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2章 慈禧的代筆

作者:有聊的魚
無名畫作《仙鶴桃花圖》的主人、那位中年持寶人,最後將近乎絕望的目光,落在了陳宇身上。他在等主評委陳宇,爲這幅畫宣佈死刑。

  然而,他做夢都沒有想到,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主評委陳宇口中,這幅畫的身份和價值,出現了轉機。

  陳宇語出驚人道:“這幅畫並非無名氏所做,它有身份。”

  “天吶,真的嗎?”中年持寶人狂喜不已,心臟都提到了嗓子眼,急忙追問道:“請主評委小陳大師指點迷津,這幅畫的作者到底是誰?”

  陳宇給出了一個超乎所有人想象的回答。“慈禧。”

  “嘶!”此言一出,全場響起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

  觀衆席當即有人怪叫道:“怎麼可能?慈禧那個敗家老孃們,她還懂繪畫?再說,那老妖婆愛慕虛榮舉世皆知,如果是她的作品,她焉能不留名?”

  所有人都覺得,這不太可能是慈禧的作品。

  慈禧死後把大清的半壁江山都塞進墳墓裏了,以她的尿性,如果她真畫出這樣一幅佳作,那還不得全國宣傳,爲這幅畫專門蓋一座金樓,供萬國觀瞻?

  面對人們的質疑,陳宇雲淡風輕,先是點了點頭,緊接着又搖了搖頭。“這幅畫,既是慈禧的作品,又不是慈禧的作品。”

  此言一出,人們更加疑惑了。人們都明白,陳宇絕非故弄玄虛之人。

  他這麼說,背後一定藏有隱祕的歷史真相。

  所有人皆豎起了耳朵,屏息聆聽。

  沒叫衆人失望,陳宇緩緩開口,講述起了這幅畫的身份。

  慈禧太后,堪稱華夏曆史上名聲最臭的女人,沒有之一。

  她兩度奪權,三次垂簾聽政,將王公大臣,甚至皇帝都玩弄於股掌之中。

  然而,私下裏的慈禧太后,是個頗好風雅的人,閒時喜歡練字習畫。人家不是附庸風雅,人家是真風雅。你不能因爲討厭慈禧,就否認她的貴族身份。

  慈禧爲拉攏一些親近大臣,常恩賜一些書畫作品,得之者視爲殊榮。

  在當時,慈禧的書畫作品,每一幅都價值連城,無與倫比。這當然不是因爲慈禧的繪畫功力和藝術造詣,而是因爲她是太后。

  三朝聖母皇太后老佛爺的作品,你敢搖頭?你敢皺眉?

  你敢說顧愷之、吳道子、米芾畫得比老佛爺好?腦袋不要了?

  在慈禧大權獨攬的時代,慈禧的作品就是華夏氣運之寶。什麼傳國玉璽,什麼大禹九州鼎,什麼《蘭亭集序》,什麼《女史箴圖》,也配跟老佛爺比?

  皇權至高無上的時代,本身就是錯亂的時代,‘客觀’是一種稀缺物品。

  直到大清亡國,慈禧的墳都被炸開了以後,人們才能真正客觀地審視慈禧的藝術造詣。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客觀評價就是:慈禧的藝術造詣,還不賴。

  至於慈禧爲何如此醉情於書畫之中,說來也有趣,那是在咸豐帝逃到熱河之後,當時咸豐帝縱情聲色,迷戀新歡,致使慈禧失寵於龍牀之上。

  慈禧寂寞無聊,便開始練習繪畫,她的蘭竹畫得很好,草書也寫得不錯,這些都得益於失寵期間的修煉。

  話又說回來,儘管慈禧在繪畫上小有成績,但離‘大師’二字還差十萬八千里呢。慈禧整天把畫拿出去顯擺,自己水平又不夠,時間一長,捉襟見肘。

  慈禧也不是一般的敗家老孃們,敗家到她這個程度的,怎麼會是一般人?

  慈禧靈機一動,有了好主意:找代筆。

  如此一來,她不就有源源不絕的作品,可以整天拿出去顯擺了嗎?尤其是有資格爲慈禧代筆的畫家,水平肯定比慈禧高,慈禧用來裝比,也更有面子。

  長此以往,慈禧愈發依賴代筆,以至於今天流傳下來的‘慈禧畫’,八成以上都是代筆。

  慈禧招聘過好幾個畫師,在名義上,作爲老師,教她作畫。但說白了,就是她的代筆,俗稱‘槍手’。

  代筆的畫,蓋上慈禧的印章,就成了慈禧本人的作品。

  慈禧的代筆畫家不少,其中最著名、也是最得慈禧歡心的一個,叫繆嘉惠,字素筠。

  繆嘉蕙出生書香門第,通書史,能彈琴,善篆隸,工書畫。

  她的《翎毛》與《花卉》兩幅作品,曾被兩江總督張之洞作爲‘貢品’晉獻給皇宮。十五歲時,她嫁到一個官宦之家,她的丈夫常把她當祕書用。

  她丈夫經常從任上帶些文稿回家,讓她抄寫,有時還讓她起草文章公案。

  可惜,婚後僅數月,丈夫就病故了,公婆也相繼離世。後來她投靠在西充做官的兄長,兄長官位低,工資少,她就靠賣畫補貼家用。

  1889年秋冬,慈禧要求各省督撫推薦民間精於翰墨、繪畫的‘中年婦人’,進宮爲其‘伴閒’,實際就是找代筆的官方說辭。

  蜀督撫舉薦了繆嘉蕙,一路通關,最後由皇太后慈禧親自面試。

  據說當時,她當場作了一幅《皮袋和尚》,發現慈禧無動於衷。

  三思後,她決定以頤和園內的菊花取材,畢竟衆所周知,慈禧愛菊。

  她作出了一幅《秋韻深遠》。那幅畫‘以爛漫花紅爲深,茅亭相接爲遠。石近水中,水遠石去。其秋韻十足,底蘊博厚。’

  見到這幅畫,慈禧差點樂得抽過去,知道自己撿到寶了。

  面試通過,慈禧十分寵愛繆嘉惠,讓她陪在身邊伺候,並免其跪拜,月給俸二百兩白銀。

  慈禧的藝術造詣勉強還能說得過去,繆嘉惠就是最大的功臣。她是一邊爲慈禧代筆,一邊教導慈禧繪畫。名師指導,只要慈禧不是豬,進步必然飛快。

  自然,繆嘉惠深知老佛爺不是一般的學生,她不能以老師自居,同時又得讓老佛爺的字畫有所進步,否則會招不測之禍。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慈禧太后喜歡畫長壽的仙鶴,她就得體地施教,並不敢讓慈禧覺得有‘教’的味道,總之處處小心。

  因此,她很得慈禧的歡心。

  有一次,繆嘉惠發現慈禧很喜歡武則天,就畫了幅《金輪皇帝袞冠臨朝圖》,老佛爺高興到當即放下畫卷,在她的臉上輕輕摸了下。

  就是這當衆一摸,使繆嘉惠在宮中的地位一升百丈。上至皇后嬪妃,下至太監宮女,見面都稱她爲繆太太、繆先生、繆師傅。

  在慈禧六十壽慶時,她命繆嘉惠着鳳冠霞帔,穿行於王公眷屬之間,可見她在慈禧心中的地位。

  慈禧太后死後,隆裕太后執掌後宮,繆嘉惠在隆裕太后身邊待了一段日子。但因隆裕太后對書畫全無興趣,最終驅趕繆嘉惠出宮,回到了故鄉。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