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我夫君叫幕北寒
他的車隊剛剛進入雪城,雪城中的皇族及其他貴族便通過自己的途徑知道了這一消息。
磨嘰將消息彙報給幕北寒時,幕北寒正在大長公主府的花園裏,帶幕傾城看金魚。
他聽磨嘰說完,便是溫文爾雅地一笑:“他趕了這麼久的路,定是要先好好休息一番。”
“聖上已經派了水閣老和江相爺招待東臨太子,現在大約已經住進了承慶宮。”磨嘰答道。
一國的閣老和丞相出面招待,這個接待規模也算是極大的。而承慶宮是北幕皇宮中最豪華、最舒適的宮殿之一,撥給東臨火越居住,算是給足了東臨面子。
“夫君,東臨太子是誰?”幕傾城好奇地插嘴問道。
這段時間,她的記憶雖然還沒恢復,可智商卻恢復了不少,如今已經能夠正常地思維。不過比起曾經的聰慧無雙,如今頂多只能算得上是有點小聰明。
“就是害你失憶的人啊。”幕北寒笑着,伸手寵溺地颳了下幕傾城的翹鼻,他的語氣帶着玩味,可桃花眼中卻毫無玩笑的意思,“記住,不能接近他。他可能會想盡辦法接近你,但是你,絕對不要與他有任何牽連。”
幕傾城想了想,問道:“他是壞人嗎?”
“算是吧。”幕北寒抱住她,臉頰貼着她的臉頰,“再過十日,就是咱們的大婚,傾傾,你可高興?”
“高興啊!夫君說了,只要傾傾嫁給夫君,夫君就給傾傾買很多好喫的!”幕傾城重重點頭,精緻絕美的臉蛋上滿是憧憬。
這樣的表情取悅了幕北寒,他在她臉蛋上親了一口,隨即帶着磨嘰一同離開大長公主府,去處理政務。
幕北寒走後,幕傾城坐在了鞦韆上,哼着小曲兒晃悠起來。桑若等人守在不遠處,十分警戒。
不過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她們的警戒並沒有用。
桑若和苜蓿、板栗、寒蓉蓉只覺脖頸處似乎被小蟲子咬了一下,眼前一黑,便直接暈在了草地上。
隨着她們倒下,一道紫色身影悄然降臨在幕傾城身後。
幕傾城猶自不知,還在那裏唱着小曲。
東臨火越站在她背後,望着記憶中熟悉到極點的背影,忽然地就朝後踉蹌了一下。
是她,是她!
他猛地轉到她跟前,一把抓住她的雙肩,妖豔精緻的臉此刻只有焦急和憤怒:“你爲什麼藏在這裏?!爲什麼不告訴我?!”
幕傾城被突如其來的人嚇了一跳,望着東臨火越的臉,一時有些怔神,爲什麼,爲什麼這張臉如此熟悉……
她緊緊皺起眉頭,只是呆呆盯着東臨火越。
東臨火越看她居然不回答,不禁又是怒火中燒:“林瑞嘉,你長本事了,你敢不認我!”
幕傾城被他抓的肩膀生疼,美眸中忍不住泛上淚花,輕聲道:“疼……”
東臨火越心一軟,手上力道卻絲毫不減:“你可知這兩年,我是怎麼度過的?!你連招呼也不打一聲,就躲了起來,你可知我找你找的多麼辛苦?!”
“你……是誰啊?”幕傾城囁嚅道,眼中滿是害怕。
東臨火越一愣,望着這張與林瑞嘉一模一樣的臉,一時間沒轉過神來,“你說什麼?”
“你是誰啊?”幕傾城瑟縮着,眼角餘光瞟到桑若幾個人已經暈了過去,眼中畏懼更甚。
東臨火越盯着她,見她不似演戲,不禁有些疑惑:“嘉兒,你到底怎麼了?!你忘記我了?”
幕傾城歪了歪腦袋,一雙眼乾淨澄澈宛如幼獸。
東臨火越捂住心口,只覺這裏疼得彷彿是被一隻大手撕扯,他重又看向幕傾城:“那麼,現在的你,愛的是幕北寒嗎?”
“幕北寒?”幕傾城忽然綻放出一個笑容,“他是我的夫君啊!我夫君叫幕北寒!”
我夫君叫幕北寒……
這句話在東臨火越腦海中爆炸開來,直讓他墜入九層地獄。
“嘉兒!”東臨火越抱住自己的腦袋,往後退了幾步,憤怒地大吼。
幕傾城害怕不已,抱住自己的雙臂,驚恐地望着發狂的東臨火越。
東臨火越痛苦地大叫着,最後直接拔地而起,雙掌運着內力,將憤怒盡數發泄在花園中的草草木木上。
等他發泄完,空中早已不見了他的身影。花園裏一片狼藉,只有幕傾城所在的鞦韆那一塊還沒有遭受破壞。
幕傾城呆呆愣愣,仔仔細細地回想着東臨火越的臉,可是除了覺得熟悉之外,再無別的感覺。
暗處角落,一襲白色錦袍的俊美男人正靜靜站着,剛剛發生的一切,都被他收入眼底。
磨嘰好奇地問道:“殿下,您爲什麼要讓東臨太子和傾城郡主說話?您不是不喜歡他們接近嗎?”
“總得叫他絕了對傾傾的心思。”幕北寒淡淡道,望了眼一臉懵懂的幕傾城,脣角泛起一抹笑,大步朝她走去。
磨嘰望着幕北寒的背影,心中感慨,自家殿下,自從得到了傾城郡主之後,臉上便常常有了笑容。
看來這位傾城郡主,當真是殿下的桃花劫啊!
幕北寒哄好了幕傾城,薛子皓便過來傳話,叫他去見大長公主。
幕北寒到了幕瀟瀟所在的大廳,幕瀟瀟正慢慢品着茶。
他向幕瀟瀟作了個揖:“皇姑奶奶。”
“聽說,東臨火越那小子剛剛私自去見傾城了?”幕瀟瀟看向他,語氣平淡。
“是。”幕北寒答道。
“可有什麼結果?”
“傾傾並不認識他。”
幕瀟瀟眼中閃過一絲瞭然,“他不會罷休的。對他,你可有何準備?”
幕北寒擡頭,“只要傾傾不認他,他便是再有手段,也奪不走傾傾。”
與此同時,白家。
白府後院,身着單薄白紗長裙的白洛曦正坐在湖邊,湖面上被砸開了一個冰洞,她手持釣竿,正在垂釣。
白沉香從後面走出來,見她閉着眼,似是在養神,便輕輕在她身邊坐下,低聲道:“曦兒,東臨火越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