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作者:蔥青
小杜村窮是真的窮,整個村子就沒有一間像樣的房子。不過山林面積確實是大,成片的竹林,間雜着一些楊梅樹、椪柑樹,據杜支書的說法,產量都不錯,就是品種不好,口感酸澀。

  因爲一年也掙不來幾個錢,再說村裏也沒錢,所以他們也沒想過換品種,反正就是能掙幾個算幾個。

  “可以嫁接上新品種,這些果樹都有些年頭了,樹冠高,枝葉交叉嚴重,我這回出去,倒是跟技術員學了果樹嫁接矮化復壯技術,只是都是跟着技術員乾的,也不知道自己幹成不成。”唐國成說。

  他本身種地就是把好手,加上踏實勤勞,去了人家的農場,天天搶着幹最苦最累的活,跟農場的人關係處得挺不錯。這年頭人都單純,再說也隔了十萬八千里呢,不存在什麼競爭,老技術員們真是傾囊相授。

  就是時間實在太短,學了個囫圇吞棗,他自己心裏也沒底。

  “沒事,到時候咱們找縣農林部門的專家來瞧瞧,再不行,就找市府,找省裏的農林專家。”

  看了一圈,唐粒心裏已經有數了。

  椪柑這種水果,其實營養是很豐富的,而且吃了不易上火,問題是它的口味過於清淡,而且有果核,未來柑橘品種五花八門,大家習慣了蜜桔、砂糖橘濃郁的口感,椪柑的受衆就很小了。

  而楊梅在將來可是媲美櫻桃的高檔水果,出口到西方甚至是按顆賣的。

  “椪柑精挑細選一部分,其他的都挖了種楊梅。”唐粒想了想,說,“不着急,咱們找找好的楊梅品種,我聽說永寧縣有一棵上百年的楊梅母樹,果形大,含糖量高,回頭有時間可以去瞧瞧。”

  “等我們把帶回來的秧苗種了就去看!”唐國成興奮地搓了搓手。

  方致遠一旁聽着,插了一句:“唐粒你可以啊,連永寧縣有楊梅母樹都知道。”

  他找唐粒,其實也是抱着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尤其她一個年紀輕輕的小姑娘,你說搞食品配送,那其實就是左手倒右手,能說會道,腦子靈就行。

  可要說搞農業,他心裏還是要打一個問號。

  現在聽唐粒這麼一說,倒是放心不少,至少人家心裏是有譜的。

  唐國成也說:“是呀,我們幾個地裏刨食的老農民都沒聽說過。”

  “那是你們平時不看報紙,前兩年他們縣裏特產局撥款保護母樹上過市裏報紙呢。”唐粒說。

  其實是上輩子她帶了個藝人特愛喫楊梅,突發奇想要給楊梅做代言,她專門去了解了,才知道人家的楊梅歷史悠久,遠銷海外,每年都不夠賣的,壓根用不着明星代言。

  永寧縣特產局撥款保護母樹的事是真的,可有沒有上過報紙,唐粒其實並不清楚。

  不過,估計也沒人會關注這一茬。

  這年頭沒有網絡,人們獲得信息的途徑,除了口口相傳,可不就靠報紙和廣播嘛。

  “全種楊梅,這能賣出去嗎?”杜興聽他們這對話,就知道搞種養殖基地應該是有譜了,心裏那個高興啊,激動得手都抖了。

  可同時也擔心吶,聽這意思,是要擴大楊梅的種植面積啊,之前的產量,楊梅都賣不出去,再擴大面積,這往哪裏賣去呀?

  “對,都種楊梅,不止要搞全縣最大的楊梅種植基地,以後還要搞楊梅採摘觀光園,讓城裏人來你們這裏摘楊梅、喫農家菜。”唐粒笑道。

  “這怎麼可能,城裏人哪稀罕來咱們這山旮旯裏。”杜興連連擺手。別說搞什麼基地、觀光園了,只要能把楊梅賣出去,讓村民都能喫飽飯,他就滿足了。

  “杜支書,不要妄自菲薄,現在咱們這山旮旯是窮,可以後這山山水水的,都會成爲財富。”唐粒說,“其實三年前容城就開始搞桃花節了,要換了您,跑那老遠就爲看個桃花肯定不樂意是吧,可人家第一次搞桃花節,就吸引了四十餘萬人次的遊客,直接經濟收入一百多萬元。”

  “我瞭解過,咱們市這方面發展還比較落後,目前還沒有成規模的農業觀光園,這就是機會,要咱們真能搞起來,市縣農業部門的支持肯定少不了。”唐粒看向方致遠,“對吧,方所?”

  她話都說得這麼明白了,方致遠還能不懂嗎:“只要你能搞起來,市縣農業部門的關係我去跑,不過,唐粒,咱們幹事業,還是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你這可有放衛星的架勢了啊,歷史經驗教訓告訴我們,好高騖遠要不得呀。”

  容城的桃花節,方致遠倒也聽說過。可人家那是有基礎有底蘊的,一句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就問有誰沒聽說過?

  小杜村呢,安縣人都未必知道,山旮旯裏的小山村,你說能跟容城的桃花節比嘛。

  而且,人家看桃花還算個觀光旅遊,你採楊梅算什麼,憶苦思甜投身勞動?

  在方致遠想來,誰閒了沒事,大夏天的跑到山村裏喂蚊子採楊梅呀,這不是閒的嘛。

  唐粒笑道:“是好高騖遠,還是眼光長遠,咱們騎驢看唱本,走着瞧唄。”

  這剛剛邁入九十年代呢,大多數人的想法都是苦哈哈地窮了這麼多年,掙錢了還不得享受享受,而享受什麼呢,當然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錢掙得越多越好,活呢自然是幹得越少越好。

  現在的人,爲了走得遠一些,攢錢買自行車、摩托車,誰家要有輛小汽車,那絕對是在全縣都是數得上的。哪能想到將來的人們爲了鍛鍊身體,不坐小汽車,反而要走路,那些驢友徒步一走還走幾十公里呢?

  現在的村民,大熱天的上山採楊梅,那是勞作,而未來那些遊客,戴着太陽鏡撐着太陽傘上山採楊梅,卻是爲了體驗生活。

  小杜村這環境,搞好了,以後這綠水青山吶,就是金山銀山。

  搞楊梅種植基地,當然沒那麼容易,選種,種植,授粉,疏果,治蟲,每一步都是學問。最主要的是果樹這東西,投資回報週期太長,唐粒現在手頭沒那麼多錢,回頭還得找於向文這個大財主商量。

  所以唐粒也沒跟杜興說死,只讓他等消息,然後就跟唐國強他們一起回了嫩溪村。

  大概是之前殺雞儆猴的效果不錯,後面土地交接再沒出過什麼問題。

  唐國強他們兩個多月的努力沒有白費,兄弟仨商量着,半回憶半摸索地,就把塑料大棚給搭了起來,草莓秧苗就全都種進棚裏了。火龍果的秧苗,一截截的,挺像仙人掌,倒是不用大棚,直接種外面就行了。剩下的土地,就按照唐粒說的,種了蘆筍和西藍花。

  這幾樣東西當地人可都沒怎麼見過,村民們瞧着稀奇,看到火龍果苗就得問,你家種這麼多仙人掌幹嘛,仙人掌還能喫不成,等西藍花長出來了,就得問別人家的花菜都是白色的,你老唐家的花菜長出來怎麼是個綠色的,再等到蘆筍長出來,就又得問,你們這種的是文竹吧,種這麼多文竹幹嘛用,當柴火都嫌它不經燒呢。

  倒是從村裏招的十個幫工,成天跟在唐家兄弟仨後頭,邊學技術邊幹活,沒幾天就都門清了。

  “你們這少見多怪的,人那不是仙人掌,是火龍果,是個老高檔的水果,還有那綠色的不是花菜,是從花國引進的新品種,西藍花,那個也不是文竹,人家那是蘆筍,一種蔬菜,據說可有營養了,城裏人都愛喫。”

  好嘛,嫩溪村這種養殖基地,東西還沒長出來呢,名聲已經傳遍十里八村了,大家都聽說嫩溪村種了些稀奇的蔬菜水果,沒事回個孃家走個親戚什麼的,都得跑來看一眼。

  一時間,嫩溪村村民接待親戚的頻率直接上升,當然,人家過來走親戚,總也會帶點東西,所以村民們倒也不煩,反倒一個個的都覺得臉上有光。

  別的村都沒有,只有他們村有,可不是臉上有光?

  而且,別看這種養殖基地現在纔要十個幫工,早有村民暗暗算過了,回頭果蔬成熟了採摘不要人力嗎,這活兒輕鬆,老人孩子都能幹,基地搞得好,要種植面積擴大了,不也得再招工嘛,他們掙錢的機會還多着呢。

  所以現在再沒人提老唐家是外姓人這一茬了,再把他們往外推,人家一拍屁股,把基地弄到小杜村或是別的什麼村了,哭的還不是他們自己?

  左鄰右舍,甭管姓羅的還是姓李的,那都客氣熱情得不得了,就連羅敏,見了老唐家人,都得扯着嘴角露個笑臉。

  老唐家在村裏生活這麼多年,可從沒受過這種待遇,全家人高興之餘,心裏自然感激唐粒。帶他們掙錢不說,這是直接讓他們在村裏地位都升高了呀。就連馮雪琴個成天只想着自己的,說起唐粒也得誇一句“咱家多虧了唐粒”。

  而唐粒呢,從嫩溪村回去以後,自然就找了祁振和於向文商量小杜村的事情。

  之前嫩溪村的種養殖基地,唐粒出六成,另外四成的錢是祁振跟於向文投的。

  現在小杜村這個,唐粒準備去信用社貸一點款,滿打滿算,能湊出大概五成的錢,還有一半的缺口。於向文倒是願意出另一半的錢,倒是祁振不肯了,非得出三成,直接把於向文的投資額砍成了兩成。

  “你行不行啊你?”於向文顯然不相信祁振能拿出這麼多錢,“你有這麼多錢嗎你?”

  祁振挑眉睨着他:“你個狗嘴裏吐不出象牙的,我對象在呢,你就說我不行?別說三成,要不是你小舅哭着喊着要你投資,這五成我就給包圓了你信不信?”

  “嘿,你小子有點囂張啊,有對象了不起嗎?”於向文簡直沒眼看。

  “難不成你打光棍了不起?”祁振反問。

  這倆幼稚鬼,唐粒在旁邊都快笑岔氣了:“行了,你三成,你兩成,就這麼定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