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戰略轉移”

作者:三羊開胎
在第一大街的尾端,矗立着緬甸聯邦政府的國會大廈。

  儘管軍事政變已然發生,軍隊以軍事管制的形式接管了政權,但面對各方壓力,敏東來依舊保留了國民議會,並親自擔任了國民議會總長之職。

  不僅如此,國民議會內的衆多高層職務,幾乎全被軍人出身者佔據。

  隨着軍政府將首都從仰光遷至內比都,那些被裹挾的政府官員們,都被安置在了軍方嚴密管控的內比都城北與城東區域。

  此刻,當軍團的鋒芒直指這片區域,整個緬甸軍政府陷入一片混亂與無序。

  官員們爭相逃離內比都,如同驚弓之鳥。

  軍團從內比都的北方與東方壓境而來,官員們只能向西或西南方向逃亡,儘管勃固山脈阻擋了去路,但只要穿越山脈,便可抵達伊洛瓦底江平原的卑謬與馬圭地區。

  在軍團凌厲的攻勢面前,無論是軍政府官員,還是被裹挾的前政府官員,皆對緬甸軍方能否抵擋此次進攻持悲觀態度。

  軍方自身亦深陷被動挨打的困境。

  北方的密鐵拉與曼德勒相繼傳來遭受軍團攻擊的消息,援軍無法南下支援內比都;

  東北軍區的臘戌與第66機動步兵師失去聯繫,其餘部隊各自爲戰,被軍團逐個擊破、包圍。

  南方戰線抽調的部隊在東籲同樣受到軍團伏擊,無法趕來救駕。

  敏東來深知,這些被他壓制已久的軍頭們此刻巴不得他倒臺,故而想盡辦法拖延對內比都的救援。

  內比都現僅剩不足五萬正規軍及十萬臨時拼湊的預備役部隊,而密鐵拉、曼德勒、東籲等地的緬軍將領麾下卻坐擁數萬乃至十幾萬精銳之師。

  他們此刻選擇擁兵自重,靜待敏東來及其軍政府被軍團消滅,好趁機上位,成爲新的緬甸軍界領袖。

  得知軍團已侵入內比都城北、直逼國會大廈,各地援軍無望之際,敏東來做了一個近乎瘋狂的決定。

  “炸燬巴彥水庫!”他在地下堡壘內,陰狠地盯着緬甸地圖,口中吐出這幾個字。

  “總司令!”副司令溫俊和總參謀長妙烏臉色沉重地迴應。

  巴彥水庫坐落在內比都北部巴彥山脈半山腰處,作爲勃固山脈的分支,它與國會大廈相距僅一公里。

  若水庫被炸,內比都市區乃至周邊衛星城都將遭受洪水侵襲。

  然而,溫俊與妙烏明白,這是他們唯一的逃生機會。利用炸燬水庫引發的洪水衝擊軍團,爲自己爭取逃脫的時間。

  縱然成爲罪人,只要能活下來,手握軍權、統率數十萬緬軍,死了些人又能奈他們何?

  那些民衆,不就是爲了保衛緬甸而犧牲的嗎?

  短暫商議後,緬甸軍政府啓動“戰略轉移”方案,即炸燬巴彥水庫,隨後祕密轉移。炸燬水庫的選擇十分關鍵:必須炸燬水庫東側大壩,使洪水向東傾瀉,衝擊軍團陣型,破壞其後勤與交通樞紐,從而延緩其進攻步伐。

  如此一來,位於水庫西南側的國會大廈與躲藏在地堡中的他們,可以從未受洪水影響的西側安全撤離。

  且巴彥水庫儲水量有限,內比都地處錫塘河谷,四周河流密佈,即使水庫被炸,洪水也會在一兩天內被錫塘河谷與其他河流迅速排泄掉。

  而這短暫的一兩天,足以讓他們成功逃離。

  計劃既定,軍政府立刻行動,派遣兩支工兵連隊前往巴彥水庫執行爆破任務。

  與此同時,敏東來等高級將領在地下堡壘交通道的掩護下,潛入內比都西部武納體育館下方的堡壘。

  軍政府經營內比都多年,早已在國會大廈與總參謀部地下構建起龐大複雜的堡壘系統。

  國會大廈與總參謀部周邊土地皆屬軍方所有,各類基礎設施、體育館、居民樓、醫院等皆服務於軍方,鮮有平民居住。

  他們只需待水庫炸燬、洪水衝擊軍團之際,從武納體育館脫身,分散乘車逃離。向西翻越勃固山脈,即可擺脫軍團包圍圈,繼而北上曼德勒——那裏有十幾萬部隊集結,或南下仰光——那裏尚有數萬大軍堅守,且有海軍支持。

  最不濟,也可從仰光出境。

  然而,鑑於軍團空中力量過於強大,他們只能選擇夜間行動。

  夜色之下,軍團空軍對分散突圍的他們難以實施全方位攔截,他們的逃脫機率大大提升。

  此刻,地面之上,軍團的戰機完全掌握了內比都的制空權,伴隨地面部隊步步推進。

  肖毅跟隨軍團的步伐,終於走完第一大街,目睹着如皇宮般的國會大廈在軍團空襲之後滿目瘡痍,硝煙瀰漫,碎石磚瓦遍地。

  軍團戰士在軍官指揮下,開始對國會大廈發起猛攻。

  M1A2坦克與灰熊輕型坦克一馬當先,配合武裝直升機的空中火力支援,從兩座橋樑對國會大廈正門通道展開夾擊。

  困守大廈的緬軍士兵在陣地中顫抖不已,只在軍官的嚴厲喝令下,勉強用手中武器進行抵抗。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