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章 祕密場所
“這地方之前沒來過吧?這裏環境私密,安靜,很適合兩個人清淨,不過消費可一點也不低哦。”看着歐陽志遠那個新鮮勁兒,白晶晶那雙桃花眼透着一絲的曖昧,在溫馨的橘黃色光線下,那張高傲的臉上帶着一絲不多見的溫柔風情。
歐陽志遠回過神來,一點也不客氣地在她旁邊坐下,打腫臉充胖子,“我歐陽志遠也是個男子漢,從來說一不二,不就是請客嗎,今天豁出去了,一個月工資總夠請白姐喫頓飯了吧。”
“得了吧,用不着你請。”白晶晶笑着搖搖頭,已經爲他倒了一杯紅酒,端起杯子遞給他,“來,咱們先喝一杯。”
“白姐,你下午還得上班,中午喝酒沒事吧?”歐陽志遠還是很謹慎地提醒她。
白晶晶無所謂地笑笑,“今天禮拜五了,下午去不去有什麼關係呢?”
“也對,反正你們紀委的人也不會查到自己人頭上。”歐陽志遠笑笑,然後眨眨眼問道,“白姐,你今天把我叫到這種地方來,該不會只是想和我喝酒這麼簡單吧?”
白晶晶的目光有些曖昧,嘴角帶着一絲嫵媚的笑意,“先喝了這杯酒,咱們邊聊邊喫,難得你小子今天還能想起我。”
白晶晶說着,端起紅酒杯和歐陽志遠示意了一下,抄着那張紅潤性感的嘴脣送去。
如果今天是工作期間,歐陽志遠因爲有上次被人舉報的教訓,是怎麼也不會在工作日飲酒,但今天他請了假,無事一身輕,也便舉杯輕輕抿了一口紅酒,放下杯子,看着在暗淡光線下臉色透着一絲嬌紅的白晶晶問道,“對了,白姐,千山縣紀委三室的葉主任離開,你知道這件事嗎?”
白晶晶點點頭,頗爲感慨地道,“葉眉的離開,對千山的紀檢系統可是一大損失,前些年千山的很多案子都是在她的堅持下才辦的,千山的紀檢系統每年在南州的紀檢系統考覈中都是優秀,這葉眉一走,對千山紀檢系統的工作影響很大。”
上一次白晶晶負責的異地案件,特意從千山抽調了葉眉協助自己,在整個案件辦理過程中葉眉所表現出的專業性和認真負責的態度,讓白晶晶對這個不苟言笑的女人從心底裏很賞識,甚至在案子快結束時,白晶晶還特意找葉眉談了一次話,想把葉眉調到市紀委來工作,但葉眉告訴白晶晶,自己的調動手續已經下來了,自己馬上要調回老家東江工作,謝絕了白晶晶的好意。
歐陽志遠也是點着頭,帶着一絲惋惜道,“是啊,葉主任可是千山紀檢系統的一把利劍,她這一走,對千山紀委的工作影響着實不小啊!”
見歐陽志遠似乎對葉眉的離開有些依依不捨,白晶晶的眼神透着一絲質疑,“你好像很捨不得葉眉同志的離開?怎麼?難道你和葉眉同志之間有什麼祕密?”
歐陽志遠連忙否認,“白姐你瞎說什麼呢,我只是覺得葉主任離開千山,是千山官場的一大損失。”
“你小子不也一樣,龍山和千山沒了你歐陽志遠,也是一大損失。”白晶晶說話時的表情帶着一絲神祕的樣子。
歐陽志遠聽着白晶晶這句話似乎另有玄機,不由得心中起疑,但還是揣着明白裝糊塗,“白姐,你這話什麼意思?”
白晶晶莞爾一笑,乾脆就說的直白了一些,“你小子會給我裝傻呢,你真以爲我不知道你什麼情況啊?前兩天我還去你們千山檢查工作了,季書記可是親口給我說市委準備破格提拔你到市裏工作,而且還是楊書記和張市長的意思,不過你在龍山乾的確實不錯,現在整個南州的領導幹部,誰不知道龍山有一個紅色文旅產業項目,就連魏省長都親自去參觀調研了,有這回事吧?”
歐陽志遠不由得暗自喫驚,自己一個基層小人物被提拔的消息,竟然連白晶晶這樣身居高位的大人物都瞭如指掌。不過回頭一想,也不奇怪,如果連她這個級別的領導幹部對南州的人事調整動向都一無所知,那其他人就更沒資格知道了。
於是歐陽志遠也沒否認,只不過說的很圓滑,“是有這麼回事,但八字還沒一撇呢,所以也沒告訴白姐,還望白姐見諒。”
白晶晶畢竟是市紀委副書記,加之家裏那位和家公過去都是南州官場有一定身份地位之人,從南州主要領導調整,市委書記和市長都是從外面空降而來開始,坊間就出現了一些關於省委真實用意的傳聞,到楊昌坤和張鐵軍的一系列舉動,尤其是對唐大年退位讓賢之前擬定的幾十名幹部提拔使用問題暫時凍結,更加映射出了兩人來南州搭班子的真實使命。
特別是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魏增賢來南州調研時的講話,足以看出省委是有意用楊昌坤和張鐵軍來打破南州的政治亂局。
歐陽志遠是楊昌坤的救命恩人,這次市委準備對他破格提拔,這讓白晶晶預見了歐陽志遠將來的前途一定是無量的,而且歐陽志遠的下一步使用是擬定的南洲日報社辦公室主任崗位,乍一看,這個崗位的職級含權力量似乎並不如其他行政機關單位的正科幹部高,但從宣傳的角度來說,其實是掌握了很多事情的第一手資料。
白晶晶之所以帶他來這個地方喫飯,一來也是想放鬆一下,二來也是藉着這個機會,和歐陽志遠拉近一下關係,以便今後也能第一時間瞭解到一些市委的最新動向。畢竟自己是紀委副書記,也便於自己能夠在今後的辦案過程中進一步明確方向,向兩位主要領導的意圖靠攏。
“以後還得仰仗你歐陽主任多照應點兒你白姐我。”白晶晶曖昧地笑着,端起酒杯向歐陽志遠敬過去。
歐陽志遠忙舉起酒杯碰了一下,謙虛道,“白姐你這是哪裏話,你是領導,我是下屬,這句話應該我說纔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