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棄守緬南

作者:我未眠
最後英軍最高司令官邁克,只得將現在的局勢回報給了國內,請求指示,得到的結果卻是盡力死守,實在不行就撤往緬北。

  英國佬也是仗着這些僕從軍的命不值錢,若是換做真正的英軍,明知打不贏的情況下,恐怕早就撤退了。

  邁克也是嘆了口氣,他知道國內的打算,並非是不將這些人的命當回事,而是這些僕從軍,大多都是從緬南招募的,現在打了敗仗,士氣本來就非常低落,要是再撤往緬北,這些人肯定的做逃兵,與其讓他們被華夏人俘虜,還不如讓他們去和對方拼命,即便只打死幾百暹羅士兵也好呀!

  但邁克也做好了隨時跑路的準備,3000真正的英軍和2萬多印度僕從軍都被集結在了一起,剩餘的飛機也都起飛前往仰光,至於物資彈藥,尤其是大炮,能帶走的就打包帶走,帶不走的也都做好了炸燬的打算。

  不光是邁克做好了跑路的準備,整個緬南地區,包括仰光在內的所有英國佬,都接到了撤離的通知。

  整個緬南都變的人心惶惶起來,那些以前依附英國佬的少數民族是憂心忡忡,而少數仇視英國的民族卻是拍手稱快,但英國佬根本就沒心思管他們的死活,紛紛打包,帶着這些年搜刮來的財物以及美婢,前往最南端的港口,也就是緬甸境內最大的河流,伊洛瓦底江的出海口,等待印度派來的船隻接他們。

  老吳在馬達班的上游,只是休整了三天,就發起了進攻,雖然對面的英國佬抽調了不少兵力前來這處地方增援,但奈何這些緬甸僕從軍早就沒有了戰心,而且這次又是派出的朝鮮士兵進攻。

  所以在炮火和飛機的掩護下,只是一次,5000朝鮮士兵就攻佔了對岸的陣地,隨即就是源源不斷的大軍開始渡江。

  邁克得知後,根本就沒有絲毫猶豫,一邊下令炸燬所有帶不走的物資彈藥和武器裝備,一邊又向防守其他地段的緬甸僕從軍下令,讓他們全都去支援被攻破的那處陣地。

  但這些緬甸僕從軍也不是傻子,前幾天部隊中的英籍軍官就被抽調走了,使得他們多多少少猜測到了點,所以雖然聽了英國佬的命令,向那處陣地而去,卻不是去增援的,而是投降。

  當然了,也有選擇開溜的,打算帶着人回到自己家鄉,準備仗着天高皇帝遠,做個土司。

  足足花了一個星期時間,李倩和老吳帶領的20多萬大軍,才完全渡過河,這還是搭了幾座浮橋,否則光憑木筏,非得一個月不可。

  士兵過河容易,但那些武器裝備和糧草輜重卻是不容易,尤其是75毫米野戰炮和那幾十輛裝甲車。

  這時邁克帶着3000多英軍和印度僕從軍,早就跑得沒影了,而餘下的十多萬緬甸僕從軍,除了5萬來向李倩投降外,其他人同樣跑得沒影了。

  對此李倩和老吳都沒有感到意外,畢竟英國佬在緬南的動作是瞞不過國內的,對面英軍的所作所爲,也瞞不過他們的探子。

  老吳並沒有下令追擊,一來是追不上,二來是根本就沒必要,馬達班的英軍剛撤走,島上的3萬守軍就渡河佔領了馬達班港口,如今俘虜都達到了15萬,只得留下王海波帶着10萬人看守。

  而李倩則帶着三貴和老吳以及餘下的20多萬大軍,浩浩蕩蕩的沿着海岸線,朝仰光殺去。

  仰光距離馬達班的直線距離也不過100多公里,繞到海灣也才200公里不到,再加上沿途地勢又平坦,所以也只是半個月就抵達仰光城外,若不是有幾條河流阻擋,還會更快。

  仰光的英國佬基本都跑光了,而當地的官員以及各族的族長們,早就大開城門,並提前幾十裏迎接,顯然他們也不是傻子,知道英國佬大勢已去,他們根本就沒有實力反抗,也沒必要反抗。

  緬北還要好一些,但緬南的各族,經過200多年來的*,早就被英國佬收拾得服服帖帖了,只要能保證這些官員和頭人的利益,不過是換個老闆而已。

  對於這些人李倩暫時採取了懷柔政策,讓他們各司其職,繼續管理各地,半個月後,緬南各地的勢力,也紛紛派遣使者前來拜見李倩,表示願意臣服。

  當然了,不可能所有人都是這種想法,總有那麼一兩個另類,結果自然是派兵前去鎮壓,不臣服的通通剿滅。

  這半個月來,那15萬俘虜也陸陸續續的被押解到了仰光附近,老吳建議先不急着揮兵北上,而是來一次大整編,再讓緬南各地的頭人和族長派遣一批私兵過來,與暹羅士兵進行混編,將部隊擴充至70萬。

  緬南經過英國100多年的治理,其政治架構還是比較完善的,社會治安也比較穩定,所以在發現李倩並沒有過多的動作後,各地也從剛開始的騷亂不堪,逐漸穩定了下來。

  葉天也沒催促他們,畢竟後方不處理好,貿然揮兵北上,到時候屁股後面又着火,那就不好了,至於緬北那些反抗軍的催促,被他自動忽略了,還巴不得他們扛不住,被英國佬消滅。

  自從讓李倩在暹羅做國王的事情泡湯後,葉天對東南亞的戰略規劃也作出了調整,那就是整個東南半島都將直接管控,所以現在要穩紮穩打了,派遣官員前往緬南那事刻不容緩的,暫時就繼續搞英國佬的模式,讓當地的頭人和族長協助管理,以後在慢慢改革,溫水煮青蛙,不怕煮不死他們。

  李倩在仰光一呆就是三個月,政務上的事由國內派遣的官員負責,她根本就不用操心,這三個月來主要還是整編軍隊,加上原先剩餘的35萬暹羅大軍以及俘虜的15萬緬甸僕從軍,和各地招募的兵馬,總兵力達到了70萬。

  這70萬人全部進行混編,依然打着暹羅革命軍的旗號,編成了三個軍,第一軍軍長三貴,下轄25萬大軍。第二軍軍長王海波,下轄20萬大軍。第四軍軍長金九,同樣下轄25萬大軍。

  這次不單單是幾萬華夏士兵被打散,連3萬多朝鮮士兵也被打散了,這是沒辦法的事,畢竟這麼多人,光憑區區1萬多華夏軍官,控制起來有些困難,所以華夏軍官擔任師團長,3萬朝鮮士兵擔任營連長,班排長則由那些暹羅老兵和俘虜過來的老兵擔任。

  考慮到這些傢伙打仗,很是依賴督戰隊,葉天不得不提前將半島上那10萬朝鮮士兵運往仰光,這些士兵訓練也滿四個月,差不多能上戰場了。

  11月中旬,李倩就帶着第一軍和第四軍,總計50萬大軍揮兵北上,王海波的第二軍20萬人則是駐守在了緬南,負責大軍的後勤工作。

  緬北地形比較複雜,其實50萬人都有點多了,所幸有伊洛瓦底江,可以用小船逆流而上,給大軍進行補給。

  英國佬就沒有這麼好的便利,所需的物資彈藥都要翻過緬甸西部的山脈,才能運抵。也正因如此,丟掉了緬南後,英國從印度抽調的幾十萬大軍,在波羅河流域就停了下來,沒有繼續再前進,準備沿河的西岸修築防禦工事,將暹羅的大軍堵在孟加拉灣北部的走廊裏。

  其實英國已經打算放棄整個緬甸了,若不是緬北的那30萬大軍中,還有10萬緬甸僕從軍,恐怕早就跑路了,但得知李倩揮兵北上後,也開始收縮兵馬,退往西部的山脈,準備選擇有利地形節節阻擊。

  不是英國硬要放棄緬北,而是實屬無奈,一來是補給線太長,太困難,二來當地的反抗軍又讓人不省心,別說對方的兵力比他們多,即便比他們少,那也是毫無勝算的可能。

  兩軍交戰,人數一旦超過三十萬,決定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不是武器的先進程度,也不是兵力的多寡,而是後勤補給。

  何況緬南都丟掉了,緬北要不要,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啦馬六世總算是鬆了口氣,緬南也算富裕,再也不需要他籌集物資,千里迢迢運往緬甸,否則國內的局勢真的要崩潰了,若不是有鐵錘帶着十多萬大軍坐鎮,恐怕他早就被那些百姓打死了。

  不過也只是輕鬆了幾天,就又接到了李倩發來的命令,繼續囤積糧食物資,招募兵馬,不包括鐵錘那十多萬人,明年年初之前,新兵的總人數必須要達到50萬,可以在東南亞各地招募,包括海峽半島,其實李倩覺得兵力已經夠多了,奈何老吳強烈建議,兵力太少了。

  啦馬六世是差點噴出一口老血來,但也只能咬牙照辦,這就造成了各地青年都踊躍參軍,不想再種田了,畢竟那賦稅多的連飯都喫不飽,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怎麼選擇,只有當兵才能填飽肚子。

  也就是還能當兵,有一條出路,否則恐怕各地的起義造反將絡繹不絕,這也就造成了下地勞作的全是老弱婦孺。

  葉天也不得不從國內抽調大量的退伍老兵,前往暹羅負責訓練新兵,整編部隊,不單單只是訓練步兵,還有炮兵,裝甲兵,飛行員,各種兵種都齊全。

  顯然前幾次戰役中犧牲的那些飛行員,讓葉天也感覺肉疼的不得了,直呼喫不消,爲此還運送了少量的教練機和坦克去暹羅,以便訓練那些新兵。

  至於大批量的武器裝備,則要等大軍殺到博多河流域後,再直接運輸到那裏下貨。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