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大決戰?都飄了啊!

作者:薛定諤的虎
第574章大決戰?都飄了啊!

  雲逍立即乘轎趕往皇宮。

  途中,雲逍閉上眼睛,腦子高速運轉着。

  歷史上的鬆錦之戰,是決定大明存亡,甚至是整個大漢一族命運的關鍵一戰。

  最終大明輸了國運,九邊精銳盡失,在遼東的防禦體系自此完全崩潰。

  大漢一族也因爲此戰之後,陷入最爲黑暗的三百年。

  由於雲逍的出現,歷史已經發生了轉變,鬆錦之戰提前了九年。

  這一戰,無論是對大明,還是對雲逍自身,都是極爲重要。大明勝!

  建奴將一蹶不振。

  從此再也無法對大明構成威脅。

  敗!

  對大明將是一次重創。

  若是大敗,不僅是關寧錦防線崩潰。

  關外的局勢從此徹底糜爛。

  歷史將會重新回到原有的軌道上。

  更爲嚴重的是大明國內。

  各種利益集團、反對勢力,將會捲土重來。

  剛剛開創的大好局面,甚至有可能毀於一旦。

  不僅是崇禎,雲逍的威望也就受到重創。

  正是因爲干係重大,雲逍此時心中緊張的一匹。此時崇禎緊急邀自己入宮,肯定是要自己拿主意。

  大明未來的國運,此時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這次要是搞砸了,那可真的就成了千古罪人。

  雲大真人又怎能不緊張?

  正思索間。

  王承恩的聲音傳來:“雲真人,到玄武門了!”

  文武百官入宮不得騎馬乘轎,這是規矩。

  無論你是皇親國戚,還是軍機中樞,都必須“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統統步行去上朝,覲見皇帝。

  雲逍收回思緒,下了轎子。

  擡頭看向以真武大帝命名的威嚴城門,他忽然笑了。

  原本緊張的內心,瞬時平靜了下來。

  崇禎十七年4月25日,崇禎和王承恩就是從這裏,悽慌走出了皇宮。

  然後登上景山,絕望的吊死在歪脖子槐樹上,寫就了明朝的末世輓歌。

  再過兩百五十多年。

  八國聯軍攻陷京城,禍國殃民的老妖物,也是從這裏倉皇逃竄,“西狩”去了。

  又過了二十多年。

  蟎清末代皇帝也是從這裏被趕出紫禁城。

  從此華.夏再無皇宮大內。

  “這一切,都不會出現,因爲……有我!”

  雲逍嘴角微揚,勾勒出一抹笑容,心中陡然生出萬丈豪情。

  皇太極想梭哈是吧?那就來吧!

  這一戰,定會讓你輸掉底褲!

  此時的大明,可不是歷史上那個垂暮帝國。

  大明佔據很多優勢。

  更爲重要的是……大明有我!

  雲逍心中大定,從容舉步朝皇宮內走去。

  這時一名太監一路小跑出來,大聲說道:“萬歲爺有旨,請雲真人直接乘轎前往文華殿。”

  雲逍也不矯情,重新上了轎子。

  文華殿。

  氣氛極爲緊張,又透着幾分亢奮。

  內閣、兵部的大臣,以及張維賢等勳臣,經過激烈的爭論,此時已經有了初步的定論。

  就等崇禎一錘定音了。

  崇禎卻遲遲沒做決定。大臣們都知道,陛下在等真正能拿主意的人。

  倒是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對。

  不僅是崇禎。

  沒有云真人把關,所有人心裏都有些沒底。

  不多久,雲逍來到文華殿。

  崇禎忙從御座後走出來。

  “拜見陛下!”

  雲逍向崇禎施了一個道揖……他倒是想叩拜,可大侄子不敢受用。

  “雲真人免禮。”

  崇禎忙讓內侍搬來一張椅子,奉上茶水。

  大臣們豔羨不已,卻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妥。

  兵部尚書李邦華,將大臣們剛纔討論的內容,一五一十地向雲逍說了一遍。雲逍一邊聽着,一邊不急不躁地喝着茶水。

  風輕雲淡的樣子,讓崇禎和大臣們都是心中大定。

  有定海神針在,天塌不了!

  “內閣以及兵部以爲,以薊遼督師孫承宗率領寧遠、山海關、薊鎮、大同、宣府等九鎮兵馬,與建奴在錦州展開決戰!”

  李邦華道出內閣和兵部的意見。

  大臣們都顯得十分亢奮。

  都飄了啊……雲逍淡淡地問道:“有幾分勝算?”

  “十拿九穩!”

  一名大臣插話道:“優勢盡在我大明,可一戰定乾坤!”

  “這位是……”

  雲逍看了這大臣一眼,不認識。那大臣答道:“下官兵部右侍郎陳新甲。”

  雲逍點點頭,眉頭不由得一皺。

  雖然不認識,卻是知道這個陳新甲。

  歷史上的鬆錦之戰,之所以慘敗,陳新甲居功甚偉。

  薩爾滸之戰,明軍因爲朝廷不斷催戰,最終導致大敗。

  鬆錦之戰,朝廷依然沒有汲取教訓。

  洪承疇與多爾袞戰於松山,初戰告勝,建奴幾乎潰敗。

  如果按照洪承疇的建議,步步爲營的穩步推進,那麼即使無法戰勝建奴,也不會導致最終的慘敗。

  結果兵部尚書陳新甲偏信遼東監軍張若麟的輕敵冒進之言,一味催促速戰速決。

  再加上大侄子崇禎又急於求成。最終導致洪承疇所部,落入皇太極的陷阱,鬆錦大敗。

  陳新甲後來還幹了一件決定大明存亡的事情。

  鬆錦之戰後,明軍雖然大敗,建奴同樣也是損失慘重,陷入戰略瓶頸期,難以進一步突破。

  此時的建奴,根本就沒有想過能夠入主天下。

  兵部尚書陳新甲認爲“南北交困”,只有議和,才能暫時擺脫面臨的困境。

  於是在崇禎的默許下,陳新甲與建奴祕密達成了“意向和約”。

  若是和約真的達成,大明也就可以騰出手來,收拾國內的爛攤子。

  要是真的成了,說不定大明還能苟延殘喘個幾十年。

  誰知和約內容竟然被泄露了出去。據說是因陳新甲的家僮,誤將和約當做是塘報,“付之抄傳,於是言路譁然”。

  事情雖然有些扯淡,但泄密成了既定事實。

  時值東林黨當道,其勢能直接左右皇權。

  東林黨人皆爲誇誇其談之輩,用兵打仗沒屁用,但站在道德的高度,卻口舌如簧,慷慨激昂。

  藉着這件事,東林黨把崇禎噴成了篩子。

  崇禎迫於壓力,只得下旨,以賣國罪將陳新甲處斬於市。

  就這樣,明朝與建奴議和的事情也就告吹了。

  明朝唯一能緩一口氣的機會,也煙消雲散,在內憂外患之下,迅速走上了亡國之路。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雲逍已經在陳新甲的腦門子上,貼上了一個標籤。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