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2章 夢見生孩子
一聽巫玉芬同意私下交流,宋濤心中一喜,笑呵呵的點了點頭,“那好,巫經理,待會兒見。”
目送宋濤離開後,巫玉芬起身去反鎖上辦公室門,有些急不可耐的給弟弟巫玉強打電話過去,“玉強,我讓你辦的事你辦的怎麼樣了?”
“姐,我在你們廠子附近找了個地方,已經盤下來了,正準備打電話給您說呢。”巫玉強正在盤下的店面裏接姐姐巫玉芬的電話。
巫玉芬叮囑道,“那你就抓緊註冊公司,辦理手續,儘快讓公司開業。”
巫玉芬怕公司開的晚了,耽誤了這筆送上門來的生意。
“好嘞。”巫玉強答應着,隨即又有些擔心,“姐,你說萬一姐夫知道了咋整?他不讓你做生意。”
“你不說我不說,他怎麼會知道?”巫玉芬一臉不屑,“再說了是你開公司又不是我,他能管我,他還能管得了你呀。”
給弟弟巫玉強一番交代,因爲女兒高三要上晚自習,下班後巫玉芬先去女兒楊婷所在的學校送了趟飯,才按照宋濤發來的地址,打車前去赴約。
晚上六點半,巫玉芬急匆匆的來到了一家茶餐廳,在一間環境優雅的包間裏見到了等候多時的宋濤。
巫玉芬一臉歉意道,“宋總,實在不好意思,下了班我去女兒學校送了趟飯,耽誤時間了,讓你久等了。”
“不礙事。”宋濤大度的笑了笑,接着好奇地問道,“巫經理,你女兒在寄宿學校住嗎?”
巫玉芬搖搖頭,解釋道,“我女兒現在讀高三,晚上要上晚自習,我下午下班第一件事就是先去給她送飯。”
宋濤估計討好道,“巫經理您愛人是南洲市委書記,您又是國企裏的幹部,你們兩口子這麼優秀,想必你女兒也很優秀,學習成績很好吧?”
提起女兒的學習成績,巫玉芬就頭疼,“唉,別提了,是一點也沒遺傳我和我愛人的基因啊,學習成績還好呢,一塌糊塗,這都高三了,馬上要高考了,快愁死我了。”
宋濤笑道,“這有什麼好愁的,巫經理您愛人是南洲市委書記,高考的目的不就是爲了上大學嗎,只要楊書記稍微動一下他的權力,給孩子在山南省上一個好的大學還不是很簡單的事?”
說起這個巫玉芬就來氣,臉色一沉,氣呼呼道,“有這麼簡單就好了,我愛人那脾氣你是不知道,我昨天去南州就是爲了給他說這件事,可我剛一提出來,他就上綱上線的,氣死我了快!”
宋濤問道,“楊書記不同意?”
“豈止是不同意,而且還讓我不要搞什麼夫人腐敗,什麼是夫人腐敗?這些年我什麼時候利用他的影響力搞腐敗了?要真這樣,我還能在廠子裏幹這麼多年!”巫玉芬氣咻咻地發起了牢騷。
宋濤笑了笑,道,“看來楊書記對自己和家人的要求還真是嚴啊,不過孩子的事可不是小事,上一所好的大學,孩子將來進入社會也起碼有一個謀生的飯碗,對了,巫經理,你要是不介意的話,孩子上學的事,我可以替你打聽打聽。”
巫玉芬半信半疑地看着宋濤,“宋總有這方面的路子?”
宋濤含蓄一笑,“認識一些這方面的朋友,巫經理要是願意的話,我可以先替你打聽一下。”
巫玉芬近來一直爲女兒上大學一事頭疼,一聽宋濤有這方面的路子,既然丈夫楊昌坤不肯出面,巫玉芬頓時猶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忙欣喜地點頭道,“宋總,那就麻煩你了。”
宋濤笑呵呵道,“巫經理客氣了,我這人喜歡交朋友,巫經理一看也是性情中人,希望以後能和巫經理成爲朋友。”
南水這邊,晚上的酒宴就沒那麼輕鬆了,酒局是任和平組織的,喬芳萍是新來的縣長,又是女同志,在任和平之前的計劃中,自己這個副書記應該上位縣長,現在喬芳萍從市裏空降下來,等於搶走了任和平的機會,讓他心裏對喬芳萍的到來十分牴觸。
從人大李正康辦公室出來,歐陽志遠和喬芳萍分別回了自己的辦公室。連日來的加班加點熟悉南水的工作環境,讓歐陽志遠感到了些許的疲憊。
下班前,他揉了揉鬢角,靠在老闆椅上想閉目眼神一會兒,不了卻打了個盹,做了個夢。歐陽志遠竟然夢於靜雅給自己生了個兒子,自己抱着兒子坐在牀邊,旁邊站着喬芳萍、呂倩、白晶晶、秋月等幾個紅顏知己,這幾個女人臉上都帶着開心的笑容,齊聲向歐陽志遠道賀。就在這時,不知道上官飛雪突然從哪裏衝出來,一把將孩子奪了過去,氣呼呼地說道,“志遠哥哥,你爲什麼不要我,爲什麼要和別的女人生孩子,我討厭你!”說完,抱着孩子跑了。
歐陽志遠打了個哆嗦,猛然驚醒,看着周圍的環境,才意識到這是一個夢。腦海中浮現着夢裏的情景,不禁有些心有餘悸,想到自己和這些紅顏知己之間有始無終的感情,就有點無所適從,與這些紅顏知己之間,有些屬於自己當初離婚受到打擊後放縱帶來的結果,尤其是與白晶晶、秋月、喬芳萍、上官飛雪之間,更是有過身體的接觸。
現在的他,已經走出了婚姻失敗的陰影,徹底的振作起來,想放棄這些孽緣,可內心深處的貪慾卻讓他有點割捨不下。尤其是喬芳萍現在也來了南水,再次成爲她的直接上級,這會讓這段感情更加的難以徹底斬斷。但他很清楚,兩人之間的關係再發展下去也不會有任何結果,只能是害了彼此。
想起上次上官飛雪回南州後,次日就離開了南州,他知道那是小丫頭傷了心,離開後就再也沒有聯繫過自己,也不知道她還有沒有在生氣。歐陽志遠打算找個時間主動給上官飛雪打個電話,雖然自己無法收她做老婆,但也不想讓小丫頭傷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