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都打不起
活脫脫的就是一場屠殺表演,屠殺英國人的坦克以及土耳其人的步兵。
蔡鍔不是沒有想過要乘勝追擊,但一來是對方也佈置了防線,二來是怕英國佬趁機展開炮擊或派出轟炸機,所以才下令收兵。
伊拉克北部進入到土耳其境內後,地勢就開始起伏起來,除了這條亞歐大陸的通道外,其餘地方汽車很難通行,否則他還真想迂迴包抄。
在見識了坦克的威力後,他覺得即便他們兵力要遠遠少於對方,但只要切斷敵軍的退路,然後再讓裝甲旅打頭髮起衝鋒,想要全殲這40萬大軍有些困難,可起碼也能殺它個大半。
裝甲旅回來後,全都是一副意猶未盡的樣,看着周圍投來羨慕與崇拜的眼神,裝甲旅的士兵個個昂首挺胸,得意無比。
他們也確實有得意的理由,短短一個小時的交戰,共擊毀英軍的坦克180餘輛,至於公母他們卻是分不出來的,消滅土耳其整整1萬大軍,打死和俘虜的英國士兵加起來也有好幾百,而自身付出的傷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五輛輕型坦克被摧毀,十輛趴窩被拖了回來,還有20多輛受了輕傷,戰死和受傷加起來也不到50人,這樣的戰績,足以讓其他各部羨慕得直流口水。也足以讓蔡鍔帶着一干參謀,跑到前線來親自迎接。
吃了這麼大的虧,英國佬豈能善罷甘休?雖然被華夏人的坦克嚇得不輕,但也並未覺得華夏人及時退了回去,採取防守有什麼不妥。
他們的兵力足足是對方的一倍,要是對方還主動進攻,那反而會讓他們難以理解。
英軍的最高指揮官甚至來不及清點傷亡,就下令土耳其人展開瘋狂的報復。
這次不單單是200多門重炮,就連各師的75毫米野戰炮也紛紛開火,炮擊對面的防禦陣地,而後方機場的飛機也再次起飛昇空,奔着前方撲來。
顯然,英國佬打算全面進攻了,反正土耳其人死多少,他們是不會關心的,所以想要憑藉人數優勢,看能不能一舉突破華夏人那長達50公里寬的防線。
在對方坦克實力如此恐怖的情況下,再搞什麼以點破面,那就是天大的笑話。
見英國佬發瘋,蔡鍔也不含糊,同樣命令各師的野炮開火還擊,重炮旅和火箭炮營自行*炮營也再次咆哮了起來。
雙方加起來足足幾千門大炮,在50公里寬的防線上展開了對轟,每一分鐘消耗的炮彈,都是海量的,但雙方都打出了真火,根本就停不下來。
土耳其後方的野戰機場剛剛有異動,高空偵察機就將情況報到了指揮部,蔡鍔也只能下令殲擊機升空迎敵。
最後索性一咬牙,命令200架輕型轟炸機和一百架中型轟炸機也出動,200架輕型轟炸機的目標是對方的炮兵陣地。而一百架中型轟炸機則是奔着對方的機場而去。
此時蔡鍔也顧不得冒不冒險了,先將對方的機場炸了再說,但還是交代中型轟炸機儘量高空投彈,否則萬一被打掉下來一架,那可就損失大了,墜毀兩架飛機倒是無所謂,可飛機的殘骸是萬萬不能讓英國佬得到的。
雙方的殲擊機再次糾纏在了一起,英國佬的500架轟炸機同樣是朝着中國的炮兵陣地而來。
儘管炮兵陣地都有防空火力,儘管土耳其人的技術實在不咋地,但還是炸燬了不少大炮。
雙方的轟炸機*叉而過,都是大眼瞪小眼,英國的殲擊機倒是想要衝過去捏兩隻軟柿子,可由於上次損失了200多架,所以面對中國的40多架殲擊機,剩餘的300多架殲擊機,根本就脫不開身。
英國的飛行員可沒有日本人那樣悍不畏死,明知道打不過還要硬着頭皮上。大多都是選擇遊鬥,說難聽點,就是老遠就開始逃跑,等油耗都差不多了,再還航。
沒有人願意正面和中國的殲擊機戰鬥,那金屬飛機實在太恐怖了,無論是速度還是機動性都不是他們那雙翼木製飛機能比的。
飛機交戰也只是短短半個小時就結束了,但地面的炮火仍然在持續對轟,一百架中型轟炸機也正在從巴格達趕來。
英國佬也是有防空機關炮的,所以這次雙方的轟炸機都有損失,英國佬見飛機的損失率實在太大,也不敢繼續再讓飛機升空了。
他們英國足足給土耳其人以白菜價賣了2000架飛機,可戰爭還未開始,就被華夏的中型轟炸機炸燬了大半,等他們反應過來開始防備時,已經爲時已晚,只剩下了500架殲擊機,和500架轟炸機。
這點飛機對英國其實不算什麼,反正英國已經在研製下一代新型飛機,所以一戰時遺留下來的2萬多架各種飛機遲早也是要淘汰的,但即便英國人在財大氣粗,想要千里迢迢的將這些裝備運送到土耳其來,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四年的戰爭,英國的商船被德國潛艇幹沉了無數,這次若不是有美國和歐洲其他盟友的鼎力相助,英國也不可能短時間就在埃及和土耳其武裝起80萬大軍出來。
英國佬的飛機不出動,蔡鍔當然也不會讓飛機出動,畢竟他們的飛機太少了,損失一架就少一架。
所以一百架中型轟炸機,也只是在高空轉了一圈就開始還航,面對下方殲擊機的虎視眈眈,飛行員們還是覺得晚上來轟炸更安全一點。
降低高度,顯然是個殲擊機,當活靶子,但不降低高度,六七千米的高空,即便將*扔下去,恐怕也只會將珍貴的炮彈浪費掉。
炮擊足足持續了一個小時才結束,土耳其人第一次進攻就出動了15個師,總計16萬人,發起了全線進攻。
這時在戰壕裏窩了一天,被炸得頭昏腦脹的附屬國軍隊和29軍官兵,也終於有了用武之地,在軍官和老兵的喝罵聲中,紛紛拿起槍開始戰鬥。
就算戰壕被炸得面目全非,而裝甲車爲了躲避炮擊,也藏到了後方,但在重機槍迫擊炮,輕機槍半自動步槍,以及*和*,組成的遠中近三波火力網的打擊下,土耳其人再悍不畏死,也無法靠近第一條防線百米之內。
第一波進攻剛退回去,英國佬就再次展開了炮擊,蔡鍔也只得下令開炮還擊。
一個下午,土耳其人足足發動了四次進攻纔算結束。
夜幕降臨,雙方都在清點損失和彈藥消耗。
傷亡報告,蔡鍔只是看了一眼就丟在了一邊。29軍傷亡3000餘人,附屬國軍隊傷亡1萬餘人,大多都是炮擊造成的,之所以附屬國軍隊會多出幾倍來,那是因爲他們鬼喊鬼叫,四處亂竄,對於這點傷亡,蔡鍔連眼皮都沒眨一下。
他驚訝的是彈藥消耗之大,遠遠超出了他的預估,拿着報告的手都抖了一下。
這一天下來的彈藥消耗量,竟然比當初他們拿下整個中東地區,打了兩個多月消耗的彈藥還要多。
各種子彈炮彈足足消耗了1/3,他本以爲準備的已經夠充分了,可現在卻發現要是英國佬再發動兩天這種高強度的進攻,他們就要到斷糧的窘境了。
蔡鍔已經猶豫要不要更改作戰計劃了,否則別說僵持一個月,恐怕一個星期都夠嗆,同時心裏也是惱火無比,這英國人他媽的還會不會打仗?
正面不好突破,難道不知道分兵迂迴嗎?硬要在這裏死磕,除了炮擊還是炮擊。
他想好了,要是明天英國佬,還這樣進攻的話,那他就命令12軍棄了汽車,徒步迂迴到對方後方去,然後發起進攻。
第二天,土耳其人再次發起了進攻,但卻是選擇了從幾段進攻,大炮也是集中朝這幾段轟擊。
蔡鍔見狀,總算鬆了口氣,這樣的進攻雖然也算兇猛,但力度遠遠不是昨天可比的,打上一兩個星期還是沒問題的。
不是英國不想再發起全面進攻,也不是心疼土耳其人的傷亡,而是他們的彈藥也消耗非常大,晚上英軍最高指揮官接到彈藥告急的報告時,同樣被嚇了一跳,隨即就反應了過來,這裏是土耳其,不是歐洲。
即便他們這幾個月來運送了大量的彈藥物資到土耳其,但想要運送到前線來,也不是短時間內就能辦到的,因爲沒有火車,完全要靠馬車拖拽。
這樣的後勤補給方式,是萬萬無法滿足歐洲戰場時那樣的激烈戰鬥,所以不得不節約彈藥,這讓財大氣粗的英國佬很不習慣。
華夏人打仗,一旦正面無法突破,陷入了僵持,往往會選擇迂迴包抄,切斷後路,或者施展計謀。
但歐洲人卻沒有這樣的傳統,在他們看來正面無法突破,那是火力不夠強大,只要有足夠強大的火力,再堅固的防線也能被攻破。雙方的作戰思維天差地別。
再一連進攻了三天都無果後,英國佬也覺得這樣僵持下去不是辦法,這三天來傷亡人數已經高達7萬,彈藥消耗也非常巨大。
土耳其的動員能力,遠遠不是歐洲國家能比的,想要滿足這40萬大軍的作戰需求,已經在拼盡全力了。
英國人不是沒有想過分兵從格魯吉亞繞道去進攻巴格達或者兩面夾擊對面的20多萬大軍,但同樣由於道路不好走,一旦這樣,就必須要將重武器全部捨棄,在沒有重武器的情況下,還不如從正面強攻,至於派出小股部隊偷襲什麼的,完全不在英國佬的考慮範圍之內。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分兵的話分多少合適?少了肯定起不了多大作用,多了的話,他又怕蔡鍔主動發起進攻,萬一沒有擋住,那就是個天大的笑話,對於土耳其人的戰鬥力,英國佬實在沒有多大的把握。
正在英美兩國顧問團皺眉思慮對策時,進攻敘利亞的部隊和埃及的大軍發來電報,稱他們已經拿下了敘利亞和黎巴嫩以及巴勒斯坦全境。
埃及大軍正準備南下沿着紅海沿岸,繼續進攻華夏位於半島最南端的幾個附屬國,而10萬土耳其軍隊則打算圍剿敘利亞境內的反抗勢力,雙方甚至爲了地盤劃分問題,鬧得很不愉快。
英美兩國顧問團將地圖攤開後,眼睛頓時就亮了起來,兩國約40萬大軍,正在大馬士革附近,要是越過部分戈壁地區,然後再順着河流峽谷南下,最多十天就能兵臨巴格達。
幾乎沒有任何猶豫,顧問團立即就給大馬士革附近的兩國軍隊中的英美軍官代表發去了電報,讓他們將埃及和土耳其的部隊組成聯軍,然後快速向巴格達進軍,切斷華夏人的後勤補給線,最後來個南北夾擊。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