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紅色警戒的恐怖
印度是一個種姓制度根深蒂固的國家,階層分化嚴格,深深地影響着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各邦州以前都是獨立的王國,如今成爲印度聯邦的一部分,統治者搖身一變,成了印度社會的精英,繼續過着富裕生活,享有種種特權。然而,仍有一些人不滿意這種狀況,他們渴望自己的邦州能獨立出去,建立新的國家,這樣他們就能成爲最高統治者,無需在印度國內與其他統治者爭權奪利。總的來說,就是寧做雞頭,不做鳳尾。
汪年將第一情報部近幾個月對印度滲透的情況整理成報告,發送給王耀的電腦終端。王耀拿起平板電腦,仔細瀏覽着內容。
紅色警戒的恐怖他早已見識過,所以對於紅色警戒特工在印度中央政府和地方邦的滲透情況並不感到太驚訝。只是看到對印度軍隊的滲透時,略有意外。印度軍隊在四十多年前的失敗後分裂成幾個派系,雖然大致遵循土地運動和農民起義的路線,在印度的二十八個邦中活動,尤其在十二個邦建立了自己的控制區,一些控制區甚至連成片,實際影響的人口達到了五千萬至七千萬。
這一代的印度軍隊已經衰落,他們大多放棄了和平爭取的道路,轉而採取武裝鬥爭,但由於各種原因又分裂成多個派系。他們的軍隊大約有兩三萬人,長期活躍在印度的北部和南部地區。
第一情報部的特工滲透這些印度軍隊非常容易,因爲他們只需找到一個被殺害的年輕人,利用他的身份逃入印度軍隊的控制區,就能輕易加入。主要原因在於印度底層民衆的反抗意識薄弱,印度軍隊數十年的土地改革和農民運動幾乎沒有喚醒底層人的反抗意識。因此,一旦有反抗統治階級的底層人出現,印度軍隊都非常樂意接納他們。
在秦軍對暹羅戰爭結束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大紅警特工以底層首陀羅和賤民的身份加入了印度軍隊,並在印度各地活躍,阻礙了多次地區衝突和警方的武裝行動。
其中最大的一次襲擊是由一個名叫安德納的年輕人領導的不到三十人的隊伍,在印度東部沿海的奧里薩邦,古努布爾的山區,伏擊了一支四百人的警察部隊。安德納利用地形,在山谷中佈置地雷和大量竹刺陷阱,然後將這支四百人的警察部隊引入包圍圈中。
印度警察部隊發現自己被包圍後,試圖堅守等待援軍,呼叫空軍支援。結果被印度軍隊的無良炮和手工炸彈炸得哭爹喊娘,還沒堅持半小時就投降了。安德納繳獲了一整個營的裝備,名聲大振!印度軍隊的各個派系紛紛拉攏他,其中活躍在奧里薩邦的三個派系承諾給予安德納一個地方軍區司令的職位和上校軍銜。
安德納選擇加入最小的一個派系,他的部隊被編入印度軍隊奧里薩邦遊擊軍第七軍區。正當印度中央政府接到這個噩耗,準備調動一個地方團進行鎮壓時,安德納趁着政府還沒反應過來,帶着部隊四處機動,三天內奔襲了一百二十多公里,搗毀了五個警察局和三個印度軍隊營地,波及上千人。
當印度派出兩千五百多人的步兵團進行鎮壓時,安德納故技重施,引敵深入山區,利用惡劣的地形環境削弱了敵軍。儘管印度軍隊擁有空中優勢,但安德納領導的三百多人的游擊隊晝伏夜出,將敵人引入了進退兩難的地帶,然後集中力量進行分批消滅!
最後,在喬納河邊,經過三天激戰,這個步兵團被全殲,傷亡四百多人,剩下的兩千多人,包括一個上校團長在內的多名軍官全部成爲俘虜!喬納河之戰,安德納聲名大噪!
極大地刺激了印度軍隊和印度中央政府。安德納成爲印度軍隊無可爭議的頭號戰將,被譽爲當代“克利希納拉亞”,一個古代印度瓦那耶那阿羅帝國的天將。他也被印度中央政府視爲最大的威脅,懸賞兩百五十萬美元的通緝令,並調動東部軍區的一個山地步兵師進入奧里薩邦進行圍剿!
除了安德納領導的這支印度軍隊,印度各地都爆發了印度軍隊的武裝襲擊事件,印度全國二十八個邦中有十二個邦,上百個警察局和政府機構、軍營遭到襲擊,規模從幾人到一百多人不等,其中最大的就是安德納的部隊。據安德納的祕密報告,他的部隊已經擴大到五百人,實際控制了七個村莊和兩個小鎮,實際控制區的人口接近二十萬,游擊區覆蓋五個縣,游擊區人口多達上百萬人。
但現在面對印度軍隊的圍剿,他們只能暫時避其鋒芒,並向總部請求支援。這些印度軍隊大部分都在紅色警戒特工的策劃下行動,當然也有一些印度軍隊在看到各地動亂後本能地活躍起來,以此打擊中央政府的統治。於是三天前,印度中央政府總理達摩爾下令,在十二個動盪的邦調動四十二個警察營,超過兩萬名武裝警察,展開名爲“綠色風暴”的圍剿行動,並出動空軍和地方部隊提供支援。
每當印度中央政府察覺到尼泊爾軍隊壯大到一定規模,便會派遣大軍進行大規模圍剿。最近一次的大規模行動發生在三年前,當時一支尼泊爾軍隊的游擊隊襲擊了恰蒂斯加爾邦的一個警察營地,導致上百人傷亡,其中包括一名相當於上尉的警官。事後,印度中央政府集結了兩萬武裝警察和數千正規軍,還動用了空軍偵察機和無人機,意圖找出這支尼泊爾軍隊。然而,發動襲擊的尼泊爾軍隊早已轉移,印度政府軍的圍剿行動無果而終。
每當尼泊爾軍隊活躍起來,印度中央政府都會高度關注並進行圍剿,但不知是能力有限還是其他原因,這些行動往往在佔領幾個尼泊爾軍隊控制的村莊後就宣告結束。如此反覆,尼泊爾軍隊每隔幾年就會挑起事端,然後被印度政府軍鎮壓,成爲了一種循環。然而這一次,印度中央政府的計劃似乎有些失算。
在印度東部沿海的奧里薩邦南部,古努布爾。一支數千人的軍隊歷經數日顛簸,從西孟加拉乘火車抵達東部沿海城市鬆貝達,再沿公路行軍一百多公里,最終在規定時間內到達目的地。
“該死,這鬼地方,除了江水就是山。”時任印度東方軍區第二十七山地步兵師少將師長的巴帕特從軍用吉普車上下車,望着波濤洶涌的江面和遠處的連綿山脈,忍不住咒罵一聲。他的第二十山地步兵師常駐西孟加拉邦和奧里薩邦,但多數時間他在師部,位於西孟加拉邦的沿海城市,雖不及大城市繁華,但作爲印度東部的港口城市,也算熱鬧。
現在,他被命令進入位於重重山巒之間的古努布爾,指揮軍事行動,被迫離開了舒適的生活。印度的地形特點是邊緣平緩,中部高山聳立。除了幾條大河沖刷出的平原,印度北部和中部大多爲高原氣候,比如奧里薩邦大部分位於東高止山脈。
這條山脈阻擋了大部分海洋季風,氣候潮溼,大片的高原山區是原始叢林,人煙稀少,生存條件艱苦,還有蛇蟲猛獸的威脅。在這片原始山脈中,活躍着尼泊爾的游擊隊,甚至連成一片控制區,彷彿一個獨立王國。但山高林密,機械化部隊無法進入,即便是越野車和摩托車也難以通行。而普通的步兵或山地步兵一旦大量進入,尼泊爾軍隊就會轉移民衆和物資,留下空無一人的村落。
一旦政府軍撤離,尼泊爾軍隊和民衆又會回到山林中繼續生活。政府軍也曾嘗試用飛機進行空襲,但由於尼泊爾軍隊警惕性強,重要設施隱藏在深山中,政府軍很難找到目標。空襲鄉村,對普通村民的襲擊價值不大,一次出動耗費百萬美元的炸彈只爲炸燬幾座山裏的土房,最多殺死幾個山村農夫?
“師長,第八十一山地團已抵達索勒達縣,第八十山地團已抵達杜穆迪本特。”參謀長尼普蘭從另一輛軍車上下來,報告最新情報。
“三星酒店?這破地方連個五星級酒店都沒有?”巴帕特略有不滿,“算了,就當體驗幾天苦日子吧。”隨後他回到軍用吉普車上。車隊離開了正前往臨時兵營的軍隊,朝古努布爾縣城中心駛去。
不遠處的江面上,客船和貨船穿梭來往。一艘小漁船上,膚色黝黑的漁民一邊捕魚,一邊留意岸邊的情況。得知古努布爾進駐的印度政府軍兵力後,他們立即逆流而上。
當晚,關於印度東部軍區第二十七山地步兵師數千兵力進駐古努布爾的情報傳遞到安德納手中。在古達裏河上游的茂密山林中,安德納的部隊已發展到五百多人,控制了兩個城鎮七個村莊,人口接近二十萬,周圍上百公里都是他們的游擊區。
“司令,古努布爾的偵察民兵報告,有五千左右的政府軍進駐!”
“司令,東邊索勒達縣的偵察民兵報告,兩天前有大約四千人的政府軍進駐。”
“司令,西北方向杜穆迪本特縣的偵察民兵報告,昨天有三千多人的政府軍進駐。”
各地傳來的消息讓安德納面色凝重,這上萬人的兵力顯然是針對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