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0章 教會頭目,又能掀起多大風浪?
京城的二月下旬,灰瓦上的積雪尚未消盡。
檐角銅鈴卻在春風中叮噹作響,清華園中的老柳樹,也開始垂着鵝黃嫩芽。
一大清早,崇禎就來到清華園。
“晚上沒睡好?”
雲逍見大侄子頂着兩隻熊貓眼,就忍不住開始訓斥:“後宮佳麗三千,你總不能雨露均沾吧?不愛惜身體,以後有你受罪的日子!”
“叔父誤會小侄了。”崇禎訕訕一笑,“過幾日就要啓程南巡,這幾晚睡的淺。”
“龍遊大海,難怪這麼激動。”雲逍十分理解他爲什麼會這麼激動。
拜老朱的精心設計,大明的皇權集中,達到了登峯造極的地步,勝過以前的歷朝歷代。
可偏偏大明皇帝受到的束縛,卻又是史上最多的。
其實這也是必然的。
皇帝乾綱獨斷,讓大臣們喫屁喝涼水,那怎麼能行?
於是想盡千方百計,往皇帝身上套枷鎖。
不光是精神上的,行動上也是重重束縛。
除了老朱、朱老四之外,大明其他絕大多數皇帝,離開皇城的機會都少,形同被囚禁在皇宮。
更別說是離開京城,去巡視地方了。
自從朱棣遷都之後,一共僅有兩任帝王離京去往江南。一位是宣宗朱瞻基,曾短暫前往南京祭祖,但屬於政務性活動,並非南巡。
另一位,就是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
寧王朱宸濠在南昌叛亂,朱厚照以御駕親征爲名藉機南巡,前後花了一年時間。
這次南巡,引發朝臣強烈反對,認爲朱厚照荒嬉誤國。
期間甚至還發生了“諫南巡”事件,百餘名官員被罰跪、杖責,甚至致死。
結果不等朱厚照抵達,寧王叛亂就被王陽明平定。
但朱厚照仍堅持南下,直至第二年才北返。
不曾想途中在清江浦落水染病,回京後不久就噶了。
崇禎之前有過御駕親征遼東的經歷,心早就野了。如今即將去往江南花花世界,御駕定於三月三離京,乘坐火車前往通州,然後走運河前往江南。
眼看日子越來越近,他激動的睡不着覺,是很正常的事情。
雲逍鄭重地叮囑道:“御駕護衛,切不可有絲毫大意!”
崇禎不在意地笑道:“天主教餘孽盡除,江南官紳也被叔父敲打了,難不成還有人敢刺駕不成?”
大侄子有些飄啊……雲逍不客氣地潑了一瓢涼水:“莫要忘了先帝,也不要忘了正德皇帝。”
崇禎頓時一個激靈,“武宗駕崩,也有隱情?”
“那可說不準。”
雲逍諱莫如深地一笑。朱厚照死了一百多年,到底是怎麼死的,現在自然是無法查證。
不過他大概率不會是死於意外,而是死於君臣的權力之爭。
原因很簡單。
大明遷都後,江南仍是經濟、文化中心。
但隨着政治重心北移,皇帝對江南的控制,也只能依賴官僚體系。
於是乎,江南從官場到地方,全都落在官員、士紳的手裏,皇權幾乎被架空。
這正是萬曆皇帝不得不派太監,到江南區收稅的原因。
也是歷史上的崇禎在位時,江南富得流油,富可敵國的士紳豪強比比皆是,朝廷卻是窮的叮噹響,最後活活被窮死的根本原因。
就連後來的蟎清,最先失去掌控的也是南方。朱厚照本來就是比特不靠譜還要不靠譜的皇帝,朝臣們難以控制。
他又執意南巡,試圖染指江南,大臣們不下狠手弄死他纔怪。
這次崇禎南巡,意圖也非常明顯,就是爲了加強皇權對江南的掌控,把江南的錢袋子牢牢掌控在手中。
江南籍的官員還想試着搶救一下,結果被雲逍一巴掌拍碎了幻想,順帶還把天主教來了個一鍋端。
可要是就此以爲可以高枕無憂,那可就大錯而特錯。
稍有不慎,就會出大事。
“多謝叔父提醒。”
崇禎驚出一身冷汗,心中暗自警醒。
世間太險惡,多虧有叔父。接着崇禎又想起一件事,問道:“徐光啓、王徵、孫元化等人,該如何處置?”
自古以來,權力之爭都是冷酷無情,沒有任何溫情可講,哪怕是有天大的功勞。
徐光啓等人,對楊廷筠以及天主教餘孽的事情隱瞞不報,牽涉還不只是權力。
即使他們早就棄教從良,光是一個包庇的罪名,就足夠抄家滅族了。
然而崇禎知道,雲逍對這幾人十分重視,又十分念舊,因此對於他們的處置,只能以他的意見爲主。
雲逍想了想,嘆道:“大明以前虧待了太多有功之臣,這次,就寬容一些吧!”
崇禎的臉一紅。
叔父這麼說,可就打臉了啊!
從老朱開始,大明就沒有厚待功臣的優良傳統。二人說了一會兒事情,崇禎準備告辭,這時王承恩趕了過來。
“看來耶蘇會的底褲,就要被揭開了!”
雲逍笑了起來,心裏很是有些期待。
王承恩這次,不僅帶來了惠世揚等人的供詞。
此前從楊廷筠老宅中查抄大量書籍、信函,經過篩選、彙總後,也一併送了過來。
雲逍拿起卷宗,仔細閱讀起來。
崇禎也隨意取了一份。
看了一會兒,看得他一頭霧水。
雲逍卻是越看神色越是凝重,足足看了近兩個時辰,茶水都換了三遍。
崇禎意識到事情的嚴重,很有耐心在一旁等候着。
中途張嫣派人過來,請崇禎和雲逍用膳,都被雲逍揮手打發掉。
雲逍放下卷宗,長吐了一口氣,然後恨聲說道:“好一個瞿太素,好一個耶蘇會,好一個西學東漸!”
崇禎詫異地問道:“叔父從中發現了什麼?”
雲逍將從卷宗中抽出一份文書,遞給崇禎。
這是一份根據供詞整理出來的資料,上面詳細記載了瞿太素的身份。
瞿太素,於萬曆三十三年皈依天主教(實爲耶蘇會),教名依納爵。
耶蘇會成立於嘉靖年間(1534年),由西班牙人聖依納爵·羅耀拉在巴黎創立,最高領導人後來被稱爲‘依納爵’。
這個教會成立的初衷,就是爲了反對宗教改革運動,其仿效軍隊紀律,制定了嚴格的會規,因此被稱作“耶蘇連隊”。瞿太素如今不僅活着,早在二十多年前,就開始擔任耶蘇會的依納爵。
崇禎不解地問道:“這瞿太素,不過是泰西的一個教會頭目而已,又能掀起多大風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