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建設兵團
稍頓了一下,康熙饒有興趣的問道:“總共十成的股份,你分給朕四成,剩下的是不是準備獨吞?”
胤禵笑了笑,答道:“回皇阿瑪的話,這您可就冤枉兒臣了。”
“賬目不是您這樣計算的,雖然名義上您只佔了四成,但是實際上差不多要到六成四。”
既然康熙已經把全部的份額全權託管,這種情況下康熙算是隻佔了個名義,實際上無論多少,這筆銀子的掌控權並沒有發生變化。
這裏面牽涉到一個概念,就是對於財富的不同認知。
在大多數人看來,財富就是存款、房子、知識產權、股份等等,簡單概括就是自己佔有的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之和。
在這個基礎上,更進一步。
通過加槓桿的方式,一比二、一百四,甚至一比十,可支配的財富總數,瞬間就會被放大很多倍。
這也是一種對於財富的認知,同樣也可以算是自然人資產的極限。
再往上更進一步,就需要由個體轉向集體,個人轉向組織。
比如行業的隱形冠軍企業,名聲不顯,規模不大,但是幾乎壟斷這個細分類目的市場份額。
這個時候,個人通過企業,進而影響行業,財富效應會進一步加大。
並且這時候的財富,已經開始脫離金錢的概念,而更多的是一種對於資源的支配權。
所以對於康熙和胤禵而言,也同樣是如此。
在意的並不是銀子本身,只要能夠達成自己使用的目的就好。
胤禵決定臨時增加康熙的份額,當然實質上也是變相增加自己的份額。
見康熙有點不解,胤禵繼續道:“兒臣打算以四大恆出資,佔據剩下六成份額。”
“並且皇阿瑪您,在四大恆同樣佔據四成份額。”
“兩邊加起來,就是六成四的份額。”
對於一個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想着自己的兒子,要說康熙不感動,肯定是假的。
無論什麼時候,被人關心牽掛總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有一種說法,人總共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心跳徹底停止的時候,這是人生物學意義上的死亡。
第二次是葬禮之後,這是社會學意義上的死亡。
第三次纔是最終的死亡,那就是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也徹底把你遺忘。
怎奈何康熙打小就基本沒被哄過,自然也不會哄孩子開心,只能道:“四成也好,六成也罷,都是你的一片心意,朕就收下了。”
“不過銀子還是放在內務府,你又是分管內務府的阿哥。”
“所以這些銀子,朕只是幫你代收一下,你該怎麼用還怎麼用,不必事事都來問朕。”
胤禵連忙應下。見康熙這會兒心情不錯,趕忙道:“兒臣還有一件事情需要得到皇阿瑪的允准。”
康熙道:“什麼事情,說來聽聽。”
胤禵往前湊了湊道:“還是從流民中募集人手的事情,兒臣還是希望能夠專門培養出一隊人馬,以後專門負責修路架橋,疏浚河道等工作。”
見胤禵又鄭重提起這件事情,康熙也開始上心了。問道:“具體怎麼個章程,說來聽聽。”
胤禵分析道:“皇阿瑪兒臣以爲,現有的徵發徭役制度是存在問題的。”
“雖然採用這種方式,可以極大的壓縮朝廷的人力成本,但是無論是專業程度還是效率上,都會大打折扣。”
“服徭役的百姓們,平時都在種地,農閒的時候給朝廷勞動,看似減輕了朝廷的負擔。”
“但是會拉長施工的時間,許多半年就可以結束的項目,非得拖到一年,這樣的耽擱在河道上還會被放大,就會導致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還有就是幹活的人不專業,管理的人又只會讀四書五經,再加上貪墨。”
“到最後花了修長城的銀子,也只能得到一豬圈。”
康熙點了點頭,道:“你說的這個問題確實存在,但是專門養一支隊伍,又會造成財政支出的增大,冗員冗費,這其中的平衡不是很容易把握。”
對於這個擔憂,胤禵早有預案,道:“可以先行嘗試,兒臣可以讓這支隊伍自負盈虧,不用朝廷出銀子養着。”
康熙挑眉問道:“你就這麼有把握?”
“現在雖然都是流民,一個月開一兩銀子也就夠多了。”
“但是對於專門的技術人才,恐怕五兩都不止,你拿什麼養活這些人?”
胤禵笑道:“兒臣自然沒有這麼多銀子,不過也沒打算直接給銀子,初期打算用提供物質保障的方式,把需求儘量內部消化,減少銀子的支出。”
不等康熙繼續問下來,胤禵繼續道:“另外兒臣打算以半軍事化的方法來進行管理,將這些人暫時約束起來,避免造成混亂。”
康熙表情變得有點嚴肅道:“你這樣做比較敏感,相當於在京城周邊又組建了一支私軍,而且還是以漢人爲主體,就不擔心朕會多想?”
胤禵雖然很緊張,但還是儘量表現放鬆一點,道:“回皇阿瑪的話,這可不是什麼私軍。”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內務府旗下,也就是皇阿瑪屬下的建設兵團,沒有軍隊屬性,只是專司建設的商號罷了。”
“之所以採用半軍事化管理,也是爲了更好的約束其行爲。”
康熙追問道:“你怎麼保證一定不會出問題,要知道這麼多人手,只要抄起傢伙,就是一支軍隊。”
胤禵搖了搖頭,解釋道:“回皇阿瑪的話,兒臣以爲這種事情發生,最起碼要有兩點基礎。”
“其一,是動機。兒臣這樣做是爲了給大家提供飯碗,大家沒有砸自己飯碗的動機。”
“其二,是條件。整個北方,京畿之地的駐軍太多,這些人不具備造反成功的條件。”
“再說,這些人名義上是一個組織,實際上無論是上工還是休息都是分開的。”
“與其擔心這些人出問題,還不如擔心外城的人出問題。”
康熙權衡了一下,道:“朕需要派人進行管理,還有人數需要控制一下。”
胤禵立即答應下來,並且補充道:“這兩條都可以,但是兒臣需要的是能幹活的人,不是來找麻煩的人。”
康熙點頭,道:“朕準了,參考六部例,另外給你專斷之權。”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