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父母之愛子

作者:八千公里加急
聽着胤禛的調笑,胤禵撇了一眼,然後傲嬌道:“今兒高興,我這當十四哥就不和你計較了。”

  “好好好,十四哥寬宏大量。不如詳細說說,這銀子打算怎麼使用?”胤禛聽着十四哥這個稱呼,也不做計較,反而也順着喊了起來。”

  胤禵整理了下身上的衣衫,端坐起來,認真道:“四哥,在討論如何使用這筆銀子之前,咱們需要先討論下百姓的收入構成。”

  “一般來說,百姓的收入主要包含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自發性收入,簡單來講就是種地、做買賣、給別人家做工、甚至包括當地主。這些人用自己的勞動、資本、專業技術,或者佔有的土地等生產要素,來獲取收益。”

  “第二部分是朝廷調節性的收入,也可以理解爲朝廷福利性收入,比如說朝廷發的賑災糧、減免的稅賦等,這種不需要勞動,也不需要什麼技術,只要在朝廷劃定的範圍內,都可以獲得這種收入。當然,這裏說的是沒有王八蛋,在其中瞎搞的前提下。”

  “第三部分收入是一些公益性的收入,就是民間自發地進行一些捐錢捐物的行動。比如某地某大戶向一些家境貧寒的學子,捐贈一些糧食、衣服、書本之類的。或者某些大戶衣錦還鄉,向同縣同村的老壽星,送點銀子糧食什麼的,這些都是民間自發行爲。”

  胤禛不住點頭,道:“言之有理,仔細想來,確實如此。”

  於是,胤禵接着道:“其實四哥想把銀子收歸戶部的做法,對應的就是剛纔所說的第二條,依靠朝廷來調節百姓收入。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倒不是什麼公平不公平的問題。畢竟蘇杭地區的條件,天生就比陝甘地區好很多,但是無論是蘇杭的百姓還是陝甘地區的百姓,都是我大清的子民。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現行狀況下,倘若主要依靠朝廷來調節收入,最大的障礙就是效率低下和貪污腐敗。咱們很難搞清楚哪些人需要多少朝廷的補貼,也無法杜絕相關官吏的腐敗問題。”

  胤禛道:“診而不治,無異於斷爲絕症。十四弟應該不是這樣的人吧?”

  “當然不是,弟弟的意思,還是從第一項下手,儘量給大家多提供賺錢養家的機會,提供風險託底的保障,這方爲上策。弟弟打算,先從錢莊票號入手,好好清理一下這個烏煙瘴氣的行當。”

  “所以這四五百萬兩銀子,四哥您就甭惦記了,弟弟要拿去搞搞票號,到時候給你和皇阿瑪算股份。”胤禵笑着調侃道。“不過如果四哥真的着急我那小侄子的奶粉錢,弟弟可以私人支援你點。”

  胤禛道:“去你的吧,股份不股份的,你四哥也不太在乎,咱們做皇子的可以有私心,但還是要常常心懷百姓纔是。”

  “喲,沒想到四哥這麼大方,幾千萬兩銀子,說不要就不要了。那回頭弟弟就把四哥這份,和皇阿瑪一起分了。”

  胤禛一口茶水噴了出來,問道:“多少?幾千萬兩?”

  “你可千萬別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

  胤禵哈哈一笑,道:“四哥,咱們掙銀子,拼的是腦子,不動手。而且,就從這次賑災開始,好好和他們鬥一鬥,也讓百姓能落到點實惠。”

  歷朝歷代,由於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問題,農業從來都是一個王朝存續的重中之重,無論是糧食安全還是土地人丁稅賦,對於統治的穩定性都起到壓艙石的作用。

  但是這個產業有其先天的侷限性,即便到了技術發達的後世,也不沒能完全解決。這就是氣候問題,天氣條件幾乎是農業生產中唯一不可控的決定性因素。

  一旦發生災荒,無論是旱災還是水災,即便只造成單季減產或者絕收,就會給脆弱的小農經濟,帶來致命的打擊。這種自給自足的生產體系,抗風險能力太弱。

  但是人總是要喫飯的,這種情況下,最先被考慮的選擇就是借高利貸和變賣手中的土地。購買土地的人,一般爲當地的地主和士紳(往往這兩者爲同一種人),因爲只有這兩者在災年才能保有多餘的錢糧。

  無論是借貸還是變賣土地,都只會加劇土地的兼併。再結合朝廷對於士大夫階層的部分免稅待遇,長此以往,就會動搖朝廷的稅賦根基和人口基礎。

  胤禵要做的就是,一手拉一手打。

  首先拉住受災農民,以低息保障災民的生存底線,不至於變賣土地,賣兒賣女才能生存下來。這樣可以極大地遏制土地的兼併進程。

  另一手打就是要重點打擊,利用職權和當地勢力,進行強買強賣的勾當。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胤禵沒有什麼坐在宮裏正大光明匾下,一天天批閱奏章的想法。但是對於解救百姓於苦難的追求,還是一直放在心上的。

  胤禛已經從剛聽到幾千萬兩這個數字的震驚中平靜下來,接着就想到,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只是自己佔的這點份額就可以分到幾千萬兩,那麼總數得是個多大數字。

  十四弟現在還只是區區一個皇子,尚未封爵分府,更遑論什麼人手勢力。真賺來這麼多銀子,得和多少人結下私仇。

  再看向自己這個弟弟,眼裏又多了幾分疼惜。

  胤禵彷彿渾然未覺道:“四哥,弟弟已經入主了四大恆。接下來業務開展還需要哥哥多多幫忙,不然單憑弟弟這小胳膊小腿的,可撐不起這份產業。”

  胤禛故意湊趣道:“幫忙沒問題,但是你四哥現在大小是個貝勒爺,這出場費可不怎麼便宜。你準備分我幾成股份?”

  胤禵略帶鄙夷的看了一眼,幾成?

  你彷彿在想什麼桃子……

  “幾成是不可能的,現在我才佔了八成。這其中還有一半要孝敬給皇阿瑪,剩下的咱哥倆對半分,也不過就一人兩成。”“這生意想做大,肯定還要吸收其他股東入股。皇阿瑪的股份肯定是不能稀釋的,只能從咱們這剩下的六成裏出。最後,咱哥倆總共能剩下一成就不錯了。當然,到時候股份肯定就不是現在這價了。”

  “才一成,這也太少了點。”

  “不是一個人一成,而是咱哥倆加一起一成。”胤禵糾正道。

  “蒼蠅再小也是肉,四哥答應你了。”胤禛滿臉嫌棄道。

  兩兄弟靜坐了一會,喝口茶之後。

  胤禵道:“四哥,銀子的問題高無庸已經安排好了。你回頭差人,把糧食交割的問題,也吩咐他一下。”

  “弟弟發現這奴婢,還真是個人才,四哥非常知人善任。”

  胤禛自矜道:“那是,怎麼說也比你大了幾歲,總不能癡長歲數不是。”

  看到自己哥哥又有要開始吹牛皮的跡象,胤禵就開始準備開溜了,反正正事兒已經談完了,其他不着急的,明天再說。

  立刻接道:“對對對,至親至愛的四哥,最是目光如炬。”

  “時候不早了,弟弟還要回宮,就不在這陪您耗着了。”

  說罷,就站起身來,要擡腿離開。

  胤禛驚奇問道:“這會子,宮中應該已經下千兩了,你怎麼回去,不會在外面亂來吧?”

  只見胤禵從懷裏掏出一塊金令箭,道:“前兩天皇阿瑪知道弟弟最近可能會被耽擱,不能在下千兩之前回宮,特意賜了這個。也已經知會了神武門守將,弟弟悄悄回乾西五所就好。”

  胤禛拿過令箭,不由感嘆道:“皇阿瑪還真是偏疼你,這如朕親臨的令箭都給了你。想當年,哥哥出外辦差,也只是得了聖旨,沒賞下這個。”

  說着便很稀罕的把玩起來,有點不捨得放手。

  胤禵趕忙道:“四哥,弟弟今兒得趕緊回去了,還得給皇阿瑪彙報工作。等明天再帶過來,給四哥好好拿去欣賞幾天。”

  把東西遞回來後,胤禛擺擺手道:“不必了,你先回去吧。”

  除了戶部街後,貼着皇城根一路往北而去,直奔地安門。

  這個時候的皇宮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戒備森嚴,畢竟已經入關六十載,北方平定的時間還要更長一些。每天那麼多人在皇宮裏生活,需要消耗的物資都需要經過各門向宮內運輸。

  從地安門進神武門,穿過御花園,就到了乾西五所。

  這不是最短路線,但這是宮內穿行最少的路線,也是動靜最不顯眼的選擇。繞是繞了點,好在還騎着馬,這時候的內城路上的行人也漸漸少下來,很快就要宵禁了。繞着宮城緩緩而行,也非常愜意。

  騎在馬上,胤禵回想着今天的事情,查查有沒有疏漏。這是前世養成的好習慣,讓自己受益良多,因此現在即使再累,還是要在一天結束之前堅持這樣做。

  這一天跟打仗一樣,雖然一整天都在戶部喝茶,但是功夫都在喝茶之外。不過好在,事情進展都比較順利,銀子和糧食都搞定了。接下來只要順利完成交割,這籌劃就實現了一大半。

  接下來,還要把糧食的問題收個尾,把這些大魚小魚都關進網子裏再把網收上來,就大功告成了。

  回到乾西五所,還沒來得及進屋,李德全就已經等在自己住所門口,過來傳召胤禵到乾清宮。

  皇阿瑪還是真是眼線密佈,估計自己剛進皇宮的時候就有人,就有人去彙報過了。現在也甭進去換衣服休息了,趕緊給皇阿瑪彙報工作去吧。

  來到乾清宮,照例請安行禮,反正是自己親爸爸,即使是見天行禮問好,那也是應當應分的。只是不習慣這老是跪來跪去,好在當爹的還是心疼自己兒子,主動提到私下裏就不用跪了。

  想着自己這點事兒,皇阿瑪心裏都有數,也不要等着問了,主動開口道:“啓稟皇阿瑪,今天兒臣賣出了一百萬石糧食,平均單價四兩七錢銀子一石,合計總數摺合白銀四百七十萬兩。今晚進行全部銀兩和五十萬石糧食的交割,其餘五十萬石糧食三日內交割。”

  康熙點點頭,也不問細節,只是提了一句,“確定海運的糧食沒有問題?”

  “現在把戶部的存糧賣出去,到時候海上的糧食運不進來,你的麻煩可就大了。”

  胤禵思考了一下,現在還沒到颱風季,南方的梅雨季也沒到,氣候上應該沒什麼大問題。然後,保證道:“兒臣很有把握,海上的糧食問題不大。”

  “你心裏有數就好,不然朕還要大動干戈給你擦屁股。”

  聽着康熙的話,雖然很嚴厲,但心中還是暖洋洋的。

  果然是,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長遠。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