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厭女皇帝vs權臣之妻(74)
宮人拿着信件興沖沖的跑進壽康宮,正在插花的太后聽到後將手中最後一枝花插進了花瓶裏,擡眸看向從殿外跑進來的宮人。
“太后娘娘,江南傳來的信件!”
宮人雙手舉着信件從殿外跑來,太后則眉目慈善的坐到太師椅上循聲看了過去。
等宮人來到殿內後一旁的嬤嬤上前兩步接過她手中信件,哈腰遞到了太后面前。
在看到信封上的字跡後太后眼角的褶子又深了幾分。
近來宮中無事,自從沈聽肆前往江南微服出巡後只跟太后有過一次信件往來,太后半個月前剛收到沈聽肆的回信,對於眼下這封突如其來的信件很是驚訝。
太后帶着驚訝將手中的信件打開,沈聽肆每回傳來的信件都是短小精悍,撿着重要的內容說,其他的向來都是一筆帶過。
但這次不一樣,這次的信件上滿滿登登的寫了一整張。
太后挑了挑眉,靜下心來去看信件上的內容,沈聽肆難得跟太后講述自己在江南後發生的趣事,太后看的津津有味,彷彿自己也身在其中。
沈聽肆向太后講述了下江南如今的情況,太后則憑藉信件上的內容想象出江南此時的秀麗美景。
起初太后嘴角微微上揚,然後在看到下一行時倏地瞪大眼睛!
只見信件上寫着這麼一句話——
朕遇一女子,初見乍驚歡,久處亦怦然,若有幸虜獲其芳心,今生今世,只擇此良人。
太后一個字一個字的看了一遍又一遍,不可置信的瞪大眼睛看向一旁的老嬤嬤。
“桂嬤嬤,你、你快看看這上邊寫的什麼!”
太后揉了揉眼睛,一向遇事鎮定自如的她頭一回在宮人面前失了態。
站在一旁的桂嬤嬤聞言連忙彎腰湊到信件面前,瞅了瞅太后指着的那行字。
“陛、陛下他,他他他!”
看到信件上的內容後桂嬤嬤臉上的震驚和太后如出一轍!
桂嬤嬤瞪大眼睛緩了好一會,在太后的注視下激動道:“娘娘,陛下、陛下他有心儀的姑娘了!”
“真的?”
儘管太后已經對着信件上的內容看了好幾遍,但如今聽桂嬤嬤親口說出來還是忍不住面露驚喜,又詢問了一遍。
桂嬤嬤笑着點了點頭:“千真萬確!娘娘,陛下有心儀的姑娘了!”
“好好好!好啊!”
太后重重點頭,直接笑沒了眼睛。
太后繼續低頭看向手中的信件,將那句話看了一遍又一遍,笑着笑着就紅了眼眶。
桂嬤嬤見狀連忙給太后遞過去一張素淨的帕子:“太后娘娘,這是大好事,娘娘怎麼還哭了呢?”
“高興,哀家這是高興!”
太后笑着接過帕子,將眼眶的溼潤給擦了去。
沈聽肆患有厭女症,不許除了太后之外的任何女性靠近,不管是宮女還是世家小姐,但凡是在他眼前晃悠就會讓他感到厭惡心煩。
是以在沈聽肆身邊侍奉的全都是公公和侍衛,凡是沈聽肆出現的地方,宮女們都要自覺地退避三舍。
這一毛病沈聽肆打小就有,只不過隨着年齡增長症狀越來越明顯了。
由於厭惡女子,沈聽肆上位五年後宮依舊空無一人,連妃嬪都沒有,就更別提子嗣了。
不管是太醫還是夙神醫都對沈聽肆身上的厭女症束手無措,但偏偏此事又逼迫不得,太后雖然嘴上不說,但此事一直是她心中一大心病。
既然求醫不行,太后只好將希望寄託於神佛身上,這些年一直喫齋唸佛,祈禱沈聽肆身上的怪病能早日恢復。
但這麼多年過去沈聽肆厭惡女子的症狀都沒有絲毫好轉,漸漸地太后對此事已經不抱太大希望了,想着等時機成熟後再跟沈聽肆商議商議從旁系過繼一個孩子當做儲君來栽培。
可就在這時沈聽肆卻傳來信件,說自己找到了心儀的女子,這讓太后如何不興奮?如何不動容?
太后將溼潤的眼眶擦乾,繼續看向手中沒看完的信件。
自打確定自己的心意那刻沈聽肆便寫下了這封信,信上他將自己對姜梨的心意以及她的身份都交代的清清楚楚,沒有絲毫隱瞞。
在得知姜梨原先是周清遠的妻子後太后愣了下,但也僅僅是一下便恢復如初。
太后面色依舊慈祥,並未因爲姜梨的身份而發生任何變化。
只要阿肆跟那姑娘兩情相悅,她呀,沒有任何意見。
太后將手中信件看完後雙手拿着信件放到了胸口,一臉感激道:“多謝菩薩佛祖開恩,多謝菩薩佛祖開恩!”
“桂嬤嬤,快去祠堂爲佛祖跟菩薩上三炷還願香!”
“誒!老奴這就去!”
桂嬤嬤笑着應下,正要轉身前往祠堂,太后突然叫住了她。
“罷了罷了,哀家親自去!”
太后說着便從座位上起了身,宮人見狀連忙上前攙扶:“太后娘娘您慢點。”
“還願這種事情啊,得哀家親自來。”
太后笑呵呵的從座位上起身,那封信始終被她緊緊捏在手裏。
桂嬤嬤退到她身側攙住了她的胳膊,跟着笑道:“如今陛下有了心儀的姑娘,太后娘娘總算是了卻了一樁心願!”
“是啊,這件事在哀家心中壓了這麼多年,如今總算是能放下了。”
太后娘娘慈眉善目的感慨一聲,不知想起什麼她突然在原地頓了下來,一臉焦急的捏緊了手中的佛珠。
“肆兒也真是的,只說心儀人家,竟然連人家姑娘的名字都沒給哀家說,等他們回來後哀家連那姑娘的名字都叫不出口,多失禮數?”
太后越想越糾結此事,恨不得現在就爲沈聽肆傳信回去問問他那姑娘的姓名。
桂嬤嬤寬慰道:“太后娘娘您就放心吧,那位姑娘是不會跟您糾結此事的,既然陛下信中沒提,那等他們來了娘娘親口問不就得了?”
見太后還有些猶豫,桂嬤嬤又道:“況且信件今日傳到了娘娘手中,沒準這個時候陛下已經跟那位姑娘在趕回來的路上了呢,況且從江南到皇城只需月餘便能抵達,不急於這一時。”
聽了桂嬤嬤的話後太后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也是,瞧瞧哀家這腦子,年紀大了腦子也糊塗咯!”
“對了,哀家和那姑娘頭一次見面,得好好爲她準備些見面禮纔是,依嬤嬤之見哀家該準備些什麼纔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