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虛構的項目
簡單的一次會議,是通過ZOOM軟件在線上組成的。
說起來這家知名的在線會議公司是一個從中國來美國的工程師創立的。
據說當初ZOOM上市的時候,還曾經引起過一陣轟動。
因爲這家企業的創始人畢業於魯省一家二本學校。
在國內絕對算不上是頂級人才。
然而到了美利堅之後,卻搖身一變成爲了那個國家追逐夢想最佳的現實廣告。
說實話,陳青峯到現在爲止,對學歷已經不怎麼看重了。
有的人畢業於名校,然而卻並不適合幹這一行。
就像當初他們研究生畢業一樣。
大部分沒什麼人脈的,學生做的都是實打實的研究項目。
可有的人畢業之後卻可以利用各種關係寫一份行業前瞻性的綱領。
比如未來10年通信產業之研究類似的狗屁文章。
然後一樣可以拿到學位。
當然,寫這種文章能畢業,前提是得看看家裏的實力如何。
……
這場會議在線上進行,參會的人只能聽到聲音,所以看不見對方的臉。
之所以要設置成這樣,是爲了隱藏自己的身份。
當然就算是聲音,陳青峯也是經過改變的。
最起碼靠着現在的技術,利用別人的聲音來僞造,已經不是什麼難事了。
陳青峯畢竟是做過集體學習類似項目的人,所以問的問題也很實際。
對方的工程師也對答如流。
然後還特意參觀了一下陳青峯在線上組建的平臺。
當然倉促之中只能搭建一個粗糙的模型。
不過就是這樣才讓人看起來覺得更加真實。
“是這樣的,羅賓先生,我們希望把現在的項目,完全嵌入到恩智浦公司的平臺!但現在這方面沒有事先的先例,而且好像其他研究團隊也更傾向於利用英偉達現成的平臺!”
“原來是這樣啊!我想我們願意對您的項目提供您所需要的任何幫助,另外……如果可以的話,我可以送一些芯片的樣品……”
羅賓說的很客氣,而且看起來似乎還很急切。
陳青峯明白,一家在一個全新領域,還沒有什麼佔有率的市場,只能爭取一些邊緣的項目。
而一旦陳青峯決定用這款芯片的話,那麼承擔風險的就是他們了。
項目成功了可以證明恩智浦公司的芯片同樣可以運用在機器學習和AI技術領域。
至於項目失敗了,半導體公司方面倒是沒有什麼損失,損失的肯定是陳青峯這個投資團隊。
然而恩智浦方面不知道的是陳青峯這個團隊根本就不存在。
但是整個項目看起來就是那麼的真實。
樣本庫裏面滿是一些來自醫院一線資源的x光片,病理切片圖片,還有一些其他的圖像資源。
按照項目負責人的闡述,這個項目是要用AI技術來輔助診斷醫生的決策。
這樣一來就可以大大減少病理科以及放射科和超聲科等醫生的壓力。
其實從某一個角度來說,是利用AI技術來搶這些人的飯碗。
之所以會看好這個項目,是因爲在歐洲培養一個類似的熟練技術人員,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
而機器,只要一次投入就可以不知疲倦的一直工作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