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新教育模式
何況如今又正值夏秋,即便有電風扇,但那南方的秋老虎,還是讓人有些喫不消,而北方卻是要涼快得多,若不是世博會太過重要,葉天也是不會在上海待這麼久的。
看着諸女喜笑顏開,他甚至都打算在貝加爾湖旁和婆羅洲上,各自修建一座行宮,以便退休以後前去避寒納涼。
冬天帶着妻子們去南洋看海,夏天就去貝加爾湖釣魚,想想那日子就要多愜意,有多愜意。
但葉天也知道,現在還不是退休享福的時候,需要他做的事情簡直多如牛毛,即便不事事躬親,可一些事情也必須由他親自拍板決定。
首先就是在大帥府旗下成立一個祕書處,人手從各部門抽調,來幫助他處理日常行政事務,否則他哪有時間陪妻兒老婆?當然,這也只是一個臨時的部門。
沒辦法,誰叫他這個大帥插手政事,名不正言不順呢!
今年的選舉也只是走了一個過場,依然是老孫當選老大,但國會他卻要改組一下。
國會的議員不再由各省選舉,直接由國社成員擔任,至於怎麼產生,先由各省國社內部推薦,議長依舊是張瀾,即便老孫對此有很大的意見,但也知道胳膊擰不過大腿了。
民黨如今已經四分五裂,成員要麼加入國社,奔前程,要麼就去經商,競選各省衆議院的議員,唯獨廖,胡二人還帶着一幫人上竄下跳,準備參與到接下來要組建的中樞衆議院當中去,顯然兩人看不上各省的衆議院。
行政改革葉天打算自下而上實施,首先在各州府縣組建衆議院,然後是省、特區議院,最後再在組建中樞衆議院,同時各級官府也展開制度改革,這件事他打算親自來抓。
政務方面,除了基礎建設,就是免費教育和工商業發展,這些事情繼續由錢彬主持,軍事改革由蔣方震負責,而接下來的大閱兵,卻由王虎和蔡鍔全權籌備。
當然具體怎麼搞,還是要他親自謀劃的,畢竟前世的大閱兵,他看過不止一兩場了,且還親自參與過一次,這個時代沒人比他更清楚要怎麼搞,屆時必定會震驚全世界。
大半年過去了,六年免費教育的籌備工作,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這半年來,全國各地的小學堂就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而戶籍制度的完善,也讓實行起來要簡單得多。
經過幾年大力的培養,小學老師即便再缺,也缺不到哪裏去了,何況教授語文和歷史的都是那些經稍微培訓過後的老秀才,也算是廢物利用吧!
截至9月份,全國總計有十多萬所小學堂,教師100多萬人,凡六歲以上,十二歲以下的公民,必須接受六年免費教育,除伙食費以外,其餘學會一律免除,學校不得以任何藉口和方式向學生收取費用。
本來葉天是打算連伙食費也包了的,但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這可不是一府一縣,全國需要接受免費教育的孩童,竟然達到了上千萬,這也是他爲何要將年齡定在12歲,而不是14歲或16歲,否則恐怕還得再翻上一番。
即便這樣,錢彬和教育部門都還直呼喫不消,若不是今年的金融危機發了大財,估計年齡還得再往下降一降,或者先在關內18省實施。
而且這還是第一年,以後每年都會增加數百萬新的孩童,所以葉天才不得不打消包喫的念頭,爲了公平起見,他甚至連西南各地小學堂包喫住的這條也廢除了。
小學堂之所以區區半年時間就能在全國鋪展開來,還要得益於各地的學校早就建好了,大一點的村,每村一座,小點的村,幾村合併建一座,村裏的學校都只教1-3年級,至於4到6年級,卻要去所在鄉鎮就讀,所以每個鄉建一所中心小學,1到6年級。
當然學校裏的老師暫時也都不需要太多,因爲今年也就只教一年級和少量的二年級,同樣各縣的中學堂也不着急,而學校裏的老師也會逐年增長。
可以說這幾年來,葉天無時無刻不在想着在全國實行免費教育,所以能用錢解決的事,他都解決了,比如建學校、印刷書籍,生產教學器材等,但唯獨老師無法用錢解決,是個硬傷。
正因有了這些充分的準備,所以現在只要老師到位後,學校就能立即運轉起來。
而這半年裏主要就是給各學校分配老師,制定相關制度,然後由學校裏的老師負責籌備接下來的教學工作。
開學日期定在了9月1號,也就是葉天回到京城的那天,這一天簡直都快趕得上過年了,無數的孩童揹着父母做好的新書包,三五成羣蹦蹦跳跳的前往學堂報名,整個華夏都處在了歡樂的海洋中。
同時普通話和簡體字也徹底推廣開來,葉天甚至明文規定,以後各級官府來往文件,必須用簡體字書寫。
“少爺,如今全國各地的學校非常混亂,有官府開辦的,也有私人開辦的,這樣不利於統一規劃教材和管理呀!”
葉天回來後,錢彬頓時感覺有了主心骨,三天兩頭就要跑來請示,畢竟他的水平終究有限,即便有手下人策劃好,一些重大的事,他也不敢拍板做決定。
“嗯!這確實是一個大問題,以前竟然沒注意,這種情況必須得改。”葉天眉頭一皺,點了點頭,然後想了一會兒道:
“這樣吧,爲了公平起見,小學和中學全部採取公辦模式,私人開辦的通通收購,畢竟以後要實行12年的免費教育,至於大學…”
說到這裏,葉天起身離開了辦公桌,來到堂中踱着步子,足足權衡利弊了半個多小時,才繼續道:
“大學就搞公私並存的模式,互相競爭…”
葉天的打算是以後在各地區成立一所大學外,其他各省的大學則由民間自由開辦,當然必須得有教育部門嚴格監督,採取寬進嚴出的模式。
官辦的這十多所大學將是最頂尖的學府,學員擇優錄取。
京城三座,華北地區再建一座位於濟南,東北地區一座位於瀋陽,西北一座位於西安,湖廣一座位於武漢,西南兩座位於成都和順慶,兩廣一座位於廣州,華東兩座分別位於南京,上海,西部一座位於伊犁,南洋一座位於坤甸,海灣特區一座,總計15座大學。
這15座大學,除了京城一座是專業的西醫學院和一座理工學院以及上海一座理工學院和成都一座中醫學院外,其餘11座全爲綜合大學。
錢彬聽完後,雖然不知道這麼做的好處,但如今對少爺做的任何決定,他都不會有絲毫懷疑,又討論了一些細節,錢彬就告辭離去了。
這次金融危機,華夏收穫最大的並不是土地和金錢,而是人才,大量的人才,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裏,美國流失的各種人才起碼有十多萬,而普通的工人就更多了。
雖然這些人才的首選目標是歐洲,但葉天憑藉着鈔票,硬生生的挖來了六萬多高級人才,這些人中有科學家,也有技術工人和大學教授以及各方面的人才,至於普通工人,同樣有十多萬。
這是美國擋都擋不住的,畢竟這些人大多都是當初一戰時從歐洲跑過去的,現在在美國混不下去了,自然是再要跑路的,何況美國本身的凝聚力就不強。
百年大計,教育爲先,教育事業徹底規劃完畢後,葉天心裏的石頭總算落了一塊下來,連着心情也好了不少,每天走路的姿勢,都是帶風的那種。
而錢彬和各部門官員心裏的石頭同樣落了下來,因爲第二個五年計劃,總算制定完成了,只等着葉天過目後,就開始實施了。
所以這次前往大帥府的,就不止錢彬一人了,而是幾十人,一疊厚厚的文件堆在了葉天的案頭,看得葉天頭皮一陣發麻,直呼錢彬他們這是在謀殺。
葉天才不會傻啦吧唧的一份份看,他最多看一下總綱罷了,所以也只是一個多小時,就大概瞭解完畢了。
心裏很是欣慰,有了上一屆五年計劃的經驗,這次的規劃還算比較中肯,既沒有好大喜功,也沒有縮手縮腳,顯然大家都認識到了華夏如今真正的實力有多強,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現象,照這樣下去,再過兩屆他就可以徹底放手了。
工商業方面,未來五年,主要圍繞七大重工業區,六大經濟圈來發展建設。
22年後鋼鐵產量要從現在的1000多萬噸達到2000多萬噸,24年要達到5000萬噸,25年要過億,煤炭和各種礦產資源,同樣要大力開採。
六大經濟區,分別爲環渤海經濟圈,西北部經濟圈,西南經濟圈,主要圍繞成都,順慶、重慶。
長三角經濟圈,中部經濟圈,主要圍繞長沙和武漢。最後一個就是南洋經濟圈,這也是葉天最看重的一處,沒辦法,誰叫南海的地理位置和資源條件太優越了呢!
基礎建設方面,五年下來,除了一些偏遠山區外,大多數縣都通八米寬的土路了,各省也通了鐵路,一些主要幹線也都修了複線。
未來的五年主要就是給國道鋪設瀝青,縣鄉通五米官道,除偏遠山區外,各州府縣都要通鐵路,再則就是電力設施和通信設施的建設,五年後電話系統起碼得普及到各縣,各鄉鎮也要通電,而且有線電話還要實行全國聯網。
文化建設方面,主要就是加強各省的廣播電臺和報社的建設,在大力推廣收音機,和鼓勵商人在各縣開辦電影院。
官府則組織放映小組,定期前往各村放電影,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解放百姓的思想以及開闊認知,所以未來五年,官府將會不遺餘力的鼓勵發展電影、音樂等行業。
最後就是農業建設方面了,如今溫飽問題總算解決了,未來的五年,主要就是發展機械化耕種,繼續培育各種高產農作物,讓各地的水果流通起來,豐富百姓的食物。
然後就是移民了,五年內葉天打算將西南山區裏的百姓陸續都遷移出去,當然實在不願意走的,官府也不會強求,主要還是用房屋土地來吸引,爲了打消百姓的顧慮,葉天打算整村整鄉的移,儘可能的不分散。
所以接下來就要開始統計哪些地方的人需要移民,共有多少戶,多少人,並要在移民的落腳處進行行政規劃,修建房屋學校以及基礎設施和開墾農田,這將是一個浩大長遠的工程,但即便在難,葉天也要做。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