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章 偶像的背後
由於晚上音樂節還會繼續,天氣太熱,蘇菲整個腦子還暈乎乎的,甚至連去外面大草原上騎馬遊玩的興趣都沒了,腦子裏一門心思地閃現着偶像宋志燮那張漫畫版冷峻帥氣的臉龐,回到房間裏還沉浸在剛纔的見面中無法自拔,抱着枕頭激動地在牀上打滾。
單純的蘇菲視草莓樂隊和宋志燮爲偶像,但這些在公衆及歌迷眼中光彩照人的新一代優質偶像,私底下卻並不像展現給歌迷和公衆那樣的正面形象。
主唱宋志燮與兩名吉他手謝天、周文三人原本只是混跡於省城的一支地下樂隊,以靠翻唱一些膾炙人口的老歌謀生,初中輟學的三人文化水平有限,由於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在省城丟下搖滾圈混跡多年,一直不溫不火,但卻染上了搖滾圈的惡習,盯着地下搖滾樂隊的頭銜,約炮、睡粉手到擒來,尤其是主唱宋志燮,仗着一張好皮囊和地下搖滾歌手的神祕人設,不知道多少酷愛搖滾樂的女孩子被騙上牀。
直到一年前,三人身上唯一的賣點——年輕帥氣被現任的經紀人看中,加之三人出自搖滾聖地山南省,經紀人敏銳地抓住搖滾樂大有復甦之勢的跡象,將三人招致麾下,煞費心機對三人進行專業化訓練後,以男方一家造星電視臺舉辦的搖滾選秀節目出道,憑藉處心積慮的準備,草莓樂隊橫空出世,三人以年輕帥氣、冷酷憂鬱的鮮明風格,在極短的時間內吸引了一大波女粉絲關注,迅速成爲樂壇一支備受關注的新興搖滾樂隊,開始邀約不斷,出現在各大音樂節上,併成爲音樂節的賣點。
上次在南方的音樂節上,吉他手謝天睡粉一事引發經紀人的強烈不滿,在女粉絲意識到上當受騙即將把與吉他手謝天的私密照賣給一家媒體之前,經紀人憑藉強大的人脈資源,通過緊急公關,最終妥善處理此事,避免輿論事件的發生。
但狗改不了喫屎,吉他手謝天昨天晚上老毛病又犯了,演出結束後,就揹着經紀人把一名狂熱的少婦粉絲偷偷帶回了房間,並且還把和少婦粉絲的私密照片發進草莓樂隊的祕密羣中供宋志燮與周文欣賞。
回到房間的宋志燮,和謝天與周文在羣裏聊了一會兒這次音樂節演出能分多少錢,又萬變不離其宗,把話題轉移到了女粉絲上。
周文:老謝,昨晚那少婦咋樣?活好不好?
謝天:特主動,活特好,水特多,甭提多帶勁兒了,沒看今天哥們走路腿都發軟嘛。
周文:我靠!悠着點,晚上還有演出呢!
謝天;老周你是不是羨慕了?那娘們這會兒正睡覺呢,要不來我房間爽爽?
周文:她願意?
謝天:就一掃貨,我估摸着三人行都成,要不我開導開導她?
周文:這麼刺激的事兒怎麼能少了老宋呢?乾脆玩個四人行得了。
一直不說話的宋志燮看見謝天和周文在三人的羣裏聊得火熱,回了句:老子對少婦沒興趣,你們倆慢慢玩。
周文:哦對了,老宋只喜歡沒開苞的學生妹,不喜歡少婦。
謝天;今天中午那妞兒不就是學生妹嗎?小妞兒長得也挺帶勁兒的,估計很嫩,一摸一把水,絕對符合老宋的胃口。
說者無意,聽着有人,被周文和謝天在羣裏你一句我一句的一慫恿,回想着蘇菲年輕漂亮的臉蛋和高挑曼妙的身材,一個邪惡齷齪的想法在宋志燮腦海中浮現出來。
羣裏,三人露出了廬山真面目,開始把話題轉移到了蘇菲身上,對宋志燮這個朝氣蓬勃楚楚動人的漂亮學生妹評頭論足。
在主唱宋志燮的授意下,吉他手謝天經過一番喬裝打扮,來到了蘇菲的房間門口,環顧四周,按響了門鈴。
正沉浸在與偶像宋志燮見面的興奮中還無法自拔的蘇菲,被突然響起的門鈴聲拉回到了現實中,“誰啊?”
但是外面的人不說話,只是一個勁兒的按門鈴。
蘇菲不由得滿腹好奇,從牀上爬起來走過去,通過貓眼向外一看,只見外面站着一個身材高大的男子,男子上身穿着一件寬鬆的連帽衛衣,整張臉幾乎被口罩遮住,就連眼睛也被墨鏡遮擋住。
男人奇怪的打扮不禁讓蘇菲心生警惕,再次質問,“你是誰啊?”
“是我。”男人知道蘇菲正在透過貓眼觀察自己,說話間,摘下口罩露出廬山真面目,隨即又馬上戴好。
天哪!草莓樂隊的吉他手謝天!
蘇菲的眼珠子差點掉了出來,一臉不可思議,半信半疑再次確認,“你是……是草莓樂隊的謝天哥哥?”
“沒錯,是我。“謝天的回答帶着一絲冷傲和裝逼。
蘇菲連忙打開了門,不等反應,謝天閃電般鑽進房間,快速關上了門。
蘇菲難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謝天,胸前的團團因爲激動而劇烈起伏,“謝天哥哥,你……你怎麼知道我住在這裏啊?你找我有什麼事嗎?”
謝天看見蘇菲激動的反應,心想這妞兒見了自己都花癡的要死,見了偶像宋志燮還不得心花怒放,到時候只要宋志燮一句話,小丫頭恐怕會毫不猶豫的給宋志燮獻身。
謝天摘掉墨鏡,一本正經地問道,“你叫蘇菲是嗎?”
蘇菲興沖沖點頭,“謝天哥哥,我叫蘇菲。”
謝天點了點頭,然後十分裝逼地說道,“菲菲,你知道,有些人追星只是跟風,他們並不喜歡我們草莓樂隊的歌,根本不瞭解我們,別看我們草莓樂隊現在很受大家追捧,其實我們很討厭那些無腦粉,更喜歡像你這樣真正懂得欣賞我們作品的粉絲,今天中午的飯局上,看得出你對我們的作品很耳熟能詳,志燮覺得我們能有你這樣的粉絲很難能可貴,他想進一步認識一下你,希望你能對我們的作品發至內心的提出建議,以一個真正的粉絲來鞭策和鼓勵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