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1章 歐陽志遠的感覺
唐誠會意一笑,頓感心中一陣快意,立刻舉杯笑道,“崔書記,吳市長,我敬你們一杯,一想到姓楊和姓張的焦頭爛額,我就高興。”
三人又舉杯碰了一杯。
崔國富放下酒杯,沉吟道,“當然,讓他們爲此焦頭爛額,這只是其一,並不是我們真正的目的,關於這件事呢,我和吳市長去家裏給老爺子彙報了一下,老子果然還是深謀遠略啊,老爺子提到了一件事,我覺得很好,很有必要,這也是我和吳市長今天來的主要原因。”
唐誠意識兩人此番過來另有目的,便一臉疑惑,“崔書記,吳市長,老爺子提了什麼事?”
崔國富看着唐誠,先提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問題,“唐總,你覺得現在令楊昌坤和張鐵軍最頭疼的是什麼?”
唐誠回答,“當然是那幾家企業變卦,給他們打了個措手不及,拆了他們的臺。”
崔國富微微點頭,“沒錯,爲此昨天晚上楊昌坤專門召集開了一個臨時常委會,就這件事進行了專門的安排,要求市委市政府的班子領導利用各自的人脈資源進行招商,可見楊昌坤的壓力有多大,老爺子的意思是,利用這個機會,如果我們能站出來給楊昌坤補臺,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或許後面在一些事情上,楊昌坤會慎重考慮。”
唐誠大概聽出了崔國富的弦外之音,“崔書記,您的意思是?”
“老爺子的意思是,既然南水那邊的礦遇到了麻煩,而且燕京的記者已經和那個歐陽志遠接過頭了,十有八九他們取證到的一些資料已經到了楊昌坤和張鐵軍手裏,正好這個時候他們也遇到了麻煩,迫切需要談下幾家企業,如果這個時候你能主動站出來,在南州投資,就等於是給楊昌坤和張鐵軍雪中送炭,想必到時候在金山礦業的問題上,他們也會網開一面,這是一個一箭雙鵰的事,唐總你覺得呢?”
唐誠一聽,頓時恍然大悟,神色快速變幻着,隨即毫不猶豫地點頭道,“只要能保住南水的產業,這當然沒問題啊,我怎麼就沒想到這一點呢。”
崔國富沉聲笑道,“連我和吳市長都沒想到,還是老爺子看得遠啊。”
由於唐誠不便直接出面,在崔國富的授意下,唐誠吩咐宋濤儘快以山南誠信資本的名義,包裝一個金山礦業提技改造的項目,由吳勇引薦給市長張鐵軍。
商定雪中送炭計劃後,吳勇突然擔心起一件事來,隨即透着一絲不安,問唐誠,“千山那邊的事處理的怎麼樣了?那個花貓沒亂說吧?”
唐誠成竹在胸道,“沒亂說。”
吳勇還不放心,“那件事一定要處理好,不要節外生枝。”
唐誠自信滿滿地笑道,“吳市長,您放心吧,只要花貓不亂說,千山那邊就沒什麼事。”
“那個寧偉也是個隱患,他們局長賀平不是已經懷疑他,要對他停職調查嗎?”吳勇提醒道。
唐誠一臉沉着地笑道,“吳市長,您就放一百個心吧,寧偉現在已經不在千山了,丁局長昨天就把他調任市局辦公室當主任了。”
吳勇一聽,這才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心裏的不安放下了。
市委旁邊的小飯館包間裏,歐陽志遠和喬良一邊喫飯,一邊閒聊。
“喬哥,喝點酒吧?”爲了感謝喬良上次對何秀琴的幫助,歐陽志遠提議兩人喝一點。
喬良婉言謝絕,“下午還上班,酒就不喝了,等下次有時間再喝。”
“那也行。”歐陽志遠點點頭,於是端起茶杯敬道,“喬哥,那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我親戚的事感謝喬哥幫忙,一直說當面感謝喬哥,一直沒機會。”
喬良笑道,“都是自己人,用不着這麼見外,說不定以後我還有什麼事情需要你老弟幫忙呢。”
兩人以茶代酒,抿了口茶水,喬良關心道,“對了,你那個表姐在中心醫院工作還順利吧?”
歐陽志遠點點頭,“拖喬哥的福,孫院長給安排了個心胸科副主任,很順利。”
“那就好。”喬良點點頭,接着拋磚引玉,“志遠,那幾家企業突然放棄簽約,具體怎麼回事兒?你知道嗎?”
歐陽志遠停下筷子道,“我也覺得奇怪,省府一處的副處長齊雪豔是我大學同學,我還專門委託她調查了一下,現在的情況是那幾家企業和寶陽市簽約了,可以肯定的是寶陽市截胡了。”
喬良神色凝重,放下筷子,嘆氣道,“爲了和這幾家企業簽約,楊書記和張市長忙活了大半年,本來已經談好了,沒想到到跟前了,他們轉頭去和寶陽市簽約了。這件事搞得楊書記和張市長現在很頭疼啊。”
歐陽志遠道,“我懷疑是有人故意從中作梗。”
喬良擡頭疑惑地看着歐陽志遠,“爲什麼這樣說?”
喬良不是外人,歐陽志遠直言不諱道,“咱們南州給他們提供的落戶政策放眼整個山南省,那都是絕無僅有的,已經足夠誠意了,但寶陽市給他們的落戶政策,偏偏比咱們更優惠,我想如果寶陽市在不知道咱們南州的落戶政策之前,是不可能拿出這樣的政策來,唯一的可能就是有人把南州的落戶政策泄露給了寶陽市。”
喬良有些半信半疑,“你懷疑是有人故意把南州的落戶政策泄露給寶陽市,從中故意搞破壞?”
歐陽志遠也不敢把話說死,“我是這麼想的,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不一定就對。”
喬良思忖了片刻,幽幽地看着歐陽志遠道,“志遠,聽你這麼一說,看樣子的確是有人故意想搞破壞,給楊書記和張市長製造壓力,不過現在的當務之急不是去調查到底是誰在背後搞破壞,而是想辦法怎麼把這次招商引資大會的事應付下來,楊書記和張市長爲這件事已經是焦頭爛額了,如果到時候簽約大會上沒有企業和南州簽約,這影響的不僅僅是楊書記和張市長個人,更會影響外界對我們南州的看法,從而影響南州以後的招商引資工作和改革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