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新鮮血液

作者:八千公里加急
到底是不好直接言父之過,胤禛忍了忍,沒有直接說出皇阿瑪也不是那麼大度之類的話。

  不過,轉念一想,還是委婉提醒道:“這時候和太子走得比較近,可是有點敏感。”

  胤禵有點不以爲意,道:“四哥這話說的不是很完整,差了一個字。”

  “應當是,這時候只和太子走得比較近,纔會有點敏感。”

  不得不說,胤禵對於康熙的心態,基本已經有點拿捏了。

  在這個階段,作爲父親兼皇帝的康熙,內心實際上是非常矛盾的。

  一邊是作爲父親的責任,以及對於父子之間親情的重視與渴望。

  另一邊則是作爲皇帝的集權慾望,會直接導致父子之間的隔閡與猜忌。

  所以胤禵此時單獨提出的這個“只”字非常重要。

  如果只選擇和太子合作,那就是非常明顯的站隊。

  皇帝和太子之間,一旦發生衝突,勢必會被波及到,影響很大。

  但是如果胤禵的選擇不具有排他性,而是聯合多個方面的話,就會造成事實上的獨立。

  到時候,無論是康熙還是太子,亦或是胤禩也好,在這裏大家都處於平等的位置。

  父子相親,兄弟相愛,總是沒有錯的。

  胤禵選擇每個人都站隊,自然就是每個人都不站隊。

  不過胤禛顯然也聽出了其中的難度,道:“十四弟,你這個想法是很不錯。”

  “但是在權力的鬥爭中,想要置身事外一碗水端平,沒那麼簡單。”

  “有時候不是咱們非要去爭,只是自身實力不夠強大的話,隨時都有可能被人喫掉。”

  “等到那個時候,無論你有再好的想法,都沒有人會在意。”

  “再好的打算,只要實現不了,都是一場空。”

  胤禵笑道:“單靠弟弟一個人,比較有難度,這不還有四哥你呢嘛。”

  “弟弟相信你,肯定不會讓我喫虧。”

  見十四弟如此信任,胤禛故意調侃道:“這可不一定,就算是皇阿瑪也有身不由己的時候。”

  “我可不敢保證,一定不會讓你喫虧。”

  嘴上雖然不承認,但是平心而論,對自己這個十四弟的看法還是十分認可的。

  想要上位,沒有那麼容易,尤其是現在太子影響力還在的情況下。

  一番討論之後,胤禵問道:“四哥,國子監的學生們,都已經開始走馬上任了嗎?”

  胤禛笑着回道:“哪有那麼快都安排好。”

  “昨天爲了好好鬧出點動靜,一直在刑部坐鎮,根本沒有時間去國子監。”

  胤禵立刻起身,道:“那還等什麼,咱們趕緊去一趟吧。”

  “這個事兒,還是宜早不宜遲。”

  “能儘快調出幾個能用的人,咱們的壓力也小一點。”

  說罷,就要轉身往外走去。

  不得不說,在減輕工作壓力,可以正大光明的摸魚這方面,胤禵還是非常積極的。

  倒是胤禛,心裏還是有點沒底,拉住胤禵,道:“不要這麼着急,十四弟。”

  接着問道:“你確定這麼做沒問題,要知道咱們可沒有請旨。”

  胤禵略微提高聲音,道:“這有什麼了,國子監的學生本身也有遊學和觀政的相關要求。”

  “雖然這次比較集中,而且地點選在了京城。”

  “但是咱們這麼做,是完全符合規定的,即便是動靜可能稍微大了點。”

  在這一點上,確實如此。

  明朝後期以及清朝的國子監,雖然不如明初的時候那麼地位輝煌。但是,基本的課程設置以及實習的要求,還是保留了下來。

  當然,胤禵選擇從這個機構中,進行人才選拔和培養,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在明初的時候,由於國家新定,需要大量的人才,充實官僚隊伍。

  科舉考試固然是一條比較好的路徑,但是奈何選出來的人不太夠用。

  這種比較慢的,優中選優的制度,比較適合長期和平的年代。

  因此,迫於形勢的壓力之下,朱元璋增設另外兩條選拔路徑。

  其一,就是薦舉制度。

  雖然這個制度的毛病很多,但不得不承認,這是最短平快的解決方案。

  其二,就是由太學生選官。

  這個就是常說的國子監的學生,或者按照原稱,稱之爲監生。

  其中後者,從國子監中選拔人才,是朱元璋最爲看重的。

  因此對於監生的選拔,以及培養的過程,老朱儘量親自抓,要求也比較嚴格。

  國子監生源方面,前期主要內包含三個方面。

  第一個是舉監,顧名思義就是舉人來國子監繼續學習。

  這個方案主要解決的事落第舉子的問題,給了他們考進士之外的多一次機會。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落第舉人都有機會,而是需要通過翰林院的複試纔可以。

  第二個是貢監,這部分人主要是秀才出身。

  選拔的標準比較複雜,不過主要都是通過地方推薦纔有資格。

  因此在生源質量上,多少有些良莠不齊。

  第三個就是廕監了,主要包含的羣體就是官二代,而且算是中高級官員家的官二代。

  按例,文官京官四品以上,外官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都可以送一子進入國子監讀書。

  所謂封妻廕子,不外乎如此。

  當然這些制度直都有例外,就不多提了。

  相對而言,這三種生源培養出來的學生,綜合素質還是比較高的。

  再加上洪武五年,朱元璋創立的監生歷事制度,堪稱是一個非常完美的官員選培方案。

  所謂的監生歷事制度,其實就是一種實習方案。

  根據年長和學優兩個條件,分發到不同的部門和地區,進行一線業務的觀摩和實操。

  既可以緩解朝廷官員短缺的問題,也可以發現其中難得的人才,一舉兩得。

  而且,按照老朱的安排,這些實習生能夠安排的單位數量還是比較多的。

  諸如六部、大理寺、督察院、通政使司、五軍都督府,甚至包括錦衣衛也在其中。

  並且,給這些實習生們分配的任務,也是非常利於其學習成長。

  具體內容包括謄寫題本奏章,清理皇冊、書寫誥敕、清查檔案等。

  其實,這些工作內容的安排,一直延續到現在也是這種模式。

  單位的新進職員們,肯定是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纔有可能會在接下來安排具體工作。

  而這個所謂的適應過程,或長或短,大部分人都會感覺到有點無所事事。

  更有甚者,可能還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輕鬆。

  畢竟與其說是來上班,更像是光明正大的摸魚,領導還不管的那種。

  倘若真是這樣的話,就已經陷入了很大的誤區,絕對沒有留意到剛進單位的時候,領導隨口的囑咐。

  而這些囑咐中,肯定會有一句,你剛來單位,先不着急安排具體工作,先熟悉熟悉業務。

  雖然個別字或者順序上會有細小差異,但基本意思不會有大出入。

  聽起來這就是一句客套話,和問你吃了嗎差不多,但是這就是你在這個階段的主要工作。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