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競爭與合作
有道是天無絕人之路,看起來困難重重的臨牀實驗,居然在印度這邊可以輕易的開啓。
這簡直顛覆了劉怡晴一直以來的認知。
不過當她在印度這邊待了幾天,瞭解了一下這個國家的情況之後。她纔不得不感慨。果然,世界允許印度這個奇葩的國家存在着恩賜窮人的仿製藥是有原因的。
畢竟是一個加入wto的國家,如此不尊重知識產權,居然不被那些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告個傾家蕩產,順帶着一波又一波的制裁,實在是說不過去。
但真正的實情就是,印度放開了自己的臨牀實驗申請許可,簡單的說,外國的製藥企業也可以來印度這邊進行臨牀試驗,而印度這邊很多貧苦的人就成爲了人家的試藥人。
正是因爲有了這些廉價的試藥人,國外的製藥業巨頭纔會對這國家的仿製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從某些方面來說,這是一種妥協,也是一種交換。
代價就是這個國家最底層人的生命。
……
而經費的來源,眼下看來除了基金創始人慷慨的捐贈之外,最大的可能就是山中教授研究出來的新療法了。
……
……
……
只不過,這一步驟,眼下看來還有些複雜棘手的問題急需解決。
不過眼下弄明白這些大道理,對於劉怡晴來說並沒有什麼用處。
其實印度的理工科還不錯,起碼諾獎得主有三名都是文學和經濟類獎項之外的得主。
她的職責是讓癌症研究中心繼續運轉下去,並且始終保持着充足的經費。
山中教授在這邊停留的時候,難免會被邀請去參加一些學術活動。
而山中教授此時在他繁忙的行程中又多了一箇中轉站,那就是印度的孟買。
按照山中教授的設想。
而劉怡晴則留在這邊負責和太陽製藥集團進行生產方面的對接。
有一些東西看起來美好,但是這個世界上永遠不會有無緣無故的好,更多的是利益和等價交換。
不過動物實驗就算做千百次,也不如人體實驗來一次有價值。
雖然印度迄今爲止的諾獎得主比同爲人口大國的中國數量還多。
諾獎得主在印度這邊依舊算得上稀奇。
然後幹細胞就會在獲得營養的情況下自我進行分裂,並且替換掉受損的細胞,從而修復內臟器官。
他的這種方法可以製成一塊生物敷貼,採用微創技術將敷貼貼在患病的臟器外部。
但,德里的印度理工大學,還是對山中教授求賢若渴。
幾天的忙碌下來之後,初步的合作已經達成,接下來臨安研究中心將會派一些助手過來協助這邊進行臨牀試驗。
至於效果如何,這邊沒有辦法進行客觀的分析,最終的結果和參數還是要傳回臨安那邊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解讀。
不過就在他們在這邊剛剛處理完了,手上的事情準備離開的時候。
和他們處於競爭關係的美國團隊,也派人來到了這邊,目的是爲了生產他們最新研製出來的新型,超級抗生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