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5章 七十年龍虎鬥

作者:有聊的魚
鍾情和陳宇的關係本來就說不清道不明,極爲尷尬。眼下鍾情又從陳宇的女人秦韻口中,親耳聽見陳宇‘虛’的字眼,導致她對陳宇的認知更復雜了。

  她最厭惡耽於美色的男人,陳宇這種招蜂引蝶的尤是典型。

  然而,她忽然‘發現’陳宇其實是在用女人的數量來掩蓋自身的‘缺陷’,她瞬間對陳宇沒那麼厭惡,反倒有些同情起來了。

  “我……”鍾情的心思都寫在臉上,不用猜就知道,陳宇急得不行,下意識想開口解釋,說自己不虛。可是話沒出口,他就嚥了回去。

  這他媽可是公共場合,連許久未曾露面的老龍鍾良都出場了,如果陳宇執意解釋這件事,他還要臉不要了?

  再說,他爲啥要向鍾情解釋?

  鍾情是他誰?跟他有啥關係?

  他虛不虛,有必要向鍾情解釋嗎?

  解釋,不夠丟人現眼的。

  可不解釋吧……又覺得怪怪的。

  一時間,陳宇極度無語,連想死的心都有,謠言真是害人不淺!

  不過好在,鍾良的出場足夠勁爆,迅速轉移了人們的注意力。大家不在討論陳宇虛不虛,而是全場肅靜,將最爲尊崇與敬拜的目光,投向輪椅上風燭殘年的百歲老人。

  瞧見鍾良的模樣,無論現場的觀衆還是收看衛星轉播的場外觀衆,皆是一陣感傷。這位老者,爲華夏古玩事業奉獻終生,乃至滿門忠良。

  而如今,他已是這般模樣,又怎能不使人淚垂?

  唯有陳宇,波瀾不驚,內心高高豎起大拇指,誇讚鍾良的好演技。

  事實證明,薑還是老的辣,演技還是老前輩高明。在接受全場的鼓掌致敬後,鍾良虛弱地擺手迴應,緊接着便無比欣慰地打量起三名參賽選手。

  鍾良像是完全不記得中午在廁所偶遇陳宇的事件,他渾濁的老眼滿是希冀,似乎由衷爲華夏古玩行又出了這樣三個好苗子感到喜悅。

  如此這般,又引得無數人淚眼婆娑。

  國之棟樑,華夏古玩行的鎮山基石,身體蒼老虛弱到如此地步,竟還不忘了觀察年輕人!

  陳宇倒是愈發無語了,這老傢伙不愧是老狐狸的師尊,什麼樣的師父教出什麼樣的徒弟,果真如此!

  隱世許久的老龍鍾良久違出場,那逼格自然是高到天上去了。

  全場起立,呈體操隊形向他看齊,脫帽致敬,行注目禮。

  哪怕是以老狐狸爲首的超級評委團,也站起來了一大半。

  至於剩下那一小半,一部分是坐輪椅的,實在站不起來。

  另一部分,則是鍾良的平輩,不用站……

  鍾良就位後,由推他輪椅的曾孫女鍾情代替他,發表了一番演講致辭。

  又是一陣山呼海嘯般的掌聲結束後,所有站起來的人沒有一個坐下的。

  因爲全國古玩大會總決賽的主評委,不光只有鍾良一個人。還有另外一名頂天梁級巨擘,也將破天荒地親自登場,擔任和鍾良一樣的主評委。

  在所有人的期待和注視下,另一位,出來了。

  第二位主評委,同樣是一位百歲老者。

  不過他的身材相貌與卻是與鍾良截然相反。

  鍾良乾枯瘦小,他卻人高馬大,魁梧健碩。

  當然,礙於百歲高齡,這所謂‘魁梧健碩’肯定大幅度縮水了。

  但這並不妨礙,他老人家沒坐輪椅,沒用人攙扶,自己大步流星走出來。

  此人,名爲紀篪。

  紀篪,‘篪’音同‘遲’,讀作‘紀遲’。

  如果說,鍾良是‘面子’,暗地裏幫他做事的是無數個‘裏子’。

  那麼紀篪就是鍾良的‘影子’。

  有人必有影,有影必隨行。

  百歲紀篪,對華夏古玩行的奉獻和豐功偉業,並不遜色同代人鍾良太多。

  之所以鍾良比他更有名,是因爲鍾良身處臺前,偏向於實踐,更容易被人記住罷了。相比之下,紀篪的工作處於幕後,更偏向於理論科研。

  任何實踐都脫離不了理論,否則就是沒頭蒼蠅亂撞,瞎折騰。

  紀篪之於鍾良,便類似一種‘理論支撐’的存在。

  古玩行可以細分爲諸多小領域,比如怎麼用科學的手段鑑定,怎麼用科學的技術開墓,怎麼科學地保護古玩……這些都是紀篪一脈的研究領域。

  雖然鍾良、老狐狸一脈也從事一定的研究工作,但從老狐狸和他師弟們以及徒子徒孫們的職務就能看出來,鍾良、老狐狸這一脈多爲官,以辦事爲主,科研爲輔。若讓這些官方高層,整天啥也不幹,悶頭搞科研也不現實。

  與之相反,紀篪一脈,則專職從事多種與古玩相關的技術研究工作,爲鍾良、老狐狸一脈提供充足的理論技術支持。

  鍾良、老狐狸一脈多爲官,維持古玩行的秩序,打擊已有的,或潛在的敵人,爲古玩行創造出一片清明的環境,很重要。

  紀篪一脈悶頭搞研究,兩耳不聞窗外事,也很重要。

  鍾良與紀篪,互爲彼此的影子,缺一不可。

  乃至這兩位百歲老者的人生也是如此對應。

  鍾良年輕時率領追隨者們奔走各國,用各種辦法追討海外流失國寶。

  紀篪則把整個青春奉獻給了古玩技術的研究與開發,華夏古玩行有今日之盛況,鑑寶技術、文物保護技術、開墓技術每一次飛躍發展,背後都有紀篪的身影。

  當然,凡事沒有絕對。鍾良一脈對理論研究的貢獻也不小,紀篪一脈對古玩追回和維持古玩行秩序同樣功不可沒。雙方互爲影子,互幫互助,很正常。

  總體而言,鍾良與紀篪,兩位百歲老者的地位與貢獻大致相當,只不過由於鍾良在臺前,所以更有名。且鍾良文武雙全,個人能力比紀篪強,因此鍾良可以化龍,攪動無邊風雲,而紀篪則略顯平淡。

  鍾良是龍,紀篪名字裏有個‘虎’字,因此人們通常說華夏古玩行僥天之倖,竟能夠坐擁一龍一虎。

  人們不知道的是,還有比這更有趣的。

  那就是:鍾良和紀篪,素來不睦。

  兩人互爲影子,兩脈互相扶持,互幫互助,纔有今日之華夏古玩行。

  但這並不代表,鍾良和紀篪私交很好。

  消息靈通的陳宇曾聽老狐狸提過一嘴,鍾良與紀篪,可是鬥了整整七十年。七十年龍虎鬥,一刻也未曾有過停歇。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