轉轉,看看有沒有適合的店面?面積一定要大,貨物供應商的事也要談,裝修不需要多豪華,一定要看得舒服纔行。” …… 初步達成了一致,蘇木覺得奇妙,上午出門自己還只是個窮孩子而已,現在竟然就要投入十多萬美元做生意了。 韓老闆也覺得有趣,來自己店裏打工的小傢伙,居然要跟自己一起合夥做生意,命運就是這麼奇妙。 花了點時間返回唐人街附近,韓老闆建議說去一處新建的商場看看,昨天他就想去那裏開店,認爲位置挺不錯。 商場位於墨西哥城和中國城的中間位置,剛好靠近街角,去年年末剛建好,在此之前這附近沒有大型綜合商場,人們習慣了去老商店買東西,主要是貪便宜,所以這座商場的客流量並不多。 周圍土地不值錢,開發商留出一處規模很大的停車場,整座百貨商場有四層樓高,外牆是紅色,玻璃上張貼着招租的廣告牌,蘇木下車時候問道:“好像沒人啊,這裏有那麼大的商鋪麼。 開在唐人街裏不是很好嗎,華人數量多,租金也便宜。” 韓老闆回答道:“到處都是雜貨店,開起來後肯定有人搗蛋,在裏面做生意那麼長時間,知道他們是什麼脾氣,而且也找不到那麼大的店鋪,至少要一千平米纔行。 我覺得這裏挺好,三月份時候來過一次,三樓和四樓幾乎都空着,聽說四樓要建一座電影院,以後應該挺不錯,這時候來租房,租金應該不太貴吧……”兩個人商量着挑選店鋪。 這座商場規模蠻大,許多樓層還空着,原來的開發商在七十年代,因爲遭遇經濟危機而破產,招商的事情就這麼耽擱了下來。 1980年經過銀行拍賣後,另外一家連鎖百貨公司接手了它,並且繼續建造完,但是由於租金過高,沒有吸引到多少投資者過來開店,人氣也不溫不火。 像是顧客一樣從一樓逛到四樓,隨即再次來到一樓,蘇木和韓老闆不約而同看中了臨街的一大片商鋪,就位於停車場旁邊,只可惜面積小了點,幾間店鋪加起來大約也就七八百平米,全部租下來一年的租金就高達十八萬美元,韓老闆覺得面積夠大,蘇木卻一點都不滿意,面積小意味着放不了太多貨物,此刻勸說韓煜老闆說: “既然已經決定投入,我們應該做好纔對,這麼大的面積更像是大型便利店,放不下太多東西,光是蔬菜和水果銷售區域,就要佔據這裏一半的位置,剩下的面積能夠擺放多少商品呢? 我們必須培養客戶的意識,讓他們覺得只要來到我們的超級市場,就肯定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樣他們纔會願意過來購物,這片商鋪太小了,租金也貴到離譜,說不定辛辛苦苦一年到頭白賺,利潤全都用來支付房租,這不符合我們的利益。” 以前只開雜貨鋪,韓老闆的思維被限制住,想不到更深層次的東西,聽見蘇木的話後考慮了會兒,開口說:“嗯……要是賣那些東西,面積好像確實不夠,三樓沒人去,一樓又嫌貴,那你說我們應該開在哪裏?” 決定開店,選定地址是頭等大事,位置不好吸引不到顧客,位置太好租金必然很貴,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蘇木陷入思索,腦袋迅速思考起來,想着周邊有哪裏適合開店,超級市場所需要的面積太大,一時間沒想到哪裏可以租,就在他準備放棄時候,突然想到了什麼,眼睛瞬間一亮! 開心笑道:“去開車,我帶你去一個地方,那地方絕對很棒!” 韓老闆對這座商場挺滿意,可惜租金實在是太貴,只好放棄,將信將疑地跟着蘇木往外走,開車離開。 十多分鐘後,他站在一處破破爛爛的廢舊工廠前發呆,無語對蘇木說:“你想在玻璃廠開店?瘋了吧,這房子還能用?” 蘇木看看這座老工廠,房頂塌了許多,只有外牆還是好的,牆角長滿青苔,已經荒廢不知道多少年,許多玻璃被調皮的孩子們砸壞了。 這座工廠以前專門生產玻璃,旁邊還豎着高聳的煙囪,六十年代玻璃廠遷走後,一家服裝公司租下它生產衣服。 唐人街附近勞動力既豐富又廉價,後來隨着勞動密集型產業從美國遷往亞洲和中美洲,服裝公司也走了,於是老玻璃廠一直荒廢到現在,牆上還寫着二戰時期標語:“做好你的工作,就是幫助前線贏得戰爭。” 如今的美國,和通過電臺廣播裏種種細節透露出來的強大美國一點都不同,依然處於和蘇聯競爭的“兩極世界”格局裏。 人們擔心和蘇聯開戰,這種擔心情緒自二戰後持續至今,而且沒有減弱的趨勢,美國官方將太多錢用於軍備競賽,光是星球大戰計劃到目前爲止就投入了數千億美元。 再加上被經濟危機困擾着,導致一大幫企業破產倒閉,這個年代失業率非常高,人們也不富裕,二十億美元身價就能成爲世界排名前十的富豪,美元還很值錢,也正是由於太值錢了,高昂人力成本和資源成本逼走一大批本土企業,廢棄的工廠隨處可見。 蘇木反問說:“怎麼不能用? 修一下就好啦,總比每年十八萬美元的房租划算,就算花十萬美元整修我們都賺,租這裏花不了太多錢,面積也大,我看差不多有四千平米吧。 你瞧瞧,我們到來後這麼會兒功夫,已經有十三位行人路過,公交站臺就在這,我們上學時候校車也從這條路上走,我覺得挺好。” 整修只需要投入一次,而在商場租店鋪,每年都需要繳納十八萬美元租金,兩者間哪個更好韓老闆自然看得出來,靠近舊工廠後透過窗戶往裏看,地上全都是灰塵,還有許多亂七八糟的雜物,跟他想象中的店鋪實在相差甚遠,位置倒是挺不錯。 內心掙扎完,對蘇木說:“先作爲備選,要是實在沒店鋪了我們就在這裏開,繞着工廠看一圈,待會兒去其他地方再看看,萬一就能遇到價格合適的呢……” *********************************** 傍晚蘇木回家時候,老爹正在忙着招呼前來餐館喫飯的客人,只有一桌顧客,點的菜並不多,利潤可想而知。 老爺子這幾天感冒,卻還在堅持上班,哪怕只請假半天,那一百美元全勤獎就沒了,他捨不得,所以咬牙堅持着。 蘇木老媽剛下班,帶了兩大包亂七八糟的布料回來,準備晚上時候抽空加工玩偶穿的衣服,做好一件只能拿到四十美分,一個小時最多做五件,也就是兩美元。 都在爲了這個家庭忙碌着,爲了蘇木忙碌,他們從沒想過未來哪天,能夠因爲蘇木而享福,單純只是希望這位家裏唯一的後代,在未來人生道路上能夠過得更好而已。 一切爲了孩子……這彷彿是華夏民族血液裏的基因,它既正確,但又充滿悲情,過去百年的貧窮落後帶給華人心理上的創傷,都在追求給後代最好的東西。 以前見到長輩們忙碌,蘇木只能默默給自己加油打氣,希望在未來回報他們的付出,今天則不同,他開始產生信心,讓全家人都過上好日子的信心。 老媽見到兒子回來,臉上笑容燦爛,說道:“回來啦,累了沒? 我去幫你做晚餐,有什麼想喫的?先把感冒藥喝了吧,我今天出門去上班時候才記起,早上沒拿藥給你,帶着中午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