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難以接受的現實! 作者:未知 吳良的表現,贏得了很多人的認可。 然而對於林正德來說,卻更加的心生嫉恨! 他原本是想爲難一下吳良,結果卻讓吳良輕鬆化解,並且還贏得了衆人的一致好評。 林正德真的不甘心啊! “這都是些淺顯的東西,吳良,你知道這隻青花香爐裏面的底部,爲什麼是紅色的嗎?”林正德問道。 他想要給吳良出個難題。 吳良依然是輕鬆回答:“這叫火石紅,所謂火石紅,就是在瓷器燒造過程中,由於有水汽,以及一些特殊原因,使它呈現一種火石紅,林正德,你真當我是古玩界小白嗎?這種問題,真的毫無技術含量。” 吳良得鑑寶術傳承,自然已經將鑑寶的能力喫透,瓷器的一些特徵,即便是很罕見的特徵和原理,他也都明白。 林正德被吳良這麼一反問,心裏自然是不順氣兒,更不會就此罷休,他繼續給吳良出難題。 “吳良,爐口邊沿上的紋路是什麼?是蚯蚓走泥紋嗎?是還不是?!”林正德又問道。吳良淡然一笑,迴應道:“這可不叫蚯蚓走泥紋,蚯蚓走泥紋是與表面持平的一種紋路,而這個香爐的邊沿口,是凹進去的幾條紋路,跟蚯蚓走泥紋沒有關係,並且蚯蚓走泥紋是用來判定鈞窯的條件,跟青 花沒有關係,你真當我是古玩界小白?若是你再提這種簡單的問題,我不會再作答。” 吳良覺得,這簡直就是小兒科的問題。 他得鑑寶術傳承,一些古老的瓷器的技藝特徵,都深深的印在腦中,何爲蚯蚓走泥紋,豈會不知呢! 蚯蚓走泥紋,是鈞窯的特徵啊! 要知道,鈞窯屬厚釉瓷器,釉面在乾燥過程中很容易產生龜裂,特別是經過素燒的陶胎,如果釉料過細或過厚都不行,蚯蚓走泥紋就是因釉面龜裂而產生的。 在經過素燒的陶胎上施釉,很容易出現龜裂現象,爲了使釉面保持完好,工匠們會在入窯前用毛刷蘸水刷塗釉面,使龜裂的釉面重新癒合。 華都故宮博物院,所藏官鈞瓷器釉面上的刷痕就是這樣來的。 釉面上的龜裂紋,經過刷塗只是暫時看不見了,入窯後隨着溫度的升高龜裂紋又會重新出現,當窯溫達到1100°C後,釉面開始熔融將龜裂紋再次癒合,然後呈現一種與瓷器表面持平的花紋。 鈞窯屬乳濁釉,龜裂部位與釉面會產生色差,紋路比較明顯可辨認,故此人們稱其爲蚯蚓走泥紋。 而藏友拿上來的這隻青花香爐,紋路凹了進去,存在凹痕,這是瓷器在燒造時,工藝出現了缺陷,造成的開裂現象,與蚯蚓走泥紋根本扯不上半點關係。“同時,我也憑藉這幾條紋路,斷定這隻青花香爐,必定不會屬於官窯,而是民間的物件,因爲官窯技藝精湛,對燒造十分嚴格,還有造辦處專門審覈,不可能出現這種胎身開裂的瑕疵,這也是一個用來評 判本身價值的條件。” 以往吳良鑑寶,能夠快速的知道古玩本身的具體年代和時間,甚至連重量和體積都能看得出來,可以說用鑑寶術看的十分細緻。 其實,現在吳良照樣可以做到。 而他之所以沒有像以前說的那樣更加詳盡,主要是爲了照顧其他人。 若他立刻說出這隻青花香爐的重量和體質,或者說這是出自清朝乾隆年間哪個製造工藝作坊,豈不是太逆天了! 真要是那樣做,別人會接受不了,更會引起質疑。 倒不如儘量的降低水平,這樣才能更容易使人接受。 衆人聽了吳良的又一通分析,都表示認同。 有幾位鑑寶老專家,紛紛點頭,十分認可吳良的見解。 “沒錯,這隻青花香爐,並不是官窯出品,製作工藝不夠精湛,存在瑕疵。” “是啊,小吳說的很對,分析的鞭辟入裏,憑藉這幾條幹裂的紋路,就可以斷定這必然不是官窯,其價值也就可想而知了。” 老專家們都認可吳良了,臺下的觀衆雖然不怎麼懂,但也都覺得吳良很厲害。 而且,大家在吳良的話中,也學到了很多東西。 比如什麼叫火石紅,什麼叫蚯蚓走泥紋,判斷鈞窯的條件是什麼,判斷官窯的先決條件是什麼。 這些知識,是藏友們比較欠缺的東西。 他們玩古玩,搞收藏,往往都是瞎碰運氣,甚至有人根本就不懂,看幾集鑑寶節目,然後去百度一下,就去搞收藏了。 其實這存在很大的風險,指望着碰運氣,肯定會交不少“學費”。 而且,有些專家也是徒有虛名。 名聲很響,其實水平真心一般,若是讓他講理論,他會講的很好,可若讓他鑑定一件古玩,卻沒那麼輕鬆,會出紕漏。 觀衆們,都很喜歡吳良講解,在內心也很感激。 往期的有些專家,只知道將一些沒什麼用的大道理,而不把細節的東西,講給觀衆們聽。 吳良第一次上《一砸定音》的節目,就迅速圈粉,可以說很罕見。 再加上吳良的形象不錯,若是經過媒體商業包裝一下,必然會大火。 可吳良答應尹劍上節目的條件,就是不允許商業包裝和炒作。 無論是古玩界的老專家,還是臺下的藏友和觀衆,都認可了吳良。 這可讓林正德更加的氣憤了! 沒想到,本以爲想出幾個題來爲難一下吳良,卻讓吳良成功圈粉。 這讓林正德很無語,同時他也因此看出吳良的水平還真的不一般。 雖然吳良說他提的問題都是小兒科,可林正德知道並不是。 這也讓林正德變得更加謹慎了,有了前車之鑑,他不會再輕易刁難吳良。 但是他會找機會,給吳良致命一擊。 吳良直接無視林正德那陰冷嫉恨的眼神,他繼續對那位藏友說道:“我給你估個價吧,你這隻清朝乾隆年間胡建德化青花瓷香爐,按照市場價,現在出手能賣到五十萬,我說實話,有點虧了。” 吳良說有點虧了,其實已經比較委婉了,其實很虧! 九十年代的畢生積蓄,換來現在價值五十萬的一隻青花香爐,的確是一樁虧本的買賣。 如果只是爲了興趣愛好,家裏有點小錢,那無所謂。 不過看這位藏友的面目表情,以及渾身發抖的表現,肯定是十分在乎。 藏友的臉色煞白無比,就連抖動的嘴脣,也變得發乾發白。突然,他的雙眼一閉,就昏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