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沒想到其他動靜來了
螺螄粉最大的特點就是那種獨特味道了,是螺螄和酸筍融合而成的味道,喜歡的人品嚐第一口的時候,就會忽略掉這種濃重味道了,但是不喜歡螺螄粉的人也會因爲這種味道望而卻步。
就跟臭豆腐一個道理,有喜歡喫的人,也有不喜歡喫的人,誰也勸服不了誰。
螺螄粉的關鍵是螺螄跟酸筍了,經過她一個晚上的熬製,冬筍果然熬出了酸味,不光可以用來做螺螄粉,還可以直接跟肉炒着喫,冬筍那是比春筍還美味的。
先浸泡螺螄讓其吐泥,然後先熬製高湯,放筒骨,雞,跟其他十幾種香料等等,一起熬製四個小時,洗乾淨螺螄放鍋裏同酸筍炒,炒幹水分放到高湯裏煮。
然後單獨調製紅油,同樣放各種香料過油鍋,澆灌幹辣椒碎上,這裏買不到辣椒麪,大家是用幹辣椒磨碎,不是粉末狀,但效果一樣。
最後準備豆角,黑木耳,酸筍,豆腐皮等配料。
反正等第一碗螺螄粉出來,瞿扶瀾自己都流口水了,太久沒喫到螺螄粉了,好懷念啊。
珠玉公主倒是不反感這種味道,反而覺得味道獨特,尤其是粉做好了,那一碗看起來就好美味的粉,她是不用招呼就直接嚐了。
“哇,好獨特的味道,又酸又辣的,叫人很有食慾啊。”第一次喫,珠玉公主覺得口感很美味,尤其是那個湯,有種甘甜的味道。
精心熬製的高湯就是這樣,筒骨跟雞都不是白放的,還有那麼多香料呢,能不甘甜?
不光是瞿扶瀾跟珠玉公主在嗦粉,就是外頭跟着的丫鬟們,也每人一碗,喫得津津有味的。
說實話,正宗的美食,基本上味道都是極好的,不過市面上有許多黑心商家爲了降低成本而弄出什麼黑暗料理,敗壞了口碑,才讓部分人反感。
就跟臭豆腐一樣,能喫到正宗的,那都是很好喫的。
等她們喫完螺螄粉了,身上還有一種酸筍的味道,這得洗澡才能去除了,否則鼻子敏感的人總是能聞得到。
這就跟出去喫火鍋,沾一身火鍋味道差不多。
“這個螺螄粉味道別具一格,到時候肯定會有許多人喜歡喫。”珠玉公主對這道美食很有信心。
“借你吉言了。”瞿扶瀾笑道。
然而等到開張那日,羣衆基數大了,有喜歡喫的,也有不喜歡喫的,口碑兩極分化。
這也不妨礙喜歡喫的人繼續喜歡,不妨礙粉店賺錢。
與此同時,瞿扶瀾經營的其他分店,生意也慢慢步入正軌。
而麗孃的事情,依然沒有進展,聽說她態度十分堅決的拒絕了十一,只是十一沒有放棄。
十一跟張逢生不一樣,他是孤兒,所以不用擔心家裏人反對,只要他喜歡就好了。
要說十一對麗孃的感情,那可能是瞿扶瀾每天雷打不動去麗孃的包子鋪買包子,十一每日跟着,被麗娘那賢惠能幹的樣子迷住了。
有些男人喜歡性格活潑的,有些就喜歡賢惠的,都說不準。
只是麗娘還是不敢,她實在耗不起了,再經歷一次感情挫敗,怕是沒臉見人了。
這種事情旁人也不好勸,萬一日後怎麼樣了,勸的人就有罪了。
所以全看個人造化吧。
但也說不得麗娘就有這種招惹年輕人的命,否則那成熟的,雖然心動她的美貌,但總是顧忌這個那個的,事情總也成不了。
有些男人又想讓麗娘在家裏伺候一家老小,又想讓她貼補家用,又不想讓她出來賺錢,這真是十分無語,什麼好處都想佔了。
而表妹錦繡跟那個陳正聲倒是定了親,交換了信物,等來年高中,就上門提親。
人生四大樂事: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少有哪個男人不期待金榜題名後的洞房花燭,這可是雙喜臨門的佳話。
陳正生年輕氣盛,自然更是嚮往。
只是故事話本里許多人上官發財就想死“老婆”了,陳正聲有才,但品格究竟如何,也是需要時間去證明。
若是到時候他悔婚了,瞿扶瀾也能爲表妹找個好親家,所以倒也是不怕,若是陳正生品格不行,即便高中,日後官也做不長久。
瞿扶瀾當然希望陳正聲是個好的,只是她看慣了各種人性,有時候習慣留個後手。
而關於幕後之人的消息,可能對方太過謹慎,自從第一次紙條後,就再沒有紙條了。
瞿扶瀾也讓珠玉公主不要着急,生活該怎麼過就怎麼過,反正人家佈局在那裏,早晚會有動靜。
只是誰也沒想到,這個動靜沒來,反倒是其他動靜來了。
各地發生不少乾旱饑荒,情況嚴重。
許多京官都被派遣下去安頓,裴霽安也去了。
還有許多爲了立功的皇子,也都趁此出去立功。
這一去,就是大半年,畢竟處理饑荒,安置難民都不是簡單的事情。
然而事情再艱難,也不短有喜報送回京師城。
某某地方難民安置妥當了,沒有損失慘重。
消息傳到皇帝耳中,自然高興得不行。
要知道往年在天災一事上,國家都要耗費很大力氣才能安頓下來,最後死傷無數,造成許多嚴重後果,今年情況也不能說沒有一點傷亡,只是跟往年比起來,能及時得到安頓,效果好太多了。
這得歸功於那個基金會。
因爲先前及時籌款,所以各地災害時,官府銀錢出動的及時,難民們及時就被安頓下來,加上後期朝廷供給,沒造成什麼太大動亂。
這個基金會功不可沒啊。
皇帝決定等各大臣們回朝,就很好犒勞一下大家,同時也要問裴霽安那個基金會的主意是誰想出來的,皇帝要大賞。
如此慈善之事,實在是利國利民。
瞿扶瀾第一次跟裴霽安分開這麼久,心中的思念自然是無法訴說的。
從前他出任務,不忙時還能給她寫信,如今這一去,可能是太忙了,一封書信也沒有,瞿扶瀾也沒有寫信去打擾他。
就每天期盼災難早點結束,他早點回京師。
不過喜報在即,想來也快了。
不過這一等,又從夏天等到深秋,才終於有了他回城的消息。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