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都想下南洋
雖然現在大家日子過的都還算不錯,喫飽喝足不是問題,家家戶戶每隔一段時間就能喫頓肉。
但對於神樹村人而言,除了種地基本沒有別的營生。
平時裏手裏並不寬鬆。
大家都有對美好生活更好的追求,也就是追求物質上的豐裕。
故此一聽說白三壯要下南洋,都動了要跟着去的心思。
這不怪大家,誰讓白家一躍成爲村裏日子最紅火的人家,在村裏人看來白家之所以有這樣的好日子除了小福圓旺家外,最大的功勞則是白三壯善於營商。
加上白家厚道,別的不說,就說村裏的繡坊。
但凡進了白家繡坊幹活的女工,一天管兩頓飯,饅頭管飽還有肉,最重要的是月底有銀子拿。
那些繡娘們賺了錢,說話有了底氣,在家裏腰桿子都硬了,和男人再幹架直接要和離,一時間神樹村的男人人人自危。
白家繡坊確實是一門不錯的營生,但只招收女工,而且目前規模還小,也就只能容納十八個繡娘。
那些大男人們,雖然說繡坊都是女人的活計,但心裏十分羨慕繡坊的繡娘月月有銀子拿。
比他們在地裏刨食好多了。
據小道消息,尤金桂的七妹紅葉是繡坊最出色的繡娘,自然也是工錢最多的繡娘。
現在的紅葉走在村裏面對愛慕她的小夥子,眼睛都是盯在頭頂的,就沒有哪個小夥子能入了她的眼。不僅如此,動輒就給尤老爹拍板,口口聲聲說誰也不嫁以後立女戶。
神樹村的男人在銀錢上再立不起來,
可真就連姑娘家都看不起了。
就連村長都動了心思,想讓他兒子趙大錘跟着白三壯去南洋跑一趟。
白家接到村裏人或明或暗的請求,俱婉拒了。
倒不是白家捂着發財的門道不帶大家,主要是白三壯這也纔是頭回去,誰也不清楚南洋是個什麼情況。
萬一帶着大家發財了還好說,萬一沒有發財再把命搭上,那老白家可就是神樹村罪人了。
神樹村人堅信跟着白三壯下南洋肯定會發財,大家的自信裏沒有任何邏輯,問就是白三壯的妹妹是小福圓。
小福圓說幾句吉祥話,大家下南洋就不會出岔子,沾上小福圓下南洋就能發大財。
惹的白家人哭笑不得。
甚至有不少大哥大叔們守在私塾道上,看到小福圓下了學,爭着搶着給她拎書包送喫的抱着她走路。
爲的就是希望她能給白三壯施加影響,同意帶着他們一起下南洋。
至於下南洋幹什麼他們也想好了,給白三壯當夥計,當伙伕,當腳伕,當搬運工什麼都行。
小福圓煩惱的想,人氣太旺也不好。
“我都說了三弟這是頭回去,啥情況還摸不清呢,她們偏不聽。”
村裏人除了從小福圓身上下功夫,那些男人的老孃和婆娘們甚至將主意打到謝春桃這裏了。
畢竟謝春桃如今是白家的掌家人,是白三壯極其尊敬的長嫂,她的意見不僅白三壯會考慮,包括白家三老都會看重。
謝春桃一臉愁的面對大娘媳婦們送的鞋面雞蛋,甚至趙大錘的婆娘還送了謝春桃一盒胭脂香粉。
“奶,這事咋整?”謝春桃感到心累,最近她都不敢出門了,但依然有人將東西送到家裏。
“送東西大嫂就收着,沒啥不好意思的,又不是你主動要的。”老二媳婦尤金桂頗爲羨慕謝春桃,咋就沒有人走她關係呢。
那還不是村裏人知道她在白家的地位連小郎都不如。
不過對於這一點,尤金桂是拒絕承認的。
“老二媳婦不着調的話少說。”白老太太訓斥了一番,對謝春桃說道,“這些東西回頭挨家挨戶送回去。”
白老太太話剛落下,就看到小福圓被村裏幾個大小夥子簇擁着下學了,忍不住嘆氣搖了搖頭。
“柱子哥哥哥,大虎哥哥,我到家了,再見。”小福圓從柱子身上扯掉書包,逃也似的飛奔回家,然後栓上門。
這些哥哥們簡直太熱情了,又要給她上樹掏鳥,又要下河給她逮魚。
“……閨女,你柱子哥虎子哥纏着你,你能躲就躲,別太計較。”甄氏接過小福圓的書包,嘆了口氣。
小福圓點頭。
村裏的這些白三壯同齡人,平日對她還是很不錯的,之所以纏着她要下南洋,還不是因爲窮怕了,又沒有其他的門路賺錢。
這一點小福圓十分理解。
正因爲理解,面對他們的殷勤心裏纔不舒服。
“唉,大家也是沒辦法,都想掙錢卻沒有門路。”白木板嘆息。
趙村長已經找了白木板兩趟,話裏話外想讓白三壯帶着趙大錘一起去南洋,他都沒有答應。
“如果這一趟跑通了,下次再帶他們也不是不可以。”
白三壯這些天也被小時一起長大的同齡人央求着帶他們下南洋,於是說着自己的打算。
“要是這趟順利,帶着大家一起發財也不是不可以。”白老太太說道,“畢竟咱們家在村裏這些年也受到大家的幫助。”
遠的不說,就說前些日子白三壯被污衊謀反,村裏人可是爲了老白家拼了命的。
大家都是這麼多年的交情,哪怕平日有些小矛盾,但誰家有個困難都會搭把手。
老白家自然不例外。
如果可以,白家很樂意帶着村裏人發財。
白家的繡坊之所以放在神樹村,也是這個道理。
但是,白老太太沒有說出來,儘管接受了村裏人幫助,這些年白家還的也夠多了。
並不存在欠不欠的。
小福圓想了想,忽然說道:“昨天三哥說這次去南洋想帶很多很多貨物,但部分銀子壓在了淮城鋪子裏。柱子哥虎子哥他們家的銀子可以交給三哥,讓三哥進了貨帶着去南洋賣。”
白三壯眼睛一亮。
沒想到他這個白記鋪子的東家,還不如妹妹腦子轉的快。
村裏人想去南洋,無非是爲了賺錢。
既然結果是賺錢,就不在意人去還是不去。
如果自家的貨物讓村裏人蔘股呢?
既解決了現在資金不夠帶不了更多貨物的問題,又讓村裏人有可能賺到銀子。
這方法簡直太妙了!
“奶,爹,娘,剛纔妹妹提醒了我……村裏人可以參與這次下南洋,但沒必要跟着我去南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