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各懷鬼胎
“李書記,你也要理解我們的難處啊,不管怎麼說,你們拿上執法通知書,也是和成功集團談判的籌碼,最起碼讓他們知道我們環保局和水利局的態度,也讓成功集團明白,拆除山莊的決定不是你們龍山鎮自作主張。”環保局局長劉利峯一副盡了力的樣子。
再不濟劉利峯也是縣局一把手,李瀟陽不好因爲這事把關係搞僵,打完電話,一開始想着去縣政府找縣長張繼海告狀,但轉念一想,自己只是和成功集團法人代表鄧金山談過一次,就接二連三去找縣長提困難,只會讓他覺得自己沒能力。
李瀟陽決定再去成功集團探探鄧金山的態度。
“小趙,去成功集團。”李瀟陽吩咐司機。
小趙點點頭,驅車直接向城中心的成功集團總部駛去。
五分鐘後,車在成功集團氣派的大樓前穩穩停下,歐陽志遠快速下車,打開車門,把李瀟陽迎下車,幫忙拎着李瀟陽的公文包,跟在他屁股後面走進了大樓。
前臺接待小姐見兩人進來,立刻熱情地迎了上來,“請問你們有什麼事嗎?”
李瀟陽道,“找你們鄧總。”
前臺小姐微微有些警惕,“請問您和我們鄧總約了嗎?”
“你就告訴他我們是龍山鎮政府的。”李瀟陽道。
歐陽志遠見前臺小姐囉囉嗦嗦的,乾脆就說,“這是我們李書記,找你們鄧總談點事。”
前臺小姐一聽他們是政府官員,馬上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點了點頭,熱情地招呼說,“李書記,你們先坐,我馬上去看一下我們鄧總在不在。”
說着話,一邊招呼門迎小姐給李瀟陽和歐陽志遠端來茶水,一邊快步向裏面走去。
成功集團實際控制人馬成功近幾個月把大部分心思放在了南州市新註冊的房地產公司上。最近幾天,除了從父親馬明遠那裏得知千山縣委縣政府想要拆除成功集團旗下的龍山溫泉度假山莊外,也從其他渠道得知了這個消息。今天馬成功專門抽空回到千山縣,來成功集團與白手套鄧金山商談應對策略。
馬成功分析了千山縣當前的政治局勢,認爲縣委縣政府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完全是出於幾天前的那場特大暴雨讓山莊暴露出了安全問題,爲了堵水利局局長李長海和一些人的嘴,才做出了這樣的決定。真正的目的並不是要拆除山莊,而是緩兵之計,否則不會讓龍山鎮去具體落實。
馬成功授意鄧金山,態度一定要強硬,只有讓龍山鎮黨委政府死心,這件事自然就不了了之。
鄧金山點點頭,又忍不住提了一個問題,“馬總,萬一龍山鎮的態度也很強硬,我們怎麼辦?”
馬成功不屑一顧地冷笑,“山莊是他們龍山鎮引進的重點項目,他們的態度能強硬到哪兒去?現在的書記李瀟陽纔去龍山兩個多月時間,他纔不願沾手這件事,肯定也只是做做樣子給縣委縣政府表個態,不會真的和我們成功集團撕破臉,別說他小小的龍山鎮了,就是何書記和張縣長那兒,也生怕和我們集團處理不好關係,擔心我們撤出千山。”
鄧金山對馬成功的意思心領神會,而後說道,“不過馬總,這次特大暴雨給我們山莊造成的損失不小,據初步統計,損失在兩千萬左右。這個問題我們還是要好好考慮一下,想想該怎麼解決,這萬一下次再有同樣的大暴雨,就算山莊這次修好,下次還得面臨同樣的問題,咱們不能一直這麼往裏面砸錢,這樣下去可是得不償失啊!”
馬成功最近也一直在考慮此事,他看向鄧金山說道,“老鄧,這個問題我已經諮詢過專業人士,這次修繕山莊時,同步在山莊外圍修建一座防洪牆就能解決問題,你最近把主要精力放在修繕山莊的工作上,儘快安排工隊進場施工。”
鄧金山點了點頭。
這時前臺小姐來敲開了鄧金山的辦公室門,“鄧總,龍山鎮的李書記來找您,正在大廳裏候着。”
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啊。
鄧金山和馬成功不約而同對視一眼,馬成功給等鄧金山點了點頭。
鄧金山心領神會地點頭,吩咐前臺小姐,“讓李書記進來吧。”
“好的,鄧總。”前臺小姐點頭出了辦公室,心裏卻有些困惑,鄧總辦公室裏這人是誰?好像隔一段時間就會來這裏,貌似鄧總怎麼什麼事都要聽他的意見?
“老鄧,李瀟陽過來肯定是談山莊拆除的事,記住態度一定要強硬,要打消他下次再來的念頭。”馬成功站起來交代鄧金山。
馬成功點頭,“馬總,您放心,我知道該怎麼做。”
“不過要注意說話的方式,畢竟我們的山莊在龍山鎮境內,也不要把和龍山鎮的關係搞砸了。”走到辦公室門口,馬成功又回頭補充了一句。
鄧金山點頭,馬成功走出辦公室,快步走向樓上去迴避李瀟陽。
馬成功前腳一走,前臺小姐就帶着李瀟陽和歐陽志遠來推開了鄧金山的董事長辦公室門。
鄧金山立刻起身,熱情地向李瀟陽打招呼,“李書記你好。”
李瀟陽也友好地笑道,“鄧總,我們又見面了。”
鄧金山笑呵呵說,“看李書記您說的,我們成功集團在咱們龍山有項目,以後咱們打交道的機會還多着呢……這位是?”鄧金山說着話,目光落在了歐陽志遠身上,一臉好奇。
“我來介紹一下,這是我們龍山鎮項目辦主任歐陽志遠,志遠,這位就是咱們成功集團的董事長鄧金山鄧總。”李瀟陽微微一笑,分別向兩人作介紹。
“歐陽主任好。”鄧金山很友好地上前和歐陽志遠握手打招呼。
歐陽志遠也友好地伸出了手,“鄧總你好。”
“李書記,歐陽主任,快請坐。”鄧金山一邊招呼着,一邊親自給李瀟陽和歐陽志遠沖洗茶盅,熟練地斟茶送上,“李書記,歐陽主任,喝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