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大明火炮,將無敵於天下
徐光啓好奇地從孫元化手上拿過文書。
看了一會兒,老徐也激動地叫了起來:“妙,雲真人此法,妙不可言!”
定裝彈藥,是大炮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變革。
以往火炮發射的彈丸,與火藥都是分開運輸與裝填的。
在發射前,使用長柄鑰匙將散裝火藥裝填到炮膛。
這樣的操作,存在很多弊端。
首先,這種裝填方法,會導致火藥裝填不夠精確。
有時裝的多有時裝的少,裝太多會導致炸膛,裝少了又會導致射程和精準度不夠。
並且火藥量的不一致,什麼幾何算法都沒用,射擊的精準度自然也就高不到哪兒去。
在幾千米的距離上,通常只能憑藉運氣加成,在開炮的時候說上一句……請隨緣!
再有就是裝填速度太慢,這就導致火炮的射速極低。
真正在戰場上,重型火炮一天也開不了幾炮。
而定裝彈藥卻將徹底改變這一歷史。
定裝彈藥是由一個彈藥包組成,彈藥包是一個裝上了預先測量好的火藥的袋子,並加上炮彈。
如此一來,使得裝填火藥量更爲精確,使得每次炮彈獲得的推力大致相同這也使得幾何學在炮術中的應用變得廣泛,增加了射擊精度。
並且裝填火藥包的出現,減少了裝填火藥的過程,使得射擊速率提高數倍。
小小的一個裝填火藥包,卻讓火炮發展史跨越了一大步。
炮兵的攻擊,也從粗放式,邁入到精準射擊階段。
並且定裝火藥的出現,還爲後來的定裝槍彈指明瞭一個方向。
後世的銅殼子彈、炮彈,都是從定裝彈藥包開始,不斷髮展而來的。
這當然不是雲真人的創造發明。
而是瑞典人在三十年戰爭期間發明的,準確的說,明年纔會出現在歐洲戰場上。
現在拿來用到大明的火炮上,不算是剽竊吧?“不光是火炮的彈藥,可以用這種法子來定裝,火槍的彈藥,同樣也可以用此法。”
雲逍繼續啓發孫元化。
雖然不大清楚槍炮製造,前世閱盡網文三千篇,紙殼子彈卻還是知道一些的。
“火槍的彈藥?”
孫元化張大嘴巴,半晌沒能合攏。
還沒從火炮定裝彈藥帶來的震驚中清醒,再次陷入更爲強烈的震撼之中。
火槍的裝填,原理跟火炮是一樣的,同樣也存在裝填慢、火藥量不易控制的問題。
用定裝彈藥,火槍的裝彈問題不也跟着解決了?
徐光啓仔細思索片刻,很快就想通了定裝彈藥對火炮和槍彈帶來的巨大變革。
“如此一來,我大明槍炮的射速、精度,將會倍增,火器的威力也隨之更大發揮。”
徐光啓興奮地擊掌,“天縱奇才,雲真人簡直是天縱奇才!”
雲逍不在意地笑了笑。
小小的定裝彈藥算什麼?
再過幾年,把擊發式槍機、後裝線膛槍炮給整出來,那才叫真正的牛逼。
有朝一日,再把馬克沁重機槍造出來,等待建奴騎兵的將是滅頂之災。
要實現這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需要一個系統工程。
必須等到能夠使用動力機牀製造武器,可以對火炮、槍支內膛進行精密加工。
能生產更標準化、精密化的各種槍炮配件,以及炮彈。
並且黑火藥加工工藝水平,也必須有大幅度提高。
像後世很多網文小說當中,主角穿越古代,製造線膛槍炮、銅殼彈藥,純屬扯淡。
基礎條件不到位,什麼都做不到。
雲逍指了指《綱要》說道:“繼續!”
孫元化和徐光啓強壓心頭的震驚與欣喜,繼續往下看。
沒看一會兒。
孫元化再次被驚到了,剛剛坐下,又猛地站起來。
徐光啓皺眉說道:“雲真人面前,怎能如此失態?”
孫元化卻是充耳不聞,直勾勾地盯着雲逍,顫聲問道:“雲真人所說的這種砂型鑄造法和內模水冷法,當真可行?”
雲逍篤定地說道:“切實可行!”孫元化渾身劇烈地顫抖起來,仰天大笑道:“我大明火炮,將無敵於天下矣!”
徐光啓對於火炮鑄造,卻並不怎麼精通,好奇地問道:“初陽,這所謂的砂型鑄造法和內模水冷法,有哪些好處?”
“好處實在是太多了啊!”
孫元化由於太過激動,說話都有些哆嗦。
這也怪不得他的定力不夠。
只要是瞭解這個時代鑄造方法,就知道他爲什麼會這麼激動了。
眼下在歐洲大陸,都是使用泥型鑄造法。
孫元化學習西洋鑄炮,也是使用同樣的方法。
這種方法簡單來講,就是在鑄炮之前,先製作好泥模。
泥模包括一個圓柱形的形芯和一個外範,烘乾後分段翻製出兩開或多瓣的泥型。
經過精細的雕刻和反覆的烘乾後,將炮身的鑄型裝配好,再將熔化的鐵水澆注入鑄型,製成大炮。
這種鑄炮方法好處極多。
炮管壁薄,重量輕,造價低廉……因此泥型鑄造法,在此時已經是世界頂尖的鑄炮技術。
要知道,時至今日,也只有英吉利等極少數郭嘉,掌握鐵鑄大炮的方法。
然而泥型鑄造法,有幾個相當致命的缺陷。
由於使用泥膜製造,炮身經常會出現凹凸不平甚至凹坑。
再加上大明此時鍊鋼多使用煤炭,北方的煤炭含硫較高。
高溫下,硫與金屬在空氣中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新的硫化物。這就導致煉成的鋼鐵雜質較多,延展性較差,脆性較高。
因此鑄造的鐵炮,存在一個相當致命而又普遍的缺陷——炸膛!
另外就是要耗時太長。
光是製作可用的泥模,就需要很長時間。
因爲泥模需要等其自然風乾後才能澆鑄,模越大等的時間越久。
短則一月以上,遇上天氣不好,幾個月都是很正常的。
所以,鑄一門炮往往要幾個月,甚至是半年時間。
可即便鑄出來了,次品率也非常高。
因爲外範和形芯用粘土製作而成,透氣性差,裏面很難真正的乾透,往往是外幹內溼。
在澆鑄時,這些溼氣就會蒸發形成潮氣,使火炮膛內出現大量的蜂窩狀孔洞,導致火炮發射時炸膛的風險大增。
孫元化在他所編著的《西法神機》一束中稱:鑄百得一,即爲國手。
意思是說,鑄造一百門火炮,有一門合格的,這樣的工匠都能稱之爲國手。
由此可見,泥型鑄造法的合格率低到什麼程度。
“有了這砂型鑄造法和內模水冷法,所有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了啊!”
孫元化揮舞着拳頭,激動的難以自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