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軍閥混戰
川北到漢中的道路雖然險峻,但奈何葉天早就修了公路,而且還是八米寬的油柏路,川北的九個師,每個師都有一個48門75毫米野戰炮團,仿製的法式七五小姐,射速高達每分鐘12發。
再加上這一年多來,四川又生產了一百多架攻1式攻擊機,200架轟1式輕型雙翼轟炸機,以及40架單翼轟3式中型轟炸機,所以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第七軍只是短短一天時間就攻入了漢中,大軍源源不斷的開進西北。
老馮在漢中足足放了三個師,卻不曾想,一天就被打得全軍潰敗,當得到詳細的戰報後,差點沒被嚇死,萬炮齊鳴,天上下蛋的飛機數都數不清。
他的三個師竟然是被人家一個師擊潰的,說好聽點是一天時間,說難聽點,人家只是一個衝鋒,就連續攻破了他的數道防線,苦心經營了幾年的防線,在對方面前就如窗戶紙一樣,若不是那個師沒有乘勝追擊,恐怕就不是潰敗,而是全軍覆沒。
此時老馮腸子都快悔青了,當初真不該答應讓葉天修那什麼公路,暗罵葉天完全不顧及情面,將他這個老哥往死裏揍,而且他並沒有發通電支持老段他們好不好?可是葉天卻拿他第一個開刀。
其實他心裏也明白,並非葉天針對他,而是他擋住路了,見四川的大軍,就像泄了閘的洪水一樣衝向了漢中,更要命的是這條油柏公路都快修到西安了,這麼漂亮的路他又捨不得炸,只好跑路。
老馮也是果斷之人,立馬就帶着剩餘的三個師向東逃去,這仗根本就沒法打了,再不走,恐怕這點家底都要敗光。
王虎見馮國章逃了,並沒有立即追擊,而是讓三貴帶第七軍北上掃橫西北其他殘餘勢力,二天後,10萬大軍以及武器裝備,全都出川進入了漢中,留下一個師駐守,其它大軍浩浩蕩蕩的向東殺去,直撲潼關。
曹錕在漢陽的日子同樣不好過,周道剛帶着第五軍走陸路進攻宜昌,而尹昌衡卻帶着第六軍坐船順江而下,只是一天一夜,就兵臨武漢,大小船隻上千艘,當即就將三哥嚇傻了。
在軍艦炮火的掩護下,尹昌衡同樣只用了一天,就攻克了漢陽,順帶將南岸民黨佔據的武昌也拿下了。佔據武昌的民黨軍隊見勢不妙,慌忙退往岳陽,尹昌衡並沒有下令追擊,只派了一個師駐守,剩下的兩個師下船登陸後,向北追擊曹錕去了。
短短三天時間,四川的兩路大軍就攻入了湖北和西北,舉國震驚,讓全國各方勢力都醒悟了過來,四川的大軍纔是葉天的起家部隊,而北方的兩個軍只不過是青島之戰時,人家急匆匆招募的新兵。
由於北方的兩個軍在山東中日大戰時大出風頭,所以大家下意識都忽略了四川的主力大軍,此時兩路大軍兵出四川,如摧枯拉朽般橫掃西北,湖廣,讓他們見識到了什麼纔是真正的精銳,心裏都拔涼拔涼的。
曹三哥帶着兩個師坐火車,一路逃到了襄陽纔敢喘口氣,而馮國璋也撤到了洛陽,老吳本來是打算北上保定,再突襲京城和葉天來個城下之盟,可見兩位大哥被攆得像兔子一般,哪裏還敢搞什麼城下之盟?
一邊拍電報給曹錕讓他一定要死守襄陽,一邊又給南陽的那個師下死令,無論如何也要守住潼關,而他自己則是帶着三個師連夜坐火車回援河南。
曹三哥雖然軍事水平不行,但三國演義也沒少看,況且中國幾千年打了那麼多仗,不用看地圖都知道襄陽的重要性,但他不敢守呀!一旦王虎攻克潼關,殺入南陽,他跑都沒地方跑,所以只是稍作停息,就奔着南陽而去。
曹錕剛走一天,尹昌衡就帶着兩個師佔領了襄陽,若不是葉天交代要悠着點,他非將這個逃跑將軍屎都打出來不可。
王虎同樣也沒有急着猛攻潼關,而是數萬大軍做出一副要喫人的架勢,蓄勢待發。
老吳剛趕到洛陽,就聽說三哥棄了襄陽撤到南陽來了,差點沒氣死,這連襄陽都不守那還打個屁,河南一馬平川,若是守住南面的襄陽和西面的潼關,也許還能扛上一陣,可現在拿什麼扛?
馮國璋在洛陽同樣破口大罵,曹錕實在太不像話了,他棄了西北那是沒辦法的事,是着了葉天的道,讓他修了什麼公路,而且對方的人數又比他多,可襄陽的戰略地位那麼重要,既然一槍不放就跑了。
人家從襄陽殺入南陽,潼關能守得住那就見鬼了,一旦潼關失守,西北的10萬大軍殺入中原,幾百門飛機大炮誰擋得住?又往哪裏跑?往北去京城和葉天搓麻將?還是去江淮和張勳他們擠在一堆,讓人一鍋端了?
葉天沒有下令兩路大軍夾擊河南,而是對峙了起來。由於老吳準備偷襲京城,所以寧靜的第三軍也沒有立即向滄州發起進攻,在滄州百里之外就停了下來,以觀局勢變化。
葉天可不敢小覷吳秀才,萬一寧靜和老段在滄州打的熱火朝天時,老吳坐火車直撲京城而來,那玩笑就開大了,京城留守的一個師,可是剛剛整編的,別到時候將他趕出了京城,逃到草原或南下滄州,那臉就丟大了。
蔡鍔倒是向濟南發動了猛攻,小徐十多萬人馬在日本人的指導下挖戰壕防炮洞倒是勉強能撐住,而蘇北和安徽以及南京的北洋各部卻是看起了戲來,都罵曹老大和馮老大沒個卵用。
但他們很快就笑不出來了,半個月後,周道剛的第五軍總算殺到了武漢,第五軍並沒有北上襄陽,也沒有南下岳陽,而是水陸並進先克九江,然後直撲南京。
王海波同樣也派了兩個師由東向西進攻南京。
李純,頓時就慌張了起來,暗罵葉天簡直就是瘋狗亂咬人,他們倒是想跑,可往哪裏跑?海軍早就封鎖了長江,人家東西兩面夾擊,難不成要南下江西投靠民黨?那還不如投靠葉天算了。
但孫傳芳卻不這麼想,南京城高池厚,而他們又手握5萬北洋精銳,兩邊進攻的人馬最多和他們差不多罷了,只要堅守十天半月,說不定天下局勢就會發生變化,所以兩人一合計,決定死守南京。
老段同樣沒想到,葉天東一榔頭西一錘子,竟然敲到南京去了,他可是打着情況不妙,就撤到南京去組建北洋政府,然後和民黨聯手跟葉天分庭抗禮,所以急忙命令李純和孫傳芳一定要死守南京,又命張勳和徐紹楨支援南京。
兩人哪裏肯去?就是想去也去不了呀!長江上那密密麻麻的小炮艇多的嚇人,雖然上面的火炮口徑很小,但也不是那些木船能擋住的,所以兩人懶得鳥段祺瑞。
他們不鳥卻有人鳥,孫見葉天竟然要進攻南京,眉頭皺成了川字,本來就想着趁兩邊打的火熱時,突襲南京,然後組建政府,畢竟在廣州名不正言不順,太難看了,只有拿下南京才能和葉天分庭抗禮。
所以立馬就命令江西的3萬多大軍進攻浙江,牽制第九軍的兵力,最後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從廣東抽調了一個師的兵力進攻福建。
孫道仁立即就慌了神,一邊組織人馬防禦,一邊通電錶示擁護葉天並接受領導,請求速派援軍,他有自知之明,知道憑福建的兵馬是擋不住民黨進攻的,葉天如今兵鋒正盛,不投靠他投靠誰?
葉天也是惱火不已,第九軍兵力稀少,哪裏有多餘的兵力去池援福建?但人家都通電投靠了他,又不能見死不救,而且對民黨不老老實實窩在廣東也是恨得牙癢癢,於是電令廣西的第四軍發起進攻,準備將民黨的老窩端了。
民黨內部一直都分成了兩派,一派覺得可以和葉天協商組成聯合政府,而另一派卻是認爲葉天和老袁一樣,也是革命的對象,必須打倒,此時見葉天徹底撕破臉皮,竟然要端他們的老窩,也顧不了那麼多了,立即發出通電,宣佈組建政府,孫任臨時大總統,並將進攻福建的那個師又調了回來,準備迎擊廣西的大軍。
奉天的張作霖同樣勢如破竹攻佔了吉林,準備向黑龍江進軍,許蘭州見勢不妙,也依葫蘆畫瓢通電擁護葉天,並接受其領導,求主持公道。
葉天立即就電令張作霖不許再進攻黑龍江,否則將視其爲對中央政府的挑釁,同時心裏也納悶,奉天不但有老張的27師,還有馮德磷的28師,兩軍互不統屬,老張哪來的精力去進攻吉林和黑龍江,難道不怕被28師爆菊嗎?
張作霖接到葉天的電報後,只是稍微猶豫了一下,就繼續對黑龍江發起進攻,同時通電加入到了反對葉天的大軍中。
葉天氣的半死,情報局也終於徹底搞清楚了東北的狀況,原來是日本人搞的鬼,讓馮德麟和張作霖達成了協議,一起進攻吉林和黑龍江,奉天歸老張,吉林和黑龍江歸馮德麟,老張雖然心有不甘,但面對日本人的威脅,也只能妥協。
葉天立即就想下令海軍出擊,封鎖日本,再去東京灣打上兩炮,教訓一下小鬼子,可一想到上個月人家的兩艘扶桑級戰列艦好像已經下水了,哪裏還敢再去?
只好一邊派人去拉攏馮德麟,承諾讓他做東三省巡閱使,一邊令盧佔魁的第二騎兵旅池援黑龍江。
寧靜見到處都打得火熱,而且吳佩孚又縮回到了河南,是再也忍不住了,七萬大軍頓時向滄州發動了猛攻。
一時間,戰火燒遍了大江南北,百姓苦不堪言,參戰人數已過百萬,但葉天憑藉着數年來積攢下來的底蘊,九個軍40餘萬大軍,硬是打的各方勢力節節敗退。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