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讓謠言來的更猛烈一些

作者:薛定諤的虎
第910章讓謠言來的更猛烈一些

  雲逍進了皇宮,被帶到文華殿。

  崇禎正召集閣臣、兵部尚書以及英.國公張維賢,在商議對策。

  雲逍到後,大臣們紛紛上前見禮。

  崇禎立即命太監搬來椅子,奉上茶水。

  雲逍剛剛坐定,通政司送來三大托盤的奏摺。

  崇禎隨意翻看了幾本,全都彈劾登萊巡撫盧象升和大同總兵趙率教的。

  崇禎煩躁地將奏摺丟到一旁,怒道:“將士在前方用命,捨生忘死爲大明浴血奮戰,僅僅只是小有失利,就要羣起而攻之,真是豈有此理!”大臣們都低下頭,沉默不語。

  雲逍搖頭一笑,端起茶盞,慢悠悠地喝了起來。

  陝西民亂、林丹汗進犯大同、建奴佔據朝鮮,三件事加起來,根本就不是什麼太大的事情。

  自從嘉靖以來,大明遇到的糟心事還少嗎?

  民亂的根源是糧食。

  隨着雜家水稻的推廣,以及海外糧食源源不斷的輸入,不出三年,大明的糧食危機就會徹底解除。

  林丹汗也不是什麼大患。

  這人野心勃勃,卻志大才疏。

  建奴能打得他滿地找牙,以大明現有的軍隊實力,收拾他同樣也是輕鬆。

  也就是現在騰不出手來罷了。

  至於建奴佔據朝鮮,更不是什麼大問題。皇太極這麼做,政治上的意義,遠大於軍事。

  東江鎮明軍已經佔據鞍山驛堡,手都伸到建奴的脖子上了。

  而建奴佔據朝鮮,不過是在東江鎮的屁股踹了一腳,有個毛線的用?

  麻煩就麻煩在,有人藉助這些事大做文章。

  大侄子要不是承受的壓力太大,也不會把叔父這個救兵搬來了。

  崇禎見雲逍並無開口的意思,於是向溫體仁等人問道:“諸卿家可有良策?”

  大臣們沉默了片刻,溫體仁見無人開口,只得站出來奏道:“命三邊總督洪承疇,派兵平息民變,宣府總兵滿桂迅速馳援,以解大同之圍,登萊巡撫盧象升出兵朝鮮。”

  這雖然算不上什麼良策,也算是中規中矩,別的也沒什麼好辦法。崇禎又詢問了張維賢和李邦華的意見。

  二人都是知兵之人,此時也想不出什麼更好的對策。

  閣臣成基命奏道:“大同、朝鮮之事,已經傳遍京城,朝野間頗有非議,還需設法平息。”

  崇禎的腦袋隱隱作痛。

  陝西的民亂,倒也罷了。

  以前又不是沒鬧過,並且比這次嚴重多了。

  林丹汗進犯大明,圍困大同重鎮,殺大明軍民,這可不是小事。

  建奴侵佔朝鮮,更是不得了的大事。

  朝鮮是大明的藩屬,萬曆年間,爲了趕走入侵朝鮮的㹻奴,大明不惜押上了國運,以至於遼東防禦體系幾乎崩潰,建奴因此而崛起。

  現在竟然給弄丟了!

  這可怎麼堵住官員、百姓的嘴巴?崇禎看向雲逍,問道:“雲真人可有良策?”

  雲逍放下茶盞,淡淡地回道:“貧道是方外之人,不便置喙朝政。”

  崇禎心中一動。

  叔父這是有話,不便當衆說啊!

  “明日再議吧!”

  崇禎朝大臣們揮揮手。

  溫體仁等人告退。

  劉興祚正要告退,被雲逍叫住:“劉指揮使且留下,我還有事情要問。”

  雲逍向崇禎說道:“請屏退左右。”

  崇禎讓殿內的內侍全部退了出去。

  雲逍向劉興祚仔細詢問了建奴的近況。

  劉興祚如實作答。皇太極‘病危’了兩個多月。

  阿敏興沖沖地進入瀋陽,準備接掌大位。

  雖然皇太極並未對動手,阿敏卻遭到其他掌權建奴貴族的強烈反對。

  各方爭鬥不休,瀋陽城中亂成了一鍋粥,就差沒發生兵變了。

  雲逍又問:“多爾袞是什麼時候進入朝鮮的?”

  劉興祚答道:“皇太極病倒不久,就派遣多爾袞祕密進軍朝鮮。”

  “果然如此!”雲逍笑了笑,“皇太極,好手段!”

  崇禎吃了一驚:“雲真人是說,皇太極有陰謀?”

  雲逍一番分析。

  建奴此時正處於內亂,皇太極卻派多爾袞出兵朝鮮,用意顯然不簡單。

  一方面是想從朝鮮搜刮糧食,緩解建奴的糧食壓力。

  二是以多爾袞威脅東江鎮側翼,迫使盧象升不敢輕易興兵遼陽。

  同時也爲皇太極挽回岌岌可危的聲望。

  另外還隱藏了一條毒計。

  侵佔朝鮮,勢必會給崇禎造成巨大的政治壓力。

  即使無法引起大明朝堂動盪,也會因此撤了盧象升,減輕遼東的壓力。

  劉興祚開口道:“啓奏陛下,臣在查探民間謠言時,發現有人在幕後煽風點火,極有可能是建奴奸細在興風作浪。”

  崇禎的神色微微一變。

  事情已經很明顯了。皇太極出兵朝鮮,建奴奸細在京城興風作浪,製造輿論。

  一旦形成了輿論風暴,朝中的官員就可以藉此機會大做文章。

  如今朝堂之上,沒有了東林黨,也沒了浙黨、楚黨,只有一個‘雲黨’。

  卻並不代表沒有黨爭。

  只要有利益存在,爭鬥永遠都不會停歇。

  古往今來,歷朝歷代,皇帝與大臣,文官和武將之間的利益爭鬥,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如今崇禎的威望日重,文官們別說是將他架空,任由他們擺佈,想分點權,爲自己爭利都不成。

  這麼好的機會就擺在眼前,哪怕明知道是建奴的陰謀,文官們也會加以利用。

  以前類似的事情,還少了嗎?熊廷弼、袁可立,都是這樣被朝堂上的文官給整倒了,否則建奴早就被滅好幾回了。

  尤其被各種新政損害了自身利益的羣體,更是希望通過這次機會扳回一城,迫使崇禎讓步妥協。

  這就是政治,刀子都沒用。

  哪怕是開了掛的劉秀,也得妥協。

  至於文、武之爭,那就更簡單了。

  自從土木部之變之後,文官逐漸掌控朝堂,甚至控制了皇帝,武官更是被踩到腳下。

  如今武將的地位,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權力受損的文官們,又怎麼可能坐以待斃?

  崇禎想透了其中的關節,後心一陣陣涼意。

  若不是叔父提醒,自己哪裏能想得到這些?

  等輿論爆發,百官趁機發難。

  到時候也只能撤掉盧象升和趙率教,自己也會威嚴盡失。

  崇禎沉聲說道:“下去嚴查,緝拿製造謠言的建奴奸細。另外給朕查清楚,有沒有官員,與建奴奸細暗中往來!”

  劉興祚正要領命。

  雲逍忽然說道:“不!不僅不要去阻止謠言,反倒要暗中推波助瀾,讓謠言來的更猛烈一些!”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