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槍支管理條例
雖然軍團只是宣佈了他們的最高指揮官即將抵達內比多的消息,但對於那些懷有惡意的人來說,尤其是那些被軍團擊敗的緬甸軍方殘部,可能會藉此機會鬧事,例如實施恐怖襲擊或者直接襲擊機場。這種事情在他們過往的經歷中並非少見。
劉靖微笑着解釋:“別看軍團進城檢查只有兩輪,實際上他們的軍隊可是非常厲害的。想想這半個多月以來,不知道有多少隱藏在內比多城市各個角落的緬甸軍政殘餘勢力被這些軍犬找了出來。這些軍犬的鼻子極其靈敏,常常能夠嗅出任何可疑的人或物品。”
自從軍團佔領內比多的這半月時間裏,最初的日子,幾乎每天都有人被軍團逮捕,這些人大多是緬甸軍政的文官或軍人,潛伏在城市各處。一些並無威脅者會被暫時扣押,有危險的會被單獨囚禁並接受審判,而抵抗者則會被現場擊斃。
然而,隨着時間推移,內比多市區內外潛藏的緬甸軍政殘餘勢力日益減少,直至最近……劉靖想了想,“大概已經有八九天沒聽到槍聲了吧。”
對於經歷過戰亂地區生活的劉曉等人來說,這個消息讓他們驚訝不已。因爲在戰亂地帶的城市爭奪中,即使一方佔領了城市,接下來往往還會有棘手的治安戰,那些殘留在城市中的敵人會製造各種襲擊和破壞,干擾佔領者的治安與統治。
一個擁有近百萬人口的大城市,通常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才能完全平定。因此,在佔領城市之後,城市的治安狀況往往是衡量一支軍隊實力的重要標誌之一。
無論是劉曉還是他的同伴,之前從未聽說過哪個軍隊能在佔領一座幾十萬乃至近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後,僅僅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能平息隱藏在城市內部的敵對殘部勢力。
很快,車隊駛入了內比多城區。隨行的攝影師拿起攝影機開始拍攝內比多城市內的景象。
南部城區已經沒有戰爭留下的痕跡,沿途所見的市民都在過着自己的生活,城市重新煥發了昔日的喧囂與繁榮。這一切甚至讓劉曉等人產生了某種錯覺——這座城市真的曾經經歷過戰爭嗎?
直到車隊一路向北行駛,不時遇見軍團的巡邏隊伍,看到他們裝備齊全的裝甲車和士兵,劉曉不禁感慨萬分。
車隊來到第五街區。儘管隨着軍團對內比多控制力的增強,取消了該區域內原先的聯合巡邏部隊,但仍保留了一個日常巡邏點,並有一支部隊專門負責第五街區內外的巡邏任務。
提到那個臨時轉變爲戰地記者的朋友肖毅,劉曉還是滿心敬佩的。
本來緬甸雖然一直在打內戰,但是像內比多這樣的重要城市,在緬國軍方掌控下,原本還是比較安全的,更何況他是龍國的記者。
即便後來戰火蔓延,如果他選擇留在大使館,相對而言也是相當安全的。
不過他卻毅然決然轉行做了戰地記者,離開了舒適圈,跟隨軍團士兵們衝在戰場的第一線,爲龍國報道緬甸內戰的最新動態。
“哦,你說的是肖毅吧?”嚴利文微笑着說,“他已經跟着軍團主力部隊北上去了,參與了曼德勒戰役,現在應該正隨着軍團部隊一同參加八莫戰役。”
對於這位同行的膽識,劉曉再次感嘆不已。
他接着問:“那麼現在緬甸的局勢怎麼樣了?”
嚴利文站起身,從辦公桌的抽屜取出一張緬甸地圖,遞給劉曉,然後解釋道:“緬甸大部分地區,也就是原先由緬國政府控制的地方,基本上已被軍團佔領。如今只剩下東南部的毛淡棉和北部的克欽邦仍在進行710戰爭,其他省份和邦都已經逐步被軍團佔領,預計戰爭會在近期結束。”
儘管來到內比多時就已經瞭解到緬甸內戰的大致狀況,但聽聞嚴利文大使的分析,劉曉仍感到驚訝。
他在過往經歷過的戰亂地帶,這裏的戰事結束速度無疑是最迅速的,不到一百。
於是劉曉又問道:“接下來軍團是不是要組建新政府?那之前的政府人員怎麼辦呢?”
他知道緬甸之前有個軍政府,同時還存在一個文官政府,正是通過軍事政變、軟禁文官政府高層官員的方式上臺執政的。
嚴利文嚴肅地說:“目前軍團並沒有釋放前緬甸政府總統溫季和總務長素敏的計劃。”
這就意味着軍團並不打算與前任文官政府合作組建民選政府,而是建立了一個以自身爲主的“集權政府”,甚至不允許前文官政府成員進入他們的新政府。
“前幾天,我們收到了軍團臨時政府的通知。”嚴利文交叉着雙手告訴劉曉,“軍團決定三個月後舉行建國大典,也就是冊封李基爲帝王的儀式。”
劉曉聽到“冊封”一詞,不由得一愣,這個詞似乎已經快要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它代表的是一個全新的君主制國家即將誕生。
想起先前在景東採訪的那個年輕人,劉曉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他真的做到了!
“聽說劉記者跟軍團這位……新君主的關係不錯?”嚴利文微笑着問。
“其實就是因爲在景東那次採訪有過一面之緣,談不上有什麼交情。”劉曉趕忙擺手否認。
嚴利文端起茶杯慢慢喝了一口,繼續說:“那也不錯啊!這位軍團的神祕新君主,只在你的採訪中露過面,今後你就常駐內比多吧,有外交活動我會優先帶你一起去。”
劉曉默默地點點頭,不知爲何,僅僅是因爲採訪了王耀一次,自己的生活似乎發生了一些改變。他也無需再去別的動盪不安的國家和地區了,這一切都得益於與王耀之間的私人關係。
這位即將成爲君主的新領袖。
這麼想着,劉曉心頭不禁泛起一絲喜悅,畢竟自己可是跟一位帝王有着私交呢。倘若軍團能夠繼續保持強有力的統治,單憑曾採訪過軍團這位帝王的經歷,他的職業生涯也將變得豐富多彩。
結束了與嚴利文大使的簡短交談之後,劉曉告辭離去。
接下來,他將以龍國中央新聞社常駐緬甸記者的身份正式駐紮下來。他的團隊也在內比多安頓下來。
休息了一天後,第二天,劉曉便帶領團隊踏入了東城區——這個在戰爭中被洪水淹沒的區域,開始了對受災民衆的採訪工作。
與此同時,軍團所屬的第四合成旅入駐內比多,開始着手準備迎接王耀的到來。
爲了減少潛在的麻煩,戰爭中俘獲的十幾萬名緬軍士兵,都被裝上了貨車,送往曼德勒和仰光的訓練中心接受教化和改造。
各地的紅警分基地已展開並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建設任務,極大地提升了生產能力。
這些被俘緬軍士兵將在訓練中心接受重新編制訓練和文化教育,爭取在十個月內轉化爲警衛部隊。而那些訓練不合格以及年齡較大的俘虜士兵,則會被編入新建設兵團,前往緬甸各地參與戰後重建和道路修復工程。
軍團的情報部和反情報部率先入駐內比多,並開始在緬甸各地部署紅警間諜及大量軍隊,以防備敵對勢力和敵對間諜、敵對部隊。
按照王耀的規劃,情報部主要負責對外滲透任務,而反情報部則側重於防止緬國內部反滲透行動。
然而此時,軍團剛剛佔領緬甸各地,這兩個部門聯手鏟除了國內多地的殘餘抵抗勢力,導致鷹國CIA等外國間諜組織在緬甸的情報網絡遭到嚴重破壞,各地抵抗勢力也大都被清除乾淨。
在軍團的佔領控制區內,穩定的局面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快速提升,甚至超過了緬國軍政府時期的水平。
六月十日,軍團臨時政府發佈了一項新政令——《槍支管理條例》,初期實施範圍爲內比多特別行政區。
軍團政府將對內比多特別行政區的民間進行槍支收繳,除軍方機構、政府執法部門外,未取得持槍許可證的個人及團體均不得持有槍支。
要求內比多特別行政區內的持槍居民在一個月內交出所持槍支,或者辦理登記手續。
一個月後,即七月十日,《槍支管理條例》開始正式實施,軍團下屬的警衛部隊和警察部隊將對內比多特別行政區進行全面清查,無證持槍人員將被視爲重罪予以逮捕,遇到反抗者,可以現場擊斃。
同樣在七月十日起,內比多特別行政區的民衆可以向政府和各地警察局舉報非法持有槍支的人員,依據持槍數量、種類和反抗程度,舉報人可獲得100龍元至5000龍元不等的獎金。
要知道,緬甸的人均月收入僅爲六百龍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